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汉语虚词"和"与法语"AVEC"的多义认知分析及二者的多义的对比,试图从语义来源、投射过程到演化结果,阐释法语与汉语中这两个词的语义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汉语中"与"既有实词用法又有虚词用法,本文探讨了近代汉语中"与"的各种用法的来源.其虚词用法有的是自身发展的结果,有的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词汇替代,有的是在相关词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中的虚词"隹"与"叀",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们的词性较为复杂,可作副词、介词、助词,其语法意义也比较多样.尽管后来它们合并为一个虚词,但在甲骨文中,它们的作用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4.
释"矧"     
"矧"字由于本义及其引申之实词义用例少且较早淹没,文献上大多表现"为语词所专",本义与文献习见之虚词用法的连续性变化线索不显,其虚词用法的来源一直未明."矧"的本义应为"开弓、引弓",引申有"滋长、增益"的意思,由于它与"况"的本字"兄"都有"滋长、增益"之义,故文献中"矧"、"况"亦多通用之例,属义近而通."况"之"滋长、增益"义逐渐弱化,语法化而为虚词,文献用例颇多,人所周知.而"矧"字亦有如"况"一样的虚化过程.故"矧"、"况"的虚词用法亦多通用之例."矧"、"况"二词的"滋长、增益"之义虚化为"况且"这类虚词义,是语言中习见的平行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5.
单就词语本身意义而言,虚词确实不如实词来得"实在",但若放到具体语境中,一个用得巧妙的虚词,其意蕴之丰富,恐怕也要令再出色的实词逊色三分.如"其"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作副词,赋予句子某种特殊的语气,同时表达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感情.我们不妨借助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古人是如何巧用"其"这个虚词的.  相似文献   

6.
"好不好"在经过重新分析之后,从句内谓语的位置游移到了句末,从而诱发了它的语法化,并先后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强化否定语气的虚词。  相似文献   

7.
陈颖 《现代语文》2007,(5):17-19
现代汉语中的"的"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的用法比较复杂,分布也很广泛,在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检索"的",发现竟然有1889595例,可谓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了。  相似文献   

8.
虚词表示的是抽象的语法意义,一般比较难以捉摸.要准确地把握虚词的意义,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差异.副词"还"就"再"由于所出现的条件及搭配不同,其语义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1.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虚词来表达.而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在虚词中所占比重相当大,且用法灵活多变.因此对留学生来说,介词的学习和使用相当重要,且颇有难度.通过对韩国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介词使用偏误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他们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偏误的规律和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提高留...  相似文献   

12.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舍”和“舒”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词,它们虚词的用法却被忽视,强调“舍”、“舒”的虚词用法,以说明“舍”、“舒”是从“实词———衬音助词———其他虚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所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用作助词时, "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词类,它们的分立,对更好地理顺助词与语气词的关系和解决虚词的下位分类问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庄林 《文教资料》2008,(23):76-78
介词是汉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虚词,本文对同义词"朝"、"向"、"往"三个介词从词类、词义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辨析,论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相似文献   

17.
要翻译好文言文,除了要有扎实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功底外,掌握好翻译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但是,由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学生在答题时常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以"常用作介词和连词.作介词时主要作用是引介谓语动词的方式、手段、工具、对象以及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等;"以"字句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作连词时主要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字还可用作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先秦典籍为语料,从复音虚词、固定短语、固定句式等三个层级描写了先秦汉语中的"其"与其他虚词的固定组合.语言结构精密化的要求、汉民族讲求对称的审美心理,共同推动"其"向双音化的虚词连用、复音化方向发展,促使其语法关系标志化、显性化,减少交际歧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而"、"以"、"之"三个文言虚词为例,重点探讨成语、熟语在文言文虚词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对中学文言文虚词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