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思辨课堂"就是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转变为能思能辨的问题,而后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运用思考、辨析、辩论等手段解决问题,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从问题教学的基本内涵,目前"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教学"应注意的方面等入手,通过课例的形式阐述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引入"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在对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领悟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施教。要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以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要分析学生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以解决找准教学突破口的问题;分析提炼教材,组织教学内容,以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条件,制定教学策略,以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做好评价设计,促进目标实现,以解决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4):131-132
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分别从问题式教学的流程、学习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问题情境的整理、问题的确定和呈现、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几个方面探索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学习认知、课堂行为状态、教师教学实施及其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处于疲乏状态,其原因在于新时期大学生人格的多重复杂性、教师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教材内容过于全面与交叉重复性、授课环节的尴尬和已有方法使用的片面性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难以贯彻"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式"教学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贯穿"问题"意识与"双主体"教学理念,切实整合教材内容使之向"问题式"教学体系转化,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问题"以弥补大班制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断设置课堂激励目标以解决学生参与"问题"教学的情感与动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以达到最终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实施的今天,"问题导学"教学被认为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为了切实提高"问题导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笔者专门结合工作实际,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了"问题导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在总结阐释"问题导学"教学内涵、特点、基本结构等内容基础上,就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设计、实施探索性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启发和教师的暗示诱导,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寻求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理念如何贯彻到新课程"科学"教学之中?本文从"问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问题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施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问题导学"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和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将"问题导学"教学嵌入中学物理教学中,论述了"问题导学"教学的基本特征,随后从问题情境创设、物理问题设计、物理问题导答这"三步"入手,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甚为重要。然而,一些教师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的偏误认识与使用产生了诸多乱象。教学中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理解。通过不断追问:"何谓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中为什么要有问题"、"什么是有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问题价值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我们或可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实质和特点,在教学中选择和设计更具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真诚地邀请学生提出和解决具有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必须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周详的理性思考和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不会。通过教学"连除解决问题"一课,以窥一斑见全豹,概括出"问题解决"教学的普法,即"审题、分析、择优、建模、练习"五个基本步骤,能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知识基础和思想特点,既对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出了要求,也为"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可能。"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感悟、教学调控、教学总结、教学评价六个步骤。在"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思维的起源是问题,问题同时也是是数学的心脏,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驱动学  相似文献   

12.
怎样解决一线教学"教师重教轻学、问题设置模糊、教师缺乏标准"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构建,高中数学教学实施"问题导学"的原理、方法、步骤,高中数学主要课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建立等方面作了阐述,它为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策略,对改进教学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实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关注教育教学实践就是关注教育教学本身,教育教学问题和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存在诸如:教育领导、教师、家长等群体对"好"教育的界定和过于"分数化"的认识,人们在对孩子考取高分的狂躁追逐中忽视了隐藏于其后的教育道德问题,"名校"、"名师"、"名校长"有待"正名"等问题。本文对这些产生于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反思,以其得到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教学知识"具有内在价值;教学即创造新知;教学研究即教学理解。我国"反映论的认识论"及相应的"现成知识的课程本质观"、"传授知识的教学本质观"、"普遍主义的教学研究观"需要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产出导向、互教互学理念,明确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集多媒体教学区、模具拆装区、挂图区于一体的开放式教学平台,采用"问题导入式"、"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启发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吸引力,促进"边缘学生"回归课堂,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曾筱倩 《中国教师》2010,(Z1):165-165
"问题解决"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教学的"不平衡"现象而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多类"求"平衡化"、以"多元"求"个性化"、以"整体"求"结构化"、以"建构"求"特色化",统筹整个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的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自从新课标提出"语用"之后,语用教学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如专家对语用教学的研究、一线教师对语用教学的践行等。但随着"语用"的深入,语用教学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语用"的不切实际、"语用"的迷失方向……"问题"不仅要正视,更要想办法解决。本文正是从"语用"的问题视角,给语用教学以"把脉"与"警示"。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法是"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本文结合"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初步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力求提高"岩浆岩与变质岩石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20世纪初,杜威和桑代克最初提出将教学过程进行问题设计的主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遵从"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理念,要求将教学设计的焦点指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上,要求教师备课时就必须围绕"问题"进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比"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问题式"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