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提高中学生音乐素质的策略: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普及音乐,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施音乐的创造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德修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音乐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学生音乐素质的策略: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普及音乐,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施音乐的创造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德修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音乐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音乐作品,对音乐的主题、音乐的题材、体裁、风格、音乐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学习体验,挖掘音乐美的表现内涵,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谈一些浅显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模式目的不是培养专业人才1,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应努力克服技能教育的影响,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丰富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在雅曲欣赏中使学生认识美,在唱游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美,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表现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创造美。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欣赏课在培养学生感知音乐旋律、感受音乐情感、升华音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都安排有大量的欣赏内容。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涉及西洋古典音乐、民歌民乐以及多种地方曲艺形式。如何用好这些欣赏素材,在音乐欣赏课中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借助图形谱的介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实现学生与音乐的快速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适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为学生把好选择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传唱流行音乐,发挥其在学生音乐兴趣、音乐个性与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花蕾 《学周刊C版》2014,(2):215-215
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秦新英 《考试周刊》2013,(76):185-185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能大大开阔中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种基于听觉感官的艺术形式,所有的音乐要素都需要以听音和辨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基于学生音乐的感受与欣赏,还是表现与创造,抑或音乐文化理解,都要以听辨能力培养为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听音乐,积累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从而更好地表现和创造音乐,提升音乐素养.本文从"丰富...  相似文献   

14.
高校要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蕾 《河南教育》2009,(9):67-68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把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关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对发展儿童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作为儿童欣赏音乐的“引路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欣赏活动中,并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6.
王丽群 《课外阅读》2011,(11):267-267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知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J隋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启蒙学生的音乐创造情趣。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以音乐艺术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自主体验音乐形象、感悟音乐语汇、拓展音乐想象、激发音乐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音乐课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可是在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往往采取"自己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无论对待哪种音乐类型,教学方法干篇一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到音乐塑造的意境中,当然也无法感悟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突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课教学中,应鼓励音乐创造,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启发学生的美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对发展儿童音乐的想象力、刨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作为儿童欣赏音乐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欣赏活动中,并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