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起就有计划有步骤较系统地安排几何形体的认识。现以六年制教材为例,分年级谈谈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点目标。 一年级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能从它们的集合中找出要找的图形;能从直观图形的颜色、形态上  相似文献   

2.
几何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学习几何的启蒙教育,也是中学几何课程入门基础。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主要是五线(直线、线段、射线、垂线、平行线),五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周角),七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四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和计算(主要是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这些,  相似文献   

3.
一、分析教材 制定目标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由平面扩展到立体的开始。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①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②能在图或实物上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③能正确填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数形结合的原则,小学数学课本穿插安排了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从第一册开始,结合认数和计算,就出现了直线、线段、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等图形;第四册和第六册介绍了直线、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及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第七册介绍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第八册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九册介绍了最简单的曲线形——圆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圆柱和圆锥。介绍这些知识时,既注意了直观性,又进行了必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教材包括梯形的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不规则形面积、直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直圆锥的体积五部分。学生已学过—些直线形的面积、体积计算(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初步的形体观念和求积知识。本单元教材,使小学生几何知识领域从直线形扩展到简单的曲线形,从正方体、长方体发展到柱体、锥体,形成了较完整的几何知识系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习几何定定了初步基础。教学要求是:对圆、直圆柱、直圆锥具有形象的认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要求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线、平行线等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弄清各种线以及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图形的主要特征。理解周长、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合理地计算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正确判断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基本特征,弄清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含…  相似文献   

7.
【设计背景】 直观几何就是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一年级,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与正方体在前.辨认长方体、正方体某个面的形状——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后,确立了“面在体上”的观念。本课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也为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是认识其他形体的基础,它既是教学上的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小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往往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用错。其原因有:第一,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纯属一维空间里的问题,而现在面积的概念进入了二维空间,从涉及长度到研究面积是学生跨进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也是几何知识的一次大扩展;第二,三、四年级小学生对形体知识的生活经验少,对形体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所学几何概念,熟悉正方形、长力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正方体、长方体、直圆柱、直圆锥等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掌握有关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容)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合理、迅速地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顺序及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低年级学生初步感知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能 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图形。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来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相关几何知识的基础。二、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说说怎样就能知道它的面积。根据前节所学内容,学生会说出用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当学生通过实际量一量、数一数的方法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时,教…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铺垫。最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铺垫.  相似文献   

14.
[知识导序 ]几何初步知识线和角线段射线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直线 垂直线平行线平面图形三角形(特征、面积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特征、面积 )梯形 (特征、面积 )分类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长方形 (特征、周长、面积 )正方形 (特征、周长、面积 )园 (直径、半径、圆周率、周长、面积 ) 扇形 (面积 )环形 (面积 )立体图形长方体 (特征、表面积、体积 )正方体 (特征、表面积、体积 )圆柱体 (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圆锥体 (特征、表面积、体积 )[知识…  相似文献   

15.
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启蒙教学,我的体会是:借助直观教学,加强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看得见、摸得着,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实验教材一年级就安排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采取由具体感知到抽象认识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知识。如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从而直观感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有四条边,长度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  相似文献   

16.
感知变换应用———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周美英康素丽(福建永春桃城学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其中平面图形有七种: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选学),立体图形有四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根据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学会识别这些图形的方法,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描一描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同学们,今天来了一些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说一说。)2.对,这些都是我们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提供给教师们参考。小学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研究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求积问题,而求积问题又是从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导入的。例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这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地把各图形分别转化为长方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谁能结合实物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有那些特征?生:(手拿实物)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对面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生:(手拿实物)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大小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师: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高?长方体有多少条高?生:长方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长方体有无数条高。【评析】学生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刘祥发 《湖南教育》2000,(15):42-42
一、改变几何形体编排的顺序 ,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将原来第二册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提前到本册中 ,而原来第一册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移到第二册。对每个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材都是按四个层次进行安排的。先出示一些实物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 ,获得几何形体的感性认识 ,再由实物抽象出这些图形的一般特征(面的个数和面的特点) ,接着出示各个立体图形的名称 ,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常见的物体中 ,要求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样安排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