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一直都是一个好孩子.我曾经对那些"坏孩子"不屑一顾,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然而现在,我却的确想做个"坏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一直都是一个好孩子。我曾经对那些“坏孩子”不屑一顾,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然而现在,我却的确想做个“坏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我们班的"坏孩子"会这样造句:"她先吃苹‘果然’后喝水。"我却老老实实地写道:"我偷吃了苹果,妈妈‘果然’生气了。""坏孩子"可以理直  相似文献   

4.
一次到朋友家作客,看到她的儿子非常活泼可爱,我不禁夸了他一句:“你真是个好孩子!”没想到,她的儿子却很认真地说:“不,我不是好孩子。”“为什么呢?”我奇怪地问。“我们班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我是不好不坏的孩子。”他天真地回答说。我听了更加奇怪,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活动:每周评选出“好孩子”、“坏孩子”若干名,还要张贴出来。朋友的儿子既没被评为“好孩子”,也没成为“坏孩子”。他说,班上有一个学生已经连续几次被评为“坏孩子”了。身为老师的我,听了以后心情异常沉重。我很同情这些小孩子,尤其是那…  相似文献   

5.
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大人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我们孩子。这一次期中测试刚完,大人们又讨论开了,“你家的孩子成绩不错,是个好孩子!”“我这孩子不行,唉,真是……”难道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差就一定是坏孩子吗?那好,我给你们讲一个“好孩子”、“坏孩子”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我变快乐了     
武建芳 《小学生》2007,(6):41-41
也许是以前受的夸奖太多了,所以,后来就变得懈怠了,在好多方面不再严格要求自己。读了开心果姐姐讲的故事,我相信,没有一个是天生的坏孩子,只要自己想做好孩子,就一定会成为好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黑色的帽子     
《初中生》2014,(7):45-45
有四个男孩,其中一个是一直都说谎话的坏孩子,另外三个是从不说谎话的好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一顶帽子,其中有一顶帽子的颜色是黑色的,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戴着它都要说谎话。而且,他们四个人互相都知道谁是一直说谎话的坏孩子。小勇说:“我戴的帽子不是黑色的。”许强说:“陆明是一直说谎话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8.
某老师把自己班上表现好的学生定为“好孩子”,进行表扬;又把表现不够好的孩子定为“坏孩子”,以示批评教育。而其余的大多数孩子便成了“不好不坏的孩子”。于是有人遇到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信口夸他是个“好孩子”,那孩子立刻纠正说:“我不是好孩子”,“但也不是坏孩子”,“我是不好不坏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  相似文献   

10.
开心词典     
《中等职业教育》2011,(7):34-35
宝贝妙答1."马克辛,舒拉是个坏孩子,不要跟他玩。你只能跟好孩子一块儿玩。""妈妈,那么我是好孩子吗?""当然。你是个好孩子。""那就叫舒拉跟我一起玩吧!"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有位教授激动地告诉我:“你知道吗?在北京某小学一年级的班里,竟有五六个小学生被认定是坏孩子,连他们自己也说自己是坏孩子。其实,他们不过是淘气而已,怎么是坏孩子呢!” 20年来,无论是当记者还是搞研究,我接触无数所学校,经常听到关于“坏孩子”的谈论,平均每班都有几个。实质上,好孩子与坏孩子之说是不同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所致。同样一个孩子譬如一个顽皮儿童,从了解儿童、相信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我们班的坏孩子会这样造句:“她先吃苹‘果然’后喝水。”我却老老实实地写道:“我偷吃了苹果,妈妈‘果然’生气了。”坏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干很多坏事:打架逃学、捉弄老师、玩恶作剧、唱流行歌曲、大闹天宫,老师和家长们都傻眼,骂完之后照样没辙。我呢,连跟老师平等地讨论一些疑问都不允许,那会被视作“大不敬”,偶尔犯点小错误都会被大人用放大镜放大100倍,严肃地教育一番。在他们心目中,我取得的成绩永远都不是最好的,我必须用功、再用功。想当好孩子,就必须乖乖地呆在笼子里,就好像是一架考试机器,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面前的“三座大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每到儿童节,报刊上总要发表几篇应景的关于怎样培养教育好儿童的文章。前几年有一位教师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篇哄动一时的文章,题目叫做《怎样培养坏孩子》。文中说,培养好孩子的文章如汗牛充栋,也不免老生常谈。而坏孩子仍然不断出现,现在换个思路,概括出这些坏孩子是怎样教出来的,或许更有警世作用。文中列举粗暴、放任、姑息等 10种方法后说,如果你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那么你不妨开门出去看看,或许警察已经拿着手铐在等着你的孩子哩。由此我联想到了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创新教育。虽然现在人人都在喊创新教育,而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既然是语文课,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赞美他,用一句名言鼓励他,……这样,既是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一次吸纳语言的过程."然而当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骂出来的."这句话几乎成了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5.
一个研修故事的启发听了张铁道院长的"我们怎样建构王能智的教育故事"的案例报告后,我一直在想,我们本地一定也蕴藏有这样可供发掘的经验资源。作为教研员,我该如何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对父母有一个在学校里学习好,当小干部,在亲戚、邻里圈子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其满足和欣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们不知想过没有,好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我在长达几十年的青少年工作实践中发现,好孩子身上发生的成长问题并不比所谓的坏孩子少,而且因为教师和家长的疏忽,这些问题对发展带来的伤害不仅严重,而且长远。无可置疑,好孩子身上会有更多值得赞扬的优点,比如懂事、有礼貌、学习认真、各方面能力强等等。但是,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弱点,其中有些毛病深及心理和人格,必须引起教师和…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5,(9):39-39
好孩子的天空是一个牢笼.坏孩子的天空是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读书人最早读的往往是图,再次就是听大人讲故事了。曲折的故事,美丽的童话,都曾让我兴奋和感动。读了《丑小鸭》,我的心里隐隐作痛;读了《海的女儿》,我发誓要做一个好孩子———因为作家在故事的结尾说:海的女儿在三百年后将获得一个灵魂。如果她看到一个好孩子,这个时间就会减少一年;如果她看到一个坏孩子,这个时间就会增加一天。最早是在小学二年级,我就开始啃起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连放学回家时都在路上捧着看。现在想起来,发现当时十分守纪律,就算把书带到学校去也不会在课堂上看。我小时候正是科技大潮兴起的年代,许多面…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一直被人认为是坏孩子,我也曾经离家出走过。如果没有10岁那年的一封信,也许我又离家出走了,后来我会成什么样呢?也许成了一个流浪者,也许进了我们那时的工读学校,这都很难说。”回望自己儿时的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20.
虽然郭敬明自称还是个“孩子”,但不管年龄已满23岁的他到底还是不是个孩子,至少大家都公认他不是个好孩子,因为好孩子不会抄别人的书,还不给道歉。最近,“坏孩子”郭敬明成了众矢之的,不过细想一番,其中原因到底是他又做错了事,还是因为面对“坏孩子”,人人都想充当正义使者借机教训他一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