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21世纪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廊桥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做好基础性保护工作,利用现代最新数字化技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理念,构建廊桥数字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收藏和保护,以及数字化传播和展示。文章重点介绍数字博物馆建设中廊桥名录数据库、廊桥调查数据库、廊桥文献数据库、廊桥保护数据库和廊桥展示平台建设,依托世界一流大学浙江大学的图书与信息中心,收藏廊桥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廊桥数字博物馆,构建廊桥世界遗产文献信息特色资源,为浙江大学和国内外研究廊桥世界遗产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数字博物馆与公众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教育是现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设的数字博物馆提高了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有助于促进其公众教育职能的实现。但也应注意数字博物馆只是一种技术平台,公众教育效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将数字化建设作为载体和平台,促进宅基地管理向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建设。总结了数字技术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依托数字管理来建立基础信息平台、审批管理平台、风险管控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在宅基地盘活利用、综合监管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成效;分析了数字技术提升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办事效能、作业效率和智慧化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改造工程的基本建设目标是建设基于广播方式.的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多媒体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最终目标是实现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传输网络,并开发双向式应用,实现数字广播电视的多媒体综合应用业务。该项目将完成节目制作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搭建DVB主体播出系统、NVOD系统、数据广播、股票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备份、监控、调度、测试、扩容、安全等需求,将实现90套数字电视节目播出:使用条件接收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对节目和用户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提供电子节目指南等服务,同期完成HFC的网络改造。  相似文献   

5.
信任是数字环境下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基础。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是一种具有重构和演绎特质的叙事方式,在数字化、数据化和艺术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人机交互特征体现出系统、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连通和协同影响,系统叙事的可信度和用户体验的信任感构成了信任模型的双向动态互动,涉及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叙事性架构、数字化呈现、系统本身的功能建设和知识服务,以及用户的意图和行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利用水平,促进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叙事内容的创意演绎、文化内涵的有效阐释与呈现,而且有望为可信的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发展。图3。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档案数字化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数字档案馆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存储、管理并提供利用高校党务、政务信息系统及数字化校园产生的电子件、档案信息的职能。数字档案的建设包括五大任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平台、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汪曦曦 《青年记者》2012,(32):87-88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将馆藏文物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展示给观众的博物馆,也称为"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是以藏品信息库为核心,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构筑的一个高效组织、管理、检索和建设大规模文博典藏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文物数据库,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最核心部分,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水平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琨 《兰台世界》2016,(7):44-46
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发展产物,是实体博物馆的延伸,应确定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核心价值的指导下才能引导和加快数字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一个完整的角度确定了数字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体系,即数字博物馆的功能、主体、客体、外部环境等,具体包括数字化存储、数字化研究、数字化展示、数字化教育、数字化管理,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实现数字博物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博物馆对馆藏品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立数据库是一项基础而且重要的工作。由于博物馆之间在对文物藏品的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据采集、描述方法,这些资源的数据格式就存在差异,导致数字化资源无法实现集成和共享。CIDOC CRM是一个适用于文化遗产领域的统一的全局的信息参考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异构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标牌是一种新兴的公众信息显示技术与信息传递平台,它比传统的视频播放系统更具有优势,由控制端、管理端、网络平台、播放端和显示终端组成的数字标牌,适合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图书馆引进数字标牌,将推进数字化建设,无缝传递信息,迎合开放式管理。在数字标牌建设中,图书馆既要考虑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显示环境,也要重视产品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XML技术的数字博物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XML技术的特点,并在分析现有的数字博物馆系统的缺点及其新需求的同时,结合XML以及SVG、VoiceXML等相关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建立在XML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博物馆系统需要考虑的诸如系统平台的选择、馆藏内容的数字化、系统的多媒体内容检索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也可用于数字图书馆和档案馆系统在信息组织、存储、检索、显示等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是当今探索知识资源社会共享和增值利用的重要模式,但其资源建设、管理与信息服务的观念和体制,与现代知识生产、传播的产业化机制存在本质性矛盾,对知识资源社会共享和自身的长远发展构成了根本性障碍。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需要在培育和建立符合信息化条件下知识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机制的同时,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与知识管理平台为主要应用模式,规范建立以数字图书馆为主导的知识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的互联网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博物馆界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日益提高,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成果不断涌现。文章首先介绍了首都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构思,然后从基础平台层面、信息采集层面、数据加工和管理层面、应用层面对首都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探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国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是近年国外LAM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LAM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政策和资金资助情况,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合作关系的三种形式,LAM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所面临的问题和LAM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在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而对不同机构数字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制度和管理机制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展迅速,数字博物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而数字博物馆相关元数据规范作为数字资源管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其规范化的进程却发展缓慢,成为数字博物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博物馆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且日趋丰富,藏品数字资源特点各异,决定了在数字博物馆系统中不可能采用一个元数据标准来满足所有资源描述的需求。综合以上两点考虑,文章提出了基于核心元数据的可扩展的三级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规范体系。接着研究核心元数据规范以及基于核心元数据的扩展规则。最后以基于核心元数据规范形成的古建筑专门元数据规范为例,表述了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规范扩展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国内高校数字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校数字资源的整合做了探讨,并以国内的DIPS平台和国外的DSpace平台为例在不同领域和层面研究了高校数字资源的整合平台,前者着重于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异构资源的集成和管理、特色专题库的构建和发布,后者着重于数字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在存储方面,其先进的构架和预留的二次开发接口为后期的功能扩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中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以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基础管理环节为切入点,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服务构筑了开放性的互操作平台,有利于数字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交流与共建、共享、共管。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的构建遵循元数据标准规范的模块化、开放性、互操作性原则,通过管理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建立了管理性元数据模型与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博物馆也突破了传统博物馆时间、空间、场地等的制约,不仅能够有效保护馆藏文物,而且可以通过Internet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文物的有效利用。文章从数字化典藏、互联网、平台展示以及网络安全和版权等方面详细地讨论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博物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实体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延展方式。文章重点讨论了数字博物馆的架构设计和层次模型、项目管理等问题,也简要介绍了建设数字博物馆的一些相关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情档学科认为博物馆是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博物馆中以其展品为代表的文化信息资源对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的绘制,识别出我国图情档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词的科研文献成果概况、科研机构分布及研究热点词与其研究发展趋势。经分析得知,该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8年)主要是博物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古籍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古籍文献等主题。第二阶段(2009-2019年)主要探讨三馆馆际合作的资源整合路径、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模式与合作机制等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深入探讨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我国图情档学科应以博物馆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开展涵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全种类、全范围的全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最后,本文围绕数字资源整合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探讨如何从图情档学科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涵盖博物馆,构建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为主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建立为公众文化精神需求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