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话实说——鸟与我们》笼养鸟的话题中,嘉宾谭说:“谁有能力就谁养。”崔永元问:“我们怎么来考虑他有没有能力?”谭就回答说:“考试啊!”谭的话音刚落,崔永元就一本正经地说:“待会儿讨论结束,大家不要走,我要对大家进行考试,由谭先生出题考考谁有养鸟的能力。”(众笑)主持人在现场用运了幽默,不露声色地引导谈话的方向又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之所以能成为一档家喻户晓的栏目,我想除了话题地独特之外,最重要的是主持人的语言。崔永元虽然不具备标准的语音,但他却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不但打响了《实话实…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曾来到内地,在北京大学举行演讲。一开讲,他就说:“各位终于看到我了。”全场几百名学生起立鼓掌。随即,他又说道:“今天来演讲.我没带讲稿,记得罗马教皇说过:‘演讲的时候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记不住,如果演讲者自己都记不住,又怎么能让听众记住?这样,演讲就失败了。…说到这里,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敖掀开西装上衣,展示给大家:“大家看,没有稿子,也没有小抄。”此举引起了一片笑声。李敖很快接着说:“但你们不要以为我很有信心,我也很害怕。  相似文献   

4.
<正>“心事”重重 一周一次的拓展课又要开始了,今天会做什么实验呢?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啦!老师笑着问我们:“最近我们在学电学知识,你们觉得食盐水会导电吗?”“不会!”“会的吧!”“我觉得会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猜测,食盐水应该导电,但是没做过实验不好下结论。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5.
(一)医生:“你就这样走了吗?诊疗费付过了吗?”病人:“啊!我忘了,我患的是健忘症,请你原谅!”并立刻掏出200元交给医生。医生:“谢谢你啊!再见!”病人:“咦!不是150元吗?你还没找我50元呢!”医生:“哦!对不起,我也是个健忘者,不过你的记忆力经我一医,倒还不错。”帕特先生请了一位医生到家里来给妻子看病,他把医生让进里屋,自己坐在门外等。不久,医生探出头来问:“帕特先生,有起子吗?”过了一会儿,医生又要钳子。后来,又要锤子。帕特先生终于忍耐不住了:“大夫,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说:“不知道,我的药箱还没有打开哪!”(二)有一个英…  相似文献   

6.
漫画     
(一)医生:“你就这样走了吗?诊疗费付过了吗?”病人:“啊!我忘了,我患的是健忘症,请你原谅!”并立刻掏出200元交给医生。医生:“谢谢你啊!再见!”病人:“咦!不是150元吗?你还没找我50元呢!”医生:“哦!对不起,我也是个健忘者,不过你的记忆力经我一医,倒还不错。”帕特先生请了一位医生到家里来给妻子看病,他把医生让进里屋,自己坐在门外等。不久,医生探出头来问:“帕特先生,有起子吗?”过了一会儿,医生又要钳子。后来,又要锤子。帕特先生终于忍耐不住了:“大夫,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说:“不知道,我的药箱还没有打开哪!”(二)有一个英…  相似文献   

7.
哭泣的石头     
游义平 《知识窗》2007,(12):7-7
石堆里有一块小石头不停地哭泣.哭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大石头问:“小石头.你为什么不停地哭啊?”小石头伤心地说:“我不是小石头.我是会发光的金子。我想发挥我的光和热。”大石头仔细瞧了瞧小石头,果然,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污浊的泥土挡不住他那暗淡的光芒。大石头安慰它说:“你不要伤心,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相似文献   

8.
刘芳 《科学生活》2013,(3):36-37
糖尿病烂脚:轻视的恶果 一天,71岁的陈阿婆到足病联合门诊,刚一进门,我们就闻到一股腐臭味,就问她:“阿婆,您的脚是不是烂了?”她忙不迭地回答:“是啊是啊,医生啊,上个礼拜一我这小脚趾头缝就裂了个小口,自己用卫生纸擦了擦,也注意用热水泡脚了,可没见好,反而两三个脚趾头都黑了,还有脓水出来,怎么这么快呀!”“你患糖尿病多长时间了?”“患糖尿病已17年了。”  相似文献   

9.
沙漠与海洋     
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汪洋一片。”沙漠说,“不如我们来个交换吧。”“好啊,”海洋欣然同意,“我欢迎你来填补我,但是我已经有沙滩了,所以只要土,不要沙。”“我也欢迎你来滋润我,”沙漠说,“是盐太成了,所以只要水,不要盐。”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有一次和伙伴们玩游戏.玩着玩着,其中一个小伙伴忽然问我:“你的眼睛为何会一只大一只小呀?”我气急败坏地说:“谁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你胡扯!”然后伙伴们全体好奇地盯着我看。然后有人大声嚷嚷道:“真的耶!大家快来看呀,她的左眼比右眼大!”我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哭着跑回家去了。  相似文献   

11.
淡淡的母爱     
午后的阳光,洒了尘间一地。我提着书包,一路小跑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餐具碰撞的声音,我叫了声“妈”便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妈妈听见我的声音,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亲切地说:“今天隔壁家的胖嫂给我们送了一点黄花菜,我用来煮面了,马上就可以吃了啊。”我愣了一下,看着她手上还拿着菜勺,就笑着说:“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这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位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听过您的家庭教育讲座,对不起,很冒昧地给您打电话。我女儿这几天又不上学了,她说她恨她爸爸,说只要我跟她爸离婚,她就好好上学;否则,她就不念了,要离家出走。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3.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0,(10):37-37
我看完了 小宝明天要考试。但晚上却还在看电视。宝妈担心地问:“书都看完了吗?明天还要考试啊。”小宝爽快地回答:“妈,我看完了。”宝妈很开心地赞扬小宝:“乖。那明天你一定能考好!”小宝哭着说:“妈,我是说‘妈,我看,完了’。”  相似文献   

14.
讲故事的人     
书看到一半,门开了,一个小脑袋探进来“燕子阿姨,你还在看书啊?”“嗯。”“你不是说要给我讲‘小熊不挑食’的故事吗?”“哦,你先不要吵我好不好,等我看完了就给你讲!”隔了不  相似文献   

15.
<正>冬天来了,开放式窗台上的花草抗不住低温,外婆只得把它们一盆盆往屋里搬,聪聪看到了也过来帮忙。外婆一边搬,一边感叹:“要是有一间花房就好了,我们不用搬来搬去,它们也能照到阳光。”外婆家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在这里建花房显然只是说说而已。聪聪却说:“外婆,我有办法建花房!”外婆笑呵呵地说:“好啊,等你长大了,给我建一座大花房。”  相似文献   

16.
小吉 《今日科苑》2004,(4):23-23
我奶奶年轻时是我们镇上出了名的“石嫂”——意思是她跟石头都有话说。后来年纪大了,别人就叫她“石姥”了;再后来有人说我伶牙俐齿,爱管闲事,有不少人就问我是谁家孩子:“不会是石姥家的吧?”“对啊,我就是。”我扬着头。那些大爷大妈就笑:“呃,你真是石姥的孙女?那难怪了!”  相似文献   

17.
带花的名字     
<正>10岁那年,我跟着爸爸到城里上学。第一天上课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张小花,我还没应,下面就爆发了哄笑,大家摆着手说没这个人;还有几个女生悄悄说,多土的名字啊。谁也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站着瘦瘦的我。等点完名,老师看到了站着的我,我怯怯地说:"我叫张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我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个子矮矮的女孩,像是在  相似文献   

18.
女儿第一次开口说两字异音词语是:不要。她吃得差不多了.大人再给她喂饭时.她就会说:“不要!”她想自个儿玩耍时.我若要抱她,她也会说:“不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9.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门诊实录“朱医生,我胃胀,一吃冷的东西就容易胃痛,严重的时候甚至还腹泻,人也没力气。”患者说。“最近不要吃水果和生冷的东西,但要吃米饭。”我说。“朱医生,你说的不对,不吃水果,营养不够,怎么办?米饭是碳水,吃多了对血糖不好。”患者振振有词。“我只是让你这段时间不要吃,等胃好了以后再吃。”我苦笑着说,“你血糖高,吃水果,血糖不是更高吗?不吃米饭,你哪里来的力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