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饿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原苏联选手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参赛的情况下,在第17届冬奥会上仍以11金、8银、4铜,共23枚奖牌列冬奥会的榜首,保持了冬季项目体育强国的地位。速度滑冰是俄罗斯参赛冬奥会的主要得奖牌的项目,也是她的强项。在1956—1988年冬奥会上,他们获得过24枚金牌、18枚银牌、18枚铜牌,共60枚奖牌(1992年未获奖牌)。60—80年代初期,俄罗斯的速滑运动曾一度垄断冰坛。在第17届冬奥会上俄罗斯选手获得了2金、2银、1铜,共5枚速滑项目的奖牌。特别是女子项目沉默多年之后,在本届冬奥会上又露头角,获得1金、1银。显然,俄罗斯的速滑运动不容轻忽。 我们搜集到了俄罗斯国家速滑队,“准备94年冬奥会的目标训练大纲”并把它译成中文。该“大纲”经俄罗斯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讨论制定,并经俄罗斯速滑协会批准为国家速滑队准备94年冬奥会的统一的训练大纲。“大纲”中包括:对上个赛季各国实力的总结分析;冬奥会成绩预测;俄罗斯国家速滑队参加冬奥会的实力分析和任务目标;准备冬奥会年度周期训练大纲及科研保障工作等几个部分。“大纲”中对短距离项目组和女子全能组训练周期的划分、周期的任务、训练负荷量的分配等均做了较为具体详尽的安排。 在第17届冬奥会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检验这份大纲,可见:俄  相似文献   

2.
前文对俄罗斯速滑全能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做了介绍和分析,为了便于对俄罗斯速滑全能项目的整体训练计划进行全面了解,本文将俄罗斯速滑全能大、中、小周期训练计划模式及训练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意在为我国速滑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宋来  徐磊 《冰雪运动》2012,(5):14-18
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与赛季训练的不同在于夏季训练没有比赛的干扰,教练员可以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训练,运动员也可以在相对完整的训练中迅速恢复、积累体能,提高竞技能力。所以夏季训练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为系统的训练,是决定运动员赛季成绩优劣的关键性基础阶段。因此,对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的时期划分、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训练问题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夏季训练阶段运动负荷的监测表明,夏季训练的时间为4~9月,共计21周,划分为四个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列为冰上专项练习占总训练内容的65%,而陆地模仿练习及力量练习占整个练习时间的15%和10%,跑步、跳跃与其他练习各占5%;运动负荷的安排与特点为负荷强度成一条上升的斜线,由第1周到第21周依次逐渐升高,而负荷量却呈倒V字型,由第一阶段的低到二三阶段的高再到第四阶段的低,具有鲜明的训练负荷节奏变化安排的特征,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具有一定的训练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随哈尔滨市速滑运动队两次赴俄罗斯;作为科研人员,他掌握了俄罗斯速滑训练方面的许多情况。该文介绍了俄罗斯速滑多年训练及大、中、小周期训练计划等“俄罗斯速滑训练模式”,文章较长,本刊分上、下两部分刊之。  相似文献   

5.
挪威速滑教练弗兰克·弗罗塞特,今年42岁,已从事教练工作近20年,曾在国内担任过几个有名的速滑俱乐部的主教练。1979~1980年任挪威国家女队教练,1982年又应聘于法国,任法国国家队教练。这次,他应中国滑冰协会邀请,为中国参加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集训队训练一个月,于前不久离开哈尔滨。在他回国前的一天晚上,记者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6.
身体训练是速滑运动员训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训练內容种类繁多,教练如何安排专项训练、身体训练的计划及身体训练各内容之间的比重,将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就体操动作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速度滑冰集训队青年女子运动员王红——全国第9届冬季运动会双项冠军获得者的早期培养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王红1987~1994年的训练计划,分析了培养王红的科学训练内容,由此揭示了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基础阶段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沈艳 《冰雪运动》2009,31(6):5-9
通过对参加第6届亚冬会速滑各项比赛前3名选手成绩与参赛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运动员成绩对比,以及组成第5、6届亚冬会速滑项目中国代表团的教练员、运动员人员结构分析,借鉴国内2003~2009年期间2届全运会、2届冬运会比赛成绩,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吉林省与黑龙江省速滑水平的差距。研究认为,吉林省的男子短距离、男子大全能、女子大全能项目有国家级运动员,但成绩不稳定,女子短距离项目人才匮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第七届全运会速滑决赛,各省队赛前都做了充分准备。新疆、黑龙江、解放军、石化体协和吉林省均派出队伍赴高山冰场进行赛前的高原训练.除吉林省队到长白山高山冰场外,其他各队均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高山冰场.经过高原训练后,大多数运动员均取得优异成绩。男子大全能前六名选手中有四人、女子大全能前六名中有五人赛前经过高原训练,运动成绩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黑龙江队赴“麦德奥”高山冰场训练的运动员有八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下降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国家速滑队的解散影响了备战第19届冬奥会速滑项目的成绩.经费的短缺影响了速滑训练任务的完成.教练员和运动员素质的提高,是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和取得优异的成绩的保障.科学训练与新技术的掌握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九届全运会预赛于3月17日上午在黑龙江哈尔滨市打响比赛第一枪。新疆参加速滑全能、短全能的共计15名运动员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已有6人取得10月份在哈尔滨进行决赛的入场券。4月23日,新疆速滑队的另外10名男女运动员将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内参加短道和接力比赛。预计新疆队仅速度滑冰有16人进军全运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国家速滑队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血乳酸值评定速滑运动员身体机能和指导控制速滑运动训练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现加以发表,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荷兰著名教练艾迪·沃黑因先生关于新冰刀技术特点的看法。尤其是与旧冰刀蹬冰力量的分配方式不同;荷兰滑冰协会的组织情况、速滑竞赛和选拔国家队的方法及荷兰国家队的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方法;训练与恢复的关系;荷兰优秀速滑选手训练、比赛期间营养饮食的方法;一般身体训练、力量训练、轱辘训练的具体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操作,以及对我国发展速滑运动的建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滑项目特有的比赛心理应激特点决定了从事该专项的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对象为备战第18届冬奥会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研究时间为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围绕冬奥会赛前系统训练阶段和冬奥会临赛前阶段的心理能力培养体系对增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稳定性的心理能力培养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叶乔波 女 29岁 解放军速滑队运动员 我国著名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先后124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共夺得133枚奖牌,仅世界棉标赛和世界杯系列赛就获得23枚金牌。92、93、94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10佳运动员,5次被评为全国冰雪10佳运动员。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体坛尖兵”荣誉称号。在膝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发扬顽强拚搏的精神,夺得第17届冬奥会速滑比赛1000米铜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张艳梅 女 21岁 吉林省体工三队运动员 我国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93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获得500米第1名;第4届亚洲杯短道速滑赛女子接力第1名;第  相似文献   

16.
伊敏简介     
伊敏,国家级教练员,1960年生于内蒙古,1985年伊敏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获理学士。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短道速滑教练员之一。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5年7月-1989年5月在哈尔滨体育学院从事教师工作。1989年5月-1993年12月在国家短道速滑队从事运动人体科研工作。1994年5月-2004年12在黑龙江省冰雪训练中心担任短道速滑主教练工作。主要成绩1997年第8届全运会为黑龙江夺得在短道项目上2枚金牌。1999年第9届全国冬运会夺得2枚金牌。2001年第…  相似文献   

17.
对韩国短道速滑整体水平及国家队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敏镐  尹鹤柱 《冰雪运动》2003,(2):24-26,117
通过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2002年和2003年世锦赛,证实韩国短道速滑队采取一系列的训练措施,大抓后备力量的建设,是一支训练有素,技术水平高,战术运用自如的强队。通过对韩国及国家队训练特点的探讨,分析韩国短道速滑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8.
挪威速滑队访华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威速滑队今年三、四月间首次访问了我国,先后在长春、哈尔滨分别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速滑队进行了两场友谊比赛。除黑龙江省女运动员苗敏取得500米第一名外,其余项目优胜均由客队获得。挪威的速滑运动有良好的历史传统,群众基础十分雄厚,优秀运动员层出不穷,于国际大型比赛中经常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年的各项世界锦标赛中,他们囊括了男  相似文献   

19.
孙显墀  蒙猛  厉中山  孙一 《冰雪运动》2009,31(5):1-5,61
通过对2008年世界青年速度滑冰锦标赛、速度滑冰短距离世界杯(长春站)比赛的观摩调研,表明只有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才能不断引领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趋势。认为荷兰速滑队的成功经验是长短兼备的全面发展方向,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与不断引领技术变革,注重准备活动与赛后的即刻恢复;世界优秀的短距离选手大致分为3种类型,并总结出速度滑冰500 m和1 000 m比赛临场技、战术要点。并针对我国短距离速滑选手的特点,提出技、战术的构想,以及将大全能和短全能作为训练工作的战略主攻方向,以长带短,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周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2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速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效果。尽管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速滑运动员下肢肌群的最大力量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性提高下肢肌群爆发力与耐力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速滑运动员的下蹲跳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