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东亮  林艳 《新闻窗》2008,(6):18-19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媒介结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转变加速的今天,新闻传播既要通过新闻报道来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社会监督和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同时也要给受众提供“观点信息”,以引导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时评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体都把时评作为引导舆论、指导实践、扩大媒体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的阵地,新闻时评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时评蓬勃发展,各类时评就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及时、快速地发表评论,以权威、有力的评述,明快、犀利的语言产生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成为公众话语权寻求表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眼下,时评在各家媒体十分火爆.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纷纷为时评开辟了专版专栏.的确,很多时评作品以其清新的文风,犀利的文笔,独到的见解,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时评的出现,是媒体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表现.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快速评论,对舆论的影响与作用不仅巨大,也有助于奠定媒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时评浅论     
岳巍 《新闻前哨》2005,(7):28-29
一、新闻时评在国内的兴起,除了舆论环境相对宽松、民众的表达欲望日趋强烈等现实因素外,还有着新闻规律内在的要求评论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作为评论的轻骑兵,目前,新闻时评正处于勃兴之状,其生命力之强,作者参与热情之高,媒体之重视,完全可以用“风靡”来形容。一时间,新闻时评大有成为新闻新的生长点之势。实际上,新闻时评绝非今天才有。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上海新闻界电邀邵飘萍回国。他于当月下旬匆忙返回祖国,参加反袁护国斗争,为《申报》、《时事新报》、《时报》执笔,发表了著名的时评《预吊登极》:  相似文献   

5.
新闻时评和第一人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新闻时评?可以说现在尚无定论.此文体在理念、结构、形式、和体例方面也无学理上的规范要求."一般认为,它是以议论时事为主的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伴倡'的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快速评论,是对新闻事实做出清晰的理性判断,从而影响和引导受众,使社会现象做出是非的理性分析和正确判断,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6.
周怡 《新闻界》2007,(5):71-72
时评呈现出与新闻事件联系的紧密性或共生状态.平面媒体的时评走向品牌化与集合式;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向着超长或超短两个方向发展,超长时评是广播谈话与电视新闻评述,起短时评莫过于广播电视中的手机短讯时评;网络评论最富有创意的一面是受众的参与性以及连接空间的无限性,其中个人媒体的发展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时评节目据事说理,既能传播特定的新闻事件,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深度解读,是"事、理、情"三要素的综合体。因此,一方面电视新闻时评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样式,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由此提升媒体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能力。基于此,我国的电视新闻时评节目必须有效处理好媒体、公众、政府、社会、新闻主体之间的多维关系,才能发挥自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秒表计时效时评文章是近年来新闻媒体最为兴盛的体裁之一。时评,时事之评也。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时”到底以什么为单位?以天?以时?甚至以分、以秒?当今的新闻报道,由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时效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与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手机之介入新闻信息的接收与发布,使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达到了以手按秒表来计算的地步。电子媒体的现场直播,则实现了新闻发生与新闻传播的同步进行。新闻传播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速,受众面对的新闻信息又是如此之多,目不暇接,迫切需要新闻媒体对…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自2002年《南方都市报》开辟时评专版揭开国内报业时评竞争的序幕以来,一时间,时评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炙热景象。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东北新闻网创立之初,就设置了《金虎时评》栏目。自2009年3月份改版以来,《金虎时评》发挥舆论平台的优势,在网络时事评论的阵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网友中间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点击量屡创新高,团结了一大批网络时评作者,在重大国际国内事件上,在网络热点事件上,在文化体育重大事件上,以到位、独特、犀利、严谨的态度.引导网上舆论。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时评风吹遍中国新闻媒体。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新闻媒体对时评的文体特征认识并不是很明确,以至于报章网络的许多时评流于形式、盲目跟风。《南方周末》为此发表了叶匡政的文章《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网络和一些学术期刊上关于时评危机的说法也不绝于耳。那么,时评——这个中国新闻评论的第一文体真的只能是昙花一现吗?  相似文献   

12.
眼下,时评在各家媒体十分火爆。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纷纷为时评开辟了专版专栏。的确,很多时评作品以其清新的文风,犀利的文笔.独到的见解,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时评的出现,是媒体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表现。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快速评论,对舆论的影响与作用不仅巨大,也有助于奠定媒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时评之惑     
近两年.国内媒体纷纷开设时评版或时评栏目,时评迅速发震起来, 媒体时评勇于针砭时弊,积极引导舆论.并直接促成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事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演化,可以说,时评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增强媒体的影响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冰点时评》看时评写作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梁伟 《新闻记者》2003,(11):12-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些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如果要探讨这股时评热潮,我们就无法绕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冰点时评》是这股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后来许多报纸的时评专栏大都以之为模本,从栏目…  相似文献   

15.
陈旭鑫 《新闻与写作》2004,(8):10-11,14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报刊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大行其道。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开办起了时评类栏目,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当前的报刊时评写作应如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轩管 《视听纵横》2005,(1):22-26
对市级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而言,新闻类节目无可置疑地发挥着主体、骨干作用,而其中新闻专题性栏目更是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对社会热点的积极关注和深入透彻的分析评论,成为提升舆论引导力和舆论权威性的重要力量,也是新闻媒体节目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7.
纸媒时评版块由来已久,网络时评兴起于1999年左右,这批作者最初活跃于当时的各大论坛。2001年后,各地重点新闻网站开始建设,以红网红辣椒评论为代表的地方网络时评平台开始名声鹊起。网站的海量空间、较低门槛、快速传播以及受众的日渐增长,让一批民间作者热情四溢,人们议政和发声的愿望迅速壮大,一定程度上有缓解社会焦虑的泄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如今的传媒已经进入时评时代,报纸的时评版面如雨后的春笋,呼啦啦地往外冒,就连很多的网站都纷纷推出了时评栏目。广播、电视也有了时评,像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东读报》就赢得了不少的好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研究遍地开花的新闻时评,就会发现时评患上了“时髦病”。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时评是新闻媒体对时事发表的评论,以快捷、深刻、尖锐等为特点,帮助受众及时解读新闻背后的意义,有聚焦、“消化”新闻,宣泄公众情绪、调节社会舆论等作用,从而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近年,不少媒体均开辟了让公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时评栏目或时评版面,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燕赵晚报》的“今日时评”、《大河报》的“今日视点”等。由于这些专栏和专版刊发的内容多系国策民情、国计民生,秉承良知与公正,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所关注。事实证明,依托媒体优势,努力搭建公民发言和交流的平台,是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需要,也是树立责任媒体“社会公器”形象的需要,这充分说明时评是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