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克强 《新体育》2010,(8):56-57
《新体育》创办了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围棋擂台赛成就了聂卫平,聂卫平的胜利振兴了中国围棋,聂卫平的失败成就了韩国围棋。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新华网日语频道和日中通信社联合举办的“第1届日中友好中文作文比赛”活动当中,西村昭司先生的《我的围棋老师》获得了最优秀奖。在这篇文章中,西村先生情真意切地回忆了自己与中国围棋大家赵之云六段之间一段难得的师生缘。  相似文献   

3.
《围棋天地》2013,(2):117-117
12月17日,乐只杯石家庄云腾围棋道场队和三字禅围棋代表队之间的擂台赛落下帷幕。此次擂台赛汇集了石家庄的业余强豪.每队五人,云腾队由陈默5段担任擂主.董红军5段担任副帅。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棋迷越来越关注围棋这项运动之际,中日围棋擂台赛也走过了25年。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一个体育比赛能象25年前的“中日围棋擂台赛”那么波澜壮阔、动人心弦,一枚小小的棋子竟然牵动着那么多的人。  相似文献   

5.
胡煜清 《围棋天地》2020,(9):108-108
2020年3月31日至4月12日,首届中欧围棋擂台赛在弈客围棋网进行,这是一项由中国围棋协会、欧洲围棋联盟共同主办的国际网络赛事。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借助围棋适于在网络开展的有利条件,中国围棋协会开启了非聚集型网络围棋运动新模式.同时中欧围棋擂台赛也是中国与欧洲首次以团体擂台赛形式进行对抗,最终结果孰胜孰负,欧洲棋手的实力究竟如何,受到了世界各国围棋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14日,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围棋史册上,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聂旋风"妙手回春,巧歼"天杀星"中腹"大龙",第三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队再度以9∶8获胜.胜利来之不易,令人回味.艰难的历程中日围棋擂台赛自1984年10月6日始已接连进行了三届,中国队"三连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三年多来,中国青年棋手不畏强敌,奋勇拚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一届擂台赛开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队无法与日本队匹敌,只要输得别太惨就不错了.然而,  相似文献   

7.
第15届NEC杯中日围棋对抗赛,于5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举行。所以称“第15届”,是包括了共11届的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而以中日双方的成年、青年、女子青年组各出一人的对抗赛,连同本届,才举行了四届。在前三届中,成年对抗,中方一胜二负、青年对抗,中方二胜一负、女子青年对抗,中方一胜二负。总体看来,日方略占上风。  相似文献   

8.
翁以源 《围棋天地》2011,(6):116-117
2月26日,由上海市围棋协会、浦东新区体育总会、塘桥街道办事处主办,浦东新区围棋协会、建桥围棋同好会社和塘桥公园承办的塘桥杯上海市沈氏运动围棋擂台赛在浦东塘桥公园开幕。上海浦东新区人大副主任吴大器和沈氏运动围棋创始人沈迦得一起为比赛揭幕。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月20日是中日围棋交流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从1984年10月6日开始,历时一年多的NEC中日围棋擂台赛,在这一天由双方的主将决出了最终胜负.成千上万的群众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听到了聂卫平——中国队的捷报,无不欢呼叫好.中国围棋正在大步挺进,与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棋手全面抗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擂台赛的来龙去脉,披露一些赛中花絮. 形式独特阵容强大首先,发起擂台赛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这一点恐怕是出人意料的.原来,在传统的中日围棋对抗赛(原名友谊赛)中,中国队成绩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的注目.NEC看到这是中日交流热门,  相似文献   

10.
郝克强同志是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发起人、主要组织者之一.他是位热诚的围棋爱好者,业余五段,对围棋事业怀有极深厚的感情,为中日围棋擂台赛做了大量工作,对推动中国围棋的腾飞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中日围棋擂台赛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对有关擂台赛的一些内幕性情况一定十分关心,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郝克强同志,就读者们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请郝克强同志作了介绍,下面便是采访时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11.
女子围棋发展之路接连不断的职业围棋世界大赛没有遗忘半边天,第七届正官庄杯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与农心杯、LG杯一样点燃棋迷的热情。中国两位小姑娘宋容慧和李赫以出色发挥帮助中国队早早锁定胜局,韩国的女子九段朴志恩和“正官庄之女“李玟真都只能是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2.
日方出人费周折在去年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闭幕式上,中日双方决定,继续举办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并达成协议,双方于今年2月底先交换出场名单,然后公布。今年2月中旬,日本棋院常务理事大枝雄介为擂台赛事专程到北京,他又一次表示,日方将于2月22日将名单传给中方。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11,(3):38-38
1、第16届亚运会围棋比赛在广州举行。 11月20日至26日,第16届亚运会围棋项目比赛在广州举行。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置围棋项目,也是围棋第一次进入洲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会。比赛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和混合双人三个小项,韩国队包揽三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三枚银牌,日本和中华台北各获一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围棋队在中日擂台赛中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自然这种滋味是苦涩的.有人说,围棋擂台赛就象一面镜子,每届比赛它都能照出一些令人深思的东西.在第四届比赛中失利的中国围棋队又能从中看到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职业围棋制始于一九八O年,但时至今日职业棋手们的生活状态仍不尽如人意。所幸的是十九岁的周俊勋为台湾围棋确立了新的起跑线。在第三届LG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上,周俊勋进入了前八名。在去年十二月,周俊勋还成为了台湾本土棋士中的第一个九段棋手,这是台湾围棋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一、林海峰名人带来了围棋热潮一九六五年,二十三岁的林海峰在日本成为了名人。这件事情使台湾刮起了一阵围棋旋风。其影响有如中国女排初夺世界冠军后,在大陆掀起的排球热。就是在这个时候许多少年开始学下围棋,这便是台湾围棋史上的第一次热潮…  相似文献   

16.
日方阵容——大竹英雄、小林觉、柳时熏、王立诚、依田纪基、羽根直树、西田荣美; 中方阵容——马晓春、曹大元、张文东、刘小光、常吴、王磊、丰云。 第11届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出场棋手名单,最大的新闻是聂卫平隐姓埋名,退出帅位,马晓春升堂入室,坐上了头把交椅。这对聂卫平、马晓春来说都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17.
刘永红 《围棋天地》2014,(11):105-105
作为一项竞技项目,围棋赛事自然而然随着围棋课的开设而精彩纷呈起来。两年来,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举办了两届教职工围棋锦标赛,这项比赛使他们认识到,学会围棋并不是很难.进而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现在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真正意义上逐渐地理解了围棋的博大精深。到现在为止,幼儿园举办了五次少儿比赛,各种类型的比赛让孩子们感受到围棋的竞争,接受到围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旋风再起     
首届江原大世界杯中韩围棋擂台赛中国队最终奏凯,状态神勇的常吴取得4连胜,再次成为了擂台赛的终结者。96年第10届以及97年第11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常昊取得11连胜的战绩,不但终结了邪两届比赛,而且让日本赞助商因为看不到本国获胜的希望而停办了整个比赛。  相似文献   

19.
围棋者,起源甚古.先秦史官所撰之《世本》称“尧造围棋,舟朱善之”.至西汉,杨雄《方言》有“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一语,可见当时已流传甚广.围棋在隋唐时方传至日本.明治维新后获得很大发展,成为日本开展最为广泛的棋种之一.然而,奇怪的是,源于中国的围棋,传至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却大大落后于“东洋人”,文革后至近年,才有较大起色,但差距依然不小.本届擂台赛,中方虽胜,但优势不大.本文将向读者一一简介双方高手.  相似文献   

20.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0,(20):111-111
近日在北京参加首届国学杯业余围棋大赛,媒体关注的首先是10万元的创纪录奖金,可是相比之下,更为吸引我的是此次大赛突出围棋文化的特点,可以说这是一届最具有围棋文化特色的围棋大赛,没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