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徽商在扬州     
徽州 ,山多地少土瘠人稠 ,徽人很早外出经商。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了一个徽州府籍商人组成的商帮集团———徽帮。明中叶以后 ,徽商云集扬州。明清时期 ,徽商经营行业繁多 ,主要是盐、典、茶、木 ,并在经营中积聚巨额财富。徽商的高消费 ,给扬州带来辉煌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商贸民俗指商人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习惯,是商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同时被当作某种规范加以保持的习惯。徽商在几百年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商贸习俗,今天徽商研究已取得瞩目成就,然而其贸易民俗的研究却鲜有所见,本文试图从徽商的认知、管理、广告等三方面对徽州商人的重商习俗、义利并重、以贾服儒习俗、血缘亲族习俗、以族谊结商帮习俗等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泽潞商帮”主要是指明清时潞安府和泽州府的地域性商人群体。他们是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晋商”范畴,但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而有别于其他晋商。本文对两个时期泽潞商帮兴起的缘由进行分析,具体从盐、铁、绸三个方面,探究其产生、发展的历程,然后将泽潞商人与其他晋商兴盛的原因进行横向比较,说明泽潞商人群体兴起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商帮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它不仅成就了无数的商人,同时也在商人们最辉煌的时候将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中国’自古就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徽商作为商帮中璀璨的明珠,在商帮文化的文艺传播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献中对商人、商业少有记载,但是村庄的庙宇重修碑刻中对此记载较多,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史料研究价值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从时间来看这些碑刻以清代中后期为主,从内容来看这些重修碑刻中多记载有捐款商号的名称、数量及商号所在地,故为研究山西清代商人的行商区域提供大量线索.通过对大阳泉村庄庙宇遗存碑刻的解读,可以勾勒出大阳泉商人的行商网络遍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及东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冀州是我国的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区,冀州在我国的古代是一个经济非常繁荣的地区,并且冀州是我国最早的商帮之一。我国目前主要是对山西商帮、徽州商帮以及浙江商帮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我目前的学术界对冀州商帮的研究却显得较少,其实冀州商帮对我国的商业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冀州商帮的商贸活动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通过了解冀州商帮的发展历史,来具体地分析冀州商帮的商贸活动。  相似文献   

7.
徽谚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把孩子"往外一丢",是与明清徽州服贾经商的现实状况分不开的。徽州的男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出于生存需要,父母就要安排或托人将他们带到江浙苏杭去学生意。徽商子弟"学生意"的过程,也就是徽商子弟职业化的过程,也是徽商子弟社会化的过程。对明清徽商子弟"学生意"状况的考察,可以为现代职业教育从一个侧面带来许多可供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有关清代合伙经营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是基于商人商帮资本形态的附带研究。陈支平教授《民间文书与明清东南族商研究》中与合伙有关的论述,为清代合伙经营大体勾勒出了轮廓。本文在对此书肤浅认知的基础上,略论清代中后期的合伙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可做轻器械使用。做折叠式小垫子操。小垫子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垫子上采用坐、卧、脆、撑等不同姿势做操。有的动作是由站立徒手操改为坐、卧、脆姿的练习,如两腿分开坐,体前屈异侧手扶足,左右交换连续做。有的动作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项练习,如本文《一》一些发展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的徽州在其发展历史上是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出现了执掌商界牛耳数百年的徽商,“千丁之族,未尝散处”的徽州宗族和被誉为“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的徽州教育。徽商、徽州宗族和徽州教育是徽州发展不可缺少的三个核心要素,关于其中每个要素或者其中两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但是关于它们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涉及的还很少。徽州的发展离开不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本文试图就徽商、徽州宗族与徽州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黟县相对于徽州其他五县而言经商风气形成较晚.清初初露端倪,道光同治以后人员激增、势力渐强,20世纪20年代"黟县人十分之九旅居外地经营商业".黟县商人群体的兴盛是黟县推力和流寓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小的善     
许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衬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有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方便面、健力宝、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地叫卖着。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未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一些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  相似文献   

14.
你注意到了吗?在我们忙碌的一天里,从一般的坐、立、走、说话写字,喜怒哀乐各种表情,直到各种各样的劳和运动等,没有一样不是肌肉活动的结  相似文献   

15.
可能有人会问: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风马牛不相及,怎么汉语普通话会对英语语音教学有影响呢?问得好.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特征,比如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产生的不同的习惯法,不同的词类优势,不同的文风等等.因为他们均属语言的范畴,所以相互之间就会有影响.英美人说所有的外国人中,中国人具备说英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其它国家的人则不具备.这个“得天独厚”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国人的舌头有某种特异功能?不是.它指的就是汉语普通话里有许多和英语语音音素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音.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16.
在市科学公开教学《地球的内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针对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教学片段】师: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生:好!(非常兴奋)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们准备怎样做?生1:可以用手掂盒子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再猜盒子里可能装了什么。生2:我们可以在盒子上钻一个小孔,看看盒子里有什么。生3:可以摇一摇,听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从声音上来判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审美等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徽州壁画是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徽州文化艺术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徽州壁画的历史成因与历史价值,并从造型特点、艺术风格与内容寓意三方面探讨了徽州壁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贾探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着力刻划的人物之一。如何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对于全面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以及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创作效果的矛盾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在《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中,贾探春显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之辈。但在贾家四姊妹中,贾探春却无疑是个佼佼者。曹雪芹是抱着满腔热情来歌颂这个人物的。第三回探春第一次出场,作者就以抒情诗似的文笔,介绍了这位“四春”之冠:“削肩细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方言里的持续貌助词五花八门,面貌各异。普通话的“坐着”,厦门话说“坐在”,长沙话讲“坐达”,成都话称“坐到”,广州话是“坐住”……。这些情貌助词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还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般的看法是,这些语法功能相同的助词未必有同一语源,并认为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一个特点(袁家骅,1983,14)。近年来梅祖麟先生对汉语方言的情貌助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新见,特别是《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一文,搜罗宏富,旁征博引,深入论述了方言中的情貌助词与“着”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发生过两起父亲责打儿子事件。一是贾政拷打宝玉,二是贾赦杖责贾琏。这是两场不同缘起,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结果的恶作剧。其间蕴藏着贾府由盛转衰之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与写作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