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区位选择及其变化规律历来是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等传统因素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新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矿产资源、水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弱化,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新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在当今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工业区位选择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依据产品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区位需求,综合权衡成本节约、市场、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安全和供应链韧性等区位因素,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区位。  相似文献   

2.
张晓民  刘西国 《考试》2014,(2):30-33
<正>工业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很难。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等).考试考查中,命题多由文字、数据表格、坐标图等结合具体区域示意图构成,往往从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方面设问。  相似文献   

3.
高梅 《地理教育》2007,(1):46-47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密 《地理教育》2011,(4):15-17
一、知识构建 1.课程标准解读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从经济因素考虑,工厂往往需要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工厂选址要考虑原料、劳动力、能源、地价、运费、市场、技术等多种因素。从社会因素考虑,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能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也是一些外资企业选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大庆 《新高考》2005,(12):44-46
一、重点知识拓展 本专题的重点是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本专题的学习中,要理解区位因素的实质,结合特定区域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案例,分析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本着人地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对区域生产活动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三复习之后,有很多的同学地理Ⅱ卷综合题部分得分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区位问题。而区位问题又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内容涉及到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交通线、交通点)、商业区位等。  相似文献   

8.
一、课标解读本节的课标要求为"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所谓"分析",一是联系本地实际,学会分析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并归纳工业的区位因素;二是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程志军 《新高考》2006,(11):46-49
一、重点知识拓展本单元的重点问题是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工业区位的影响,核心问题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在生产活动本身。教材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10.
赵明锋 《地理教育》2015,(Z2):83-84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区位的选择”第58~61页的内容,第四章的工业与第三章的农业、第五章的交通运输业分别从不同的产业领域研究人地关系;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人文地理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学习工业区位的重要开端和基础,因此,第四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必修模块二中的教学内容。本课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常见因素(如原材料、市场、动力、劳动力、交通运输、土地、水源等),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这也是近年来高考综合题中的考试热点。教学内容本身比较简单,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本节知识点,解释或解决某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立新 《新高考》2007,(1):61-64
一、知识拓展高中地理区位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与线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体现了地理学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地理人教版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本节系统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在本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区位的概念,是后面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城市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是区位理论的开篇。  相似文献   

14.
一、凸现主干,注重基础 试卷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宁夏2009年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命题,注重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展现综合性特点,试题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1-2题),地球运动意义(3~4题),西欧、东非、南极地理特征(7-9和5题),农业区位因素(7~9题),工业区位因素(36题),生态建设与保护等主干知识(1-2题和9-11题及37题)。这些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方法的应用,充满时代气息,展现学科价值,充分体现“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课标解读:本条"标准"同分析农业区位的"标准"相似,但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所以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这使得农业区位的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与之相比,工业区位的选择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非天然性"比较突出,工业区位的选择显得比较复杂。但  相似文献   

16.
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时间线索: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如早期钢铁工业以燃料(煤炭)为主导因素,继而指向原料(铁矿石)附近,并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燃料和劳动力数量等影响逐渐减弱,钢铁工业重视劳动力素质,转向市场布局。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通信网络、旅游、环境标准和文化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文综卷中,区位问题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但其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业区位分析每年重点考,农业区位则出现较多,城市区、城市带、交通点区位也都有涉及,另外还有交通线、海港、商业区、旅游区等区位问题。从近年的命题规律及教材中区位知识体系看,区位问题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五种常见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杨振昌 《历史学习》2003,(11):19-19
工厂设在什么地方,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地理上叫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环境等。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由于各个时期工业对于不同区位因素的要求不同,也形成了各种区位的工业城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体”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从经济效益看,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区位即最佳区位,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理想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水源、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等。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这就要求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即最具吸引力的区位(一是表示优先考虑的区位.二是表示该工业类型区位的趋向)。一般工业区位选择具有一个明显的主导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指向(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工业的投入与产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科技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