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在家里放钱很随便,抽屉里的零钱随手可得,小孩今天拿几角,明天拿几元,家长根本不知道。小钱拿了没有被发现,结果胆子越来越大,发展到几十几百都敢拿。根据我的调查,在我的班上,承认曾经拿过家长的钱的学生达四成,经常拿的竟高达三成,而且大部分家长并不知道,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个案】——陈蓉,8岁孩子的母亲早上准备上学时,儿子进房间拿书包,我当时正好也要进房间拿东西,就跟着孩子一起进了房间。我打开衣柜翻了几下正准备转身出去,只见儿子正在手脚忙乱地往书包外格里塞东西并以更快的速度拉好拉链——书包昨天晚上睡…  相似文献   

2.
开怀一笑     
《少年文摘》2015,(1):110-112
迟到的理由某天,同桌上课迟到,班主任恼怒地问:"为什么会迟到?"同桌:"因为房间太乱,我没有整理。"班主任:"所以你宁可不上课,也要在家里收拾房间吗?"同桌:"不,是我妈说我床上的东西堆得太多了,她翻了一翻没找到我,就以为我已经去上学了!"真理路过幼儿园,听到两个小朋友的谈话。第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长怎么都不挑食呢?"  相似文献   

3.
买电子表     
怎样纠正孩子不爱惜东西的坏习惯?东方明家长的做法是“不让孩子轻易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怎样让孩子改正坏习性?牛玉兰家长的做法是利用孩子特别相信科学的心理,因势利导。家教的大道理,也许每个家长都懂,但家教也是一门艺术,在具体问题上,要讲究一些技巧方法。“教子有方”栏目将与广大家长一起讨论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广大家长来信来稿,谈谈自己的教子一得。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我带孩子去一位同志家玩。孩子看到同志家有个小摆设,感到很新奇,就拿在手里玩。临走时,我让孩子把东西放下,孩子爱不释手,同志一看,马上就把小摆设往孩子手里塞。一边是孩子想要得到人家的东西,一边是同志硬行把东西塞给孩子。我百般推托不过,只好依了同志,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在回家的路上,我批评了孩子,孩子表示今后不再要人家东西了,可我的心里却没有多大把握。因为家里尽管有很多东西,也不可能穷尽世上所有的东西。而孩子又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怀有占有欲,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想要,自我控制能力差。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同志、邻居或亲属都是碍着大人的面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随便要人家的东西,得不到就哭闹的坏习惯。怎样防止孩子养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认为,除父母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外,还需要一切与孩子有关的成年人配合教育。假如到你家做客的小客人不客气地要你的东西时,尤其是小客人的家长不让要时,你最好不要慷慨大方地给她(他),而要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一致的开导教育。如果你确想表示你的心意,不妨在事后把孩子要的东西送给孩子家长,让家长把东西做为自己给孩子买的礼物转送给孩子。这样就能处理好你同孩子同家长之间的关系。希望家长都来重视这个问题,千万要讲究一下方法,不要顾及当时的面子。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条件的家庭会划分出一个孩子的房间,而且在孩子房间的装修上,很是下了一番工夫。但是,对孩子真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很清楚的。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有呆下去的欲望的地方。那个地方不一定是独立的房间,可以是在客厅一角划分出的属于孩子的角落。那里不摆父母的任何杂物,只放孩子喜爱的东西。空间感觉强烈的孩子,即使没有门或帘幕的划分,也会在自己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怎么办──卢梭给我们的启示固原民族师范学校王安全我们周围常有一些孩子,他们为了得到自己一时得不到的东西,喊天哭地地逼迫家长。结果,不少家长在孩子的哭闹下,或打孩子,或骂孩子,但是终是讨饶求降的多。“你烦不烦人,又不是不给你!行了,...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房间是他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小天地,对房间进行合理安排与布置,可以使孩子在其中生活快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孩子是独立成长的人,他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也需要生活在一个美化的空间里。因此,房间的安排与布置要符合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使他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自由,并受到美的熏陶。家长要考虑到房间布置的实用、安全、合理和美化,并和他一起来规划、安排和布置,给他充分的自主权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及爱好,让房间充满童真和童趣,让孩子也喜欢自己的房间。在规划的时候,可以从总体上把房间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爱掉东西而头痛,但是却找不到好的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还是不起效果。其实,只要家长搞懂孩子掉东西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抓住孩子的心理,就能好好改善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只是我们家长的方法方式不正确,不奏效而已。现在这里分享几个方法,供参考。一、教会孩子要对自己的物品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增强自我物品的保管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东西有权使用,也有责任把它保管好,那是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林希 《神州学人》2000,(9):30-32
自从搬家以后,我就和儿子约好,不随便进入各自的房间。如果我要进他的房间,需先敲门,反过来一样。我觉得孩子大了,应该尊重他的隐私权。我从不翻孩子的书包,也不查孩子的日记。我相信,他什么话都会对我说的。 儿子也就不乱闯我们的房间。 丈夫就不一样了,他经常冲进儿子的房间检查儿子的功课,稍不满意便“大喊大叫地像打雷”,他不喜欢儿子整天坐在书桌前,他要儿子多到室外去活动。 可惜这里不像Tegel有那么多活动的游乐场,儿子在这儿又还没有朋友,他更喜欢放学后留在Tegel和马提亚斯他们一起踢球。 然而儿子的体育成…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问题:孩子做事情总是不专心,看书、画画时一会儿要喝水、找东西吃,一会儿又看电视,玩玩具。我真担心这样的状况会影响入小学后的学习,不知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对策:学龄前的孩子对于一件事的注意力大概只能维持在十几分钟,一旦原来的事物对他来说不再新鲜,或有更新奇的事物出现时,孩子的注意力便很容易转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一面要求孩子乖乖地在房间里看书画画,自己却在客厅里将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响,这种外在的环境干扰很容易使孩子分心。因  相似文献   

11.
打着伞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教育: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主教育,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自己买东西:十分重视孩子耐寒能力的锻炼,幼儿园的孩子冬天必须着短装,秋天孩子们穿单衣在外面玩水家长基本不过问;还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孩  相似文献   

12.
悄悄的批评     
不知道家长发现没有,有时候对孩子轻声细语地悄悄批评比大声地严厉训斥更有威力。有时,悄悄地对孩子讲话不仅可以使孩子感到父母拥有现代家长的高雅、文明,而且还带有现化人的某种特殊魅力。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外青少年教育比较研究。在现代家庭教育方面,我发现中外家长有许多不同的作法,因而也就出现不同的效果。例如家长带孩子外出买东西,遇到孩子非要买一样东西或非要  相似文献   

13.
在绘画中,如何让孩子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之增强自信、得到快乐,值得家长反思。正确对待孩子的绘画,家长要科学评价,让孩子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倾听,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4.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崽崽今年已经7岁了,可是他特别害怕电闪雷鸣,特别是夜晚如果打雷闪电,他就会从自己的房间里逃到我的房间里来紧紧抱住我,而且还吓得不住地颤抖。孩子为啥就这样害怕闪电和打雷呢?重庆孔云这位家长:您好!孩子害怕电闪雷鸣,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孩子不明白雷电形成的科学道理;二是成人在孩子缺乏知识时,用打雷闪电来吓唬孩子。家长要给孩子讲解有关的知识。要解决孩子怕打雷闪电的问题,其实只需让孩子弄明白产生电闪雷鸣这种自然现象的知识,即可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家长要告诉孩子,电闪雷鸣是由于天空中有不同电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家长常常注意防止孩子病从口入,做饭时认真清洗蔬菜,孩子吃东西前也要让他把手洗干净。但是,家长很少关心孩子在吃饭时的心理状态,也不太注意他是不是心情愉快地把饭吃完的。要保证孩子在餐桌上的心理卫生,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避免孩子在吃饭前的情绪过于激动。如果孩子刚刚进行了一项较为剧烈的运动,那么他一定很兴奋,家长这时候让孩子吃饭会影响他的食欲。家长要让孩子在吃饭前的一段时间停止正在进行着的运动,保证他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下吃饭。另外,孩子因为年龄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他可能因为与小朋友发生了一点儿矛盾而不愉…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不是万能的,首先,人机对话代替不了师生对话,也代替不了亲子关系,所以,老师和家长应更细心地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给他们多一点关切;其次,网上有很多消极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应督促孩子远离网络垃圾,教会孩子自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中学生朋友必须把握好如下几点:l.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轻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2.如果要与网友见面,必须在父母的同意和护送下,或与可信任的同学、朋友,或长辈结伴而行。3.不要时常进同一个聊天室。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刻离开,…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周围,许多孩子从来不 洗自己的衣物,房间乱糟糟的,吃了 饭也不晓得帮助家人收拾碗筷,只 要家里人不催促去写作业,便会在 电视机前一直呆着,一切都由家长 代劳。 如何才能使孩子勤快起来,提 高动手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我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进行"饭碗危机"教育,而不习惯、不擅长进行"梦想"教育。我认为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梦想而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很多家长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他们很苦恼,孩子的梦想总是飘忽不定,朝三暮四。杭州一位妈妈说,孩子小时,看"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拉二胡,说长大也要当二胡演奏家。  相似文献   

20.
家长:现在家长们越来越忙,让孩子学琴、学画、学识字、学算术。家长忙,孩子忙,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老师: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也是应该的,只是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任何事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家长:如果孩子本人并不愿意学这些东西,而家长又认为这是孩子必须学习的,矛盾出现了,究竟如何解决?我认为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们不愿学习的东西。老师:孩子的意愿也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