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现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身为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又会学教师没有教络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才能使课堂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在参与中深入思考,在参与中积极探究,在参与中获取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竞相进发,才能彰显新课程理念,才能回归教育的本质——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品质和多种能力。着力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三方面更新实验教学,精心谋划,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来,是新形势下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科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面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积极地、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学会参与、学会探究,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追求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深入研究生物学的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要素方法,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渗透进去,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活动参与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甘肃省全面展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探究实验的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探究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要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探究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要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化学实验则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景,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与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化学教学中应该提倡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多元化的创新活动中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性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可以使他们进人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体会、去理解。以生为本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联系生活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实验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中能动的实验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亲自参与实践的情景具有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兴趣、追求真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功能,能使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但传统的化学教材安排实验大都是验证性的,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操作设计不予重视,往往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作者建议在教学中宜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基础上的探索性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让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构建新知,体验成功。一、实验方法自主化,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取知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科  相似文献   

16.
郑海宗 《广西教育》2013,(37):91-91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方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呢?  相似文献   

17.
马春辉 《考试》2009,(6):100-100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求和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华君 《物理教师》2002,23(8):9-10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本文对以实验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一番探讨 ,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切合实际、实效的教学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既是自然科学的基本特点 ,又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实验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 ,并且有激发兴趣、获取知识、寻求真理、形成科学品质等诸多功能 ,它与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一样都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物理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化学实验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各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策略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总结,提高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参与才能发现,参与才能创新,参与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