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  相似文献   

2.
正朱永新说:"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理想的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好的设施,不在于它门口有多少闪闪发亮的牌子,而在于它有健康发展的学生。"走进厦门六中,书香氤氲,琴声悠扬,课间音乐广场展示才艺,厦门六中德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培养孩子高雅情趣中涵养德性,升华人格,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教育》2000,(7):14-14
●这是一个特殊的集体,这里有一群不幸而又幸运的孩子们。●家长们常感激地说:这里的老师真是太好了。而老师们则说,是孩子们太可怜,也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4.
特别的爱     
●这是一个特殊的集体 ,这里有一群不幸而又幸运的孩子们。●家长们常感激地说 :这里的老师真是太好了 ,而老师们则说 ,是孩子们太可怜 ,也太可爱了。走进临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所见所闻 ,一种说不清的情感在心中激荡。老师与学生之间 ,家长和学校之间 ,那种发自内心、自然流淌着的爱意 ,令人感动甚至落泪 ,而老师们献身特教事业的责任心和爱心 ,又让人不由地心生敬意。临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6年 ,是临河园丁学校校长张茂贵提出并亲自筹建了这所学校。作为临河市唯一的一所特教学校 ,它的规模并不大 ,3个班只有20多名学生。说得…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校园是师生们最向往的地方,她是生动活泼的乐园,像家园那样充满亲情、像花园那样的美丽,教师们在这里愉悦地传知解惑,孩子们在这里健康茁壮地成长,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当孩子们来到学校,实际上孩子们还未走进校门,作为心中的那一块圣地,校园周边的环境已经潜在地对他们施加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时.最让他们感到惬意的是,这里有许多小伙伴们正在等着他们。也许爸爸妈妈没有给过他们任何兄弟姐妹.但他们却从此可以不再感到孤独。人类合作的本能.儿童寻求伙伴的天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展现。但凡孩子们在一起时,快乐就会传染.笑声永远是他们共同的生活基调。儿童们在一起共同营造的只能是快乐的生活。在这里,当然也会有争吵.  相似文献   

7.
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时.最让他们感到惬意的是,这里有许多小伙伴们正在等着他们。也许爸爸妈妈没有给过他们任何兄弟姐妹.但他们却从此可以不再感到孤独。人类合作的本能.儿童寻求伙伴的天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展现。但凡孩子们在一起时,快乐就会传染.笑声永远是他们共同的生活基调。儿童们在一起共同营造的只能是快乐的生活。在这里,当然也会有争吵.  相似文献   

8.
星期日的美国家庭是去教堂,而这里相当数量的旅美学人,星期天则一定是拖儿带女、风雨无阻地涌向中文学校。在这里他们期待着各自的儿女,未来能通过中文与祖国保持血肉的联系,也期待着孩子们能意识到,通晓中文  相似文献   

9.
陈韬  孙中钦 《上海教育》2014,(18):64-65
不挑选生源,却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仅有十三亩地的小学校,却努力追求富有内涵的"大教育"。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天性的快乐,教师们激活了自己的智慧潜能,这就是海滨二中,一所让周边百姓满意,让孩子们向往的新优质学校。而这一切的取得都离不开改革的设计师——校长徐谊。"没有健康就没有教育,没有快乐就不是教育。"在徐谊的带领下,海滨二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福建教育》2014,(4):9-9
武平县民主乡高书村教学点,有9名孩子,他们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刘兆福,则是这里唯一的教师,坚持在乡下教学30年,其中有8年,留给了高书村的孩子们。“说实在话,我内心也非常想调到条件好的学校。”刘兆福说,  相似文献   

11.
小旋风及拉     
梦儿 《小火炬》2011,(1):42-44
四季风学校是一所专门为风的孩子们开设的学校,像什么东南风啦西北风啦微风啦暴风啦,只要是在宇宙里刮过的风,他们的孩子都可以无条件送到这里来学习。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很快就要出现一种专为健康状况不佳的儿童开办的学校。这里招收的学生不是智力低下者。而是莫斯科的普通青少年。他们身患某种慢性病。应该指出,成立这种学校是非常及时的。这是因为,目前莫斯科市出生的儿童生下来完全健康的刚刚超过10%,其他儿童则患有某种疾病。儿科医生认为,孩子们健康与否与医疗制度的相关程度只占15%。其余因素则在家  相似文献   

13.
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是一个播种和收获的园地.在这里,学生要度过十几年的光阴;在这里,他们走过童年和少年,长成青年;在这里,他们和自己的老师朝夕相处,师生关系是融洽、和谐,还是冷漠、疏远,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甚至到了成年以后,他们回想起当年学生的时代,或喜或悲,或欢乐或忧伤,无不深深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我深深感到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往往不是很自觉、很有意识的,我们却要有清醒的头脑,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的几个孩子,大的在高中读书,小的在小学读书。我常想,今天的孩子们,别的什么都不缺,就缺两条最基本的体会:一条是不知道剥削压迫,一条是不知道劳动,不知道艰苦。前者,我们上一辈人给他们打了天下,推翻了反动统治阶级,他们再也不会亲身体验到了,但是一定要间接地使他们了解压迫剥削、了解旧社会的黑暗;后者,到哪里都能做到,问题是要督促他们。孩子们有了这两条就放心得下了。但是,孩子们不会自发地获得这两条体会的。我们的学校,经常向  相似文献   

15.
<正>《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等各种形状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建构游戏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一种游戏。我依据教室的布局,在教室的东北角开辟了一个建构的区域,孩子们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在这个区域进行建构游戏。他们的创意在这里点燃,他们的智慧在这里舒展,他们的激情在这里燃烧。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建构技能越来越娴熟,他们的建构经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一个山村的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  相似文献   

17.
鹤林春讯     
正永远的回忆——吉林省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深入孤儿学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日前,吉林省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深入吉林省孤儿学校,开展"永远的回忆"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看到爷爷、奶奶们的到来非常开心,兴奋地与他们进行互动。会员们也关切地问候了孩子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聊天、游戏,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会员们充分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和热情,发现他们是那样的懂事、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树人的摇篮,是孩子们第一所受教育的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无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之师。教育好孩子,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一切关心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一家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成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  相似文献   

19.
方艳 《文教资料》2005,(29):130-131
低年级小朋友刚刚背上书包,坐在教室里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他们面临的是长达少则九年、多则十几年的学习任务。他们那么幼小,怎样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校生活?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热爱学习。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终生受益。一、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乐于学…  相似文献   

20.
<正>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学校里,美术课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孩子们的头脑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他们把画画看成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编织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七彩梦。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这是儿童特有的感觉时期,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