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高职学生是我国产业面对全球化竞争需要的人才。学科教学担负着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本文对于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将学科教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祝水华 《辅导员》2009,(5):54-54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各种文化现象方面的素质与修养,是衡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水平和潜力最为重要的砝码,其灵魂与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的人文精神。新课标改革实施几年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对培育的策略却缺乏系统、实效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培育人文精神、树立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将人文精神培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应将目标局限于传授国内外历史知识上,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9):104-105
人文精神培育是现代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理念,通常来说,在对高中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更多是从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科目入手,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但是在学生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门科目同样可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进行培育,那就是体育科目。基于此,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相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阶段,中国教育界出现了改变人们对教育印象与观念的改革,即艺术教育的改革.这次艺术教育改革主要是强调美术教学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学生从艺术特长生逐渐转变为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对于教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师不仅可以教育学生有关美术的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美感的敏感度和美术人文精神.所以,把人文精神引入到中学美术课堂当中,会是往后美术课程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人文精神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文精神涉及学生对于人的精神、品格,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历史则讲述了许多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之一。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作出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洁媛 《考试周刊》2013,(75):15-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精神是人们人生信念和理想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兰欣 《高教论坛》2014,(10):120-123
从思考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入手,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人素质高低的诠释,而人们的理想与抱负体现在人文精神之中。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将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重点阐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为此,要以倡导人文精神为指导,对职业院校德育课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民主自由精神、独立的思考精神。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促进学生的知识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满足人自身发展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数学将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表现得与人类的生存质量,社会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因此,人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数学教育也有了新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主要从人文教育的内涵、作用及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体现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玉芹 《语文天地》2014,(12):69-70
对于一门人文学科来说,优秀作品的呈现是必然要做的事情,而现在高中语文教材里面确实也选用了不少文质俱佳的作品,华章美文不胜枚举,这对于完成提高高中生语文修养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课标要求是有帮助的。而对于教师来说,怎样用人文视角解读教材、处理教材,以便让人文精神从教材走向学生思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一、教师应当具备人文精神基础站在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 ,使学生重理轻文 ,只重技术 ,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导致许多学生对伦理、生态环境、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淡漠和无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人文精神重新定位 ,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政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 ,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个性为目标的重要课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 ,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是我们应思考的一个课题。下面 ,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看法。一、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文精神一般可以理解为对人的存在价值及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人文精神夯实底座;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人文精神获得源头活水;重视引导作用,让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道路来有个称职的导演;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人文舞台上的主角。以此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类智慧的理想和完美,实现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职业教育学校,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审视我们的幼教工作,,思考我们的职业教育。结果是要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进行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6.
董海 《考试周刊》2013,(53):171-171
本文以人文精神为主题,阐释了人文精神的涵义及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作者就如何通过教育内容和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文化和思想多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而言,在完成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同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文章立足于这部分教学工作,探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问题,意在明确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培育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路径。通过实践分析可知,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升人文素养,结合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积极组织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互动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从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融入人们精神培养元素,体现人文精神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学科。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语文中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语文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课程,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但精神滑坡现象严重的社会转型期.人文教育在人们的长期冷落下逐步走向边缘化.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严肃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培养高素质、高品味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生物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发展智力,它还是学生接受文化的侵润和陶冶,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本文对生物学教学与人文精神的问题略作论述。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的核心内涵是一种生命意识,是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并以此作为一切思考、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精神的第一层内涵是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追求“善”;第二层内涵是理性,即科学精神,追求“真”;第三层内涵是超越性,即情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