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最近,跟几个朋友在崇文门外一小饭馆聊天,也没什么大事,无非是GDP、CPI,还有通胀、限购什么的,只议不决。邻桌几位食客烟抽得凶,呛人。老友木木忍不住要去说道,被我挡了,他指着墙上"禁止吸烟"的牌子,又要去找经理:要么掐烟,要么摘牌,二选一。木木就是这样一个人。去年为给母校一位去世的老师开追思会,木木跑前跑后,连邀请函都自己设计。临了他不进会场,守在外边整理签到簿:只因为主持发言的人他深为鄙视,决计不与之为伍、不同室而席。他说这是底线。  相似文献   

2.
正放眼当今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坚持"深度阅读",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总是深了再深;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旁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中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一条主要途经。在基层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学校,许多教师对听课、评课存有一些模糊认识,听得懵懂,评得肤浅;要么"好话一边倒",要么"批评棍子扫";要么只言片语,收效不大。要达到听课、评课的预期目的,我们觉得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这是说经典素材对于作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典素材主要包括语言素材、情节素材、故事素材、人物素材等,有些考生在使用经典素材时,要么一字不漏地照搬照抄;要么寻章摘句,不得要领;要么游离主旨,牵强附会;要么随意改编,生搬硬套;要么若即若离,偏离精髓。这些都影响了文章的表现力。经典素材运用得好,会给文章增光添彩。但如何运用,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下面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但是在现实中,学生的初读要么兴趣索然走过场,初读如同摆设;要么过细费时,初读力度扩张,到讲读环节时,读文已经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6.
正在第9期"写作支招"栏目《"传情文本"写作思维探索(上)》一文中我们提到了传情文本写作需要思考读者感受文本情感的途径和文本情感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我们来接着探讨。三、文本传递情感的载体传情文本的情感传递是要借助一定载体的。要么以事为载体,借事传情;要么以景为载体,借景传情;要么以情为载体,借情传情。所以,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语文公开课常常是:要么导语作秀,激情四射;要么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要么尊重个性,掌声不断,嘴上绝活语惊四座……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度"的问题,不仅关系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量""情""导""赏识""四度".  相似文献   

8.
我常常要给儿子买新书看。绘画版"四大名著",拼音版"童话故事",还有各种各样的"认字识物大全"……可这标明"适合孩子"阅读的一百多本书,真正适合儿子看并且耐读的书却是寥寥无几——要么看不懂,要么内容粗糙,要么主题意识脱离小孩子视角。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让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是,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么无书可读,要么不爱读书。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快活林     
严禁烟火意大利某化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严禁烟火”四个大字。特每天到这里来溜达,他的行为引起工厂警卫的注意。警卫:“你每天在本厂的四周踱来踱去,是否有什么不的企图?”尤特:“哦!绝对没有,我是到这儿来戒烟的。我的妻子我说:‘你要么要烟,要么要我,两者选一。’所以我不得不天到这里来看看、走走,直至戒烟为止。”点两头福特又一次被妻子赶出了家门,只得来到朋友家中。福特说:“我妻子对我抽烟很不满意,我也多次决定戒,可总不见成效。”福特一边嘀咕着,一边又掏出一支烟抽起来。接着,他又诚恳地问朋友:“我怎样才能戒掉烟呢?”朋友听后,…  相似文献   

11.
樊瑞 《华章》2007,(11)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义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高校要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学校,必须在"要么跨越,要么落伍"的竞争中建设各门类、各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考场作文很多是"瞎子作文",要么是瞎想,充斥文章的是虚假的违背生活真实与逻辑的情节;要么是瞎写,故事陈旧,媚俗老套。一说到师生之间,立马就是"我"生病,老师来补课",我"感动得要掉泪,不小心碰掉了一本书,老师弯腰捡,掉下一张纸,"我"一看是  相似文献   

13.
客人     
客人来时说"欢迎",客人走时说"再见",这是件极容易做到的事,可有时却偏偏做不好。比如妈妈的一位老同学,她每次上门做客总是那么不凑巧。要么是正好我在向妈讨钱,妈眼看要掏口袋了,可是她却用敲门声把这好事搅了;要么是  相似文献   

14.
王祖芳 《成才之路》2013,(17):52-53
古人论述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我们上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结课要突出短、快、巧,要做到言语不凡,干净利落。要么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的主题得到升华,要么紧扣目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而一成不变的结尾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厌倦,使学生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本人曾小试牛刀,精心设计,把课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常是避之唯恐不及。要么"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将学生的嘴堵上,再请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出现预设的答案为止;要么就以执牛耳者的姿势双手奉上正确的答案加以纠正。正因为如此,好多学生对"错误"产生了恐惧感,而这对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善待错误,优化评价有时",错误"和"正确"是相对而言的,教师不要紧抓着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价的标尺多一根,优秀人才就会多一些。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是要么说大话、空洞无物,要么无话可说,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注重"自我",以"我"之见闻和"我"之想象,抒"我"心中情。这样方能达到作文的最高境界——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7.
<正>写人记事,总少不了人物外貌描写,成功的外貌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鲜明,有立体感。但是,批阅学生作文,发现大多数学生写人物外貌时,要么"千人一面,"没有个性;要么头一句,脚一句,让人读得迷迷糊糊;要么大段的人物外貌描写和中心内容关系不大……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外貌鲜明、有立体感呢?下面我就谈几点拙见。一、抓特征,显神韵,避免千人一面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外貌。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努力写出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丁惠琴 《考试周刊》2014,(97):84-84
<正>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课堂要么成了众说纷纭的"群英会",要么成了悄无声息的"电话会",要么就是匆忙"走过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懒惰学生的"避风港"、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各类公开课虚假表演;对某些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十多年了,无数的语文教师参与其中、不断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走了很多曲折之路.形式大于内容的操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要么浮光掠影,要么拿来主义,要么曲解误读,更有甚者直接脱离文本.顾黄初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生观"即"生命观"、"生活观"和"生态观".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1.第一步,破题要缩小范围怎么缩小呢?具体有两个方法:要么具体,要么有对比。比如,考试要求写爸爸,你可以写"爸爸的背影",这个很具体;也可以写"小爸爸和大儿子",这里有对比。但如果泛泛写"我的爸爸",就太平淡了。2.写人物,关键是抓住人物的改变举个例子:写足球明星,不要写他踢了几年球、收入多少、生活多风光。这是所有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