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一些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学习主体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准确反映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而且会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平稳提升,最终达到开发学生智能的终极目的。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作文评价要尊重差异,呵护学生的作文兴趣。多一把"尺子",多一个"尺度",就多一批作文能手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思维被称为学生认知的"第三种力量",而在传统高考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有忽视对学生思维力进行开发培养的倾向。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我们要把思维郑重地还给学生,把构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最高原则。在高中作文学习过程中,要适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思维永远伴随在学生身边。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要将"写什么"放置在"怎么写"之前,为学生提供思维进阶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应变"重写前指导"为"重写后修改";变"替学生修改作文"为"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与欣赏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作文是一种艺术化了的生活,课堂作文是学生演绎自己情感生活的晶彩影像。因此我常常把作文教学比作是教会学生烹制精美的文化大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酿制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来,就应该让他们拥有丰富的"佐料"。如何挖掘出数量更多、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让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普遍望之畏然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对当前作文教学现象有理性的认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当一种或几种模式根深蒂固时,学生的作文将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奇观",而并非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写议论文就好比给学生一个货架,这个位置放"是什么",那里放"为什么",再摆个"怎么样",看似琳琅满目,岂不知公式化、模式化的写作是作文大忌。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一、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这是常识,关键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新课标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并把它视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说明"观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作文是一种艺术化了的生活,课堂作文是学生演绎自己情感生活的晶彩影像.因此我常常把作文教学比作是教会学生烹制精美的文化大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酿制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来,就应该让他们拥有丰富的"佐料".如何挖掘出数量更多、范围更广、意义更深的作文素材呢?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13.
何志敏 《小学生》2012,(12):39-39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介入作文教学过程,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作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巧"用多媒体,把作文变成儿童的"乐事"。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的作文,把作文变成生活的需要。首先必须努力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儿童的"乐事"。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声画并茂,色彩明艳,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4.
戴志梅 《语文天地》2012,(20):61-6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有情趣的作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不可或缺。引导得当,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近年来,受考试成绩制约,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带有严重的功利化思想,作文教学往往会直面"考试",把考场作文的高分数视为终极学习目标,为了"分数"而"作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13)
所谓"正本清源",是指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写作的本体,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每个人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灵感冲动、表达能力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这一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上有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作文作文,两堂着急。"这反映出学生的写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对写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深感作文的教学效率不高,作文指导的方法单一,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效率、建立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方面还有待突破。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科学而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而"情境作文"正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开源,全面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提起作文,学生就焦虑,教师也苦闷。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情感。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仍然提不起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写出来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做"无病呻吟"之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也是一样,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的作文"柳暗花明",把学生学习作文训练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感染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将生活融入作文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组提出"快乐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抄作文"、"背作文"的陋习,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兴趣能转化为乐趣,乐趣可转化为志趣,有了志趣爱好,即能"学海无涯乐作舟",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把作文这一"苦差"变成"乐事",如此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生活和激发写作激情放到首要的位置,并把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宗旨。"因此,善于激发学生"攫取生活材料"和"产生写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