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技术以飞速发展和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认知规律,将网络技术与化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公共关系课程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公共关系课程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思路。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高效地开展公共关系课程的自主学习,推进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课程开放与资源共享运动潮下,在线学习效果优化方法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文章通过对当前网络课程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众多课程存在知识模块庞大和聚合度过高等问题,不能有效适应网络学习者特征,学习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地保证。针对当前网络课程知识块过于"臃肿"的弊端,文章提出网络课程微型化设计的方法:根据知识细化理论对较大知识块进行重新切割、选择、排序,并按层次进行组织,以符合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在微型学习理念与细化理论指导下,文章对微型网络课程特点、设计原则、知识细化方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基于Moodle平台设计与开发了一门微型化的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越加综合化。终身学习、开放式教育以及网络平台等都是人们获得更多新兴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基础,探索和研究了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架构与实现,以此帮助人们从开放式的网络环境教育中更好地获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相关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5.
高职《网络集成与设备管理》网络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科学设计高职《网络集成与设备管理》网络课程。其做法是,以知识对象来组织网络课程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学习环境,大力改进网络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网络课程沿用了传统文献信息组织使用的知识组织形式,由于使用环境的改变,网络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表示、重组、聚类、检索、编辑及布局等方面存在局限。文章提出在叙词表和网络课程原有信息的基础之上,使用主题图技术对网络课程知识组织方式进行重组,对知识点进行多粒度、多层次的组织,实现网络课程知识点语义关联和智能分类,为个性化学习等学习模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网络课程资源一体化研究和《数据结构》网络课程开发结合在一起,阐述了基于Web环境的开放式远距离教育的课程建设理念。在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鼓励学员高效地获取多种知识资源的同时,注重挖掘数字化教育的多媒体特征,开发能够形象展示教学内容的网络课程和具有人与知识互动、人与人在线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前,部分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络学习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从学习者元认知能力、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动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几个方面,对以成人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网络学习需要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为成人学习者更好地进行网络学习以及为网络课程设计者设计更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科学设计高职《网络集成与设备管理》网络课程。其做法是,以知识对象来组织网络课程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学习环境,大力改进网络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建造网络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现代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教学课件的研制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建立“自主学习”的环境。在Internet环境下突出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结合课程的学科内容体现网络课件内容系统化,课件重点、难点、知识点关联化,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知识的联想化,课件功能实用化以及体现自主式学习的交互化的课件教学设计,同时加强开发具有帮助监督和管理自主学习模式的辅助功能,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营造和管理一个受控的自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面临着学科分化严重的现象,使得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凸显出来。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理渗透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应该在转换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建设一个文理渗透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运行规律是指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学和一"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基本规律;"整体优化"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质量规律;"有效转化"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师生相长"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不仅适合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适合于其他课程,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聂茸 《辽宁高职学报》2013,(10):86-87,91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课的年轻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缺乏专业意识,但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却很丰富;而老教师,理论与实践运用自如,但网络多媒体技术掌握却不得心应手,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颇多。为此,提出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培训模式---“2R+C”模式,使教师不仅成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学习进度的监控者、学习困难的鼓励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当前课程的教学困境,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应用写作课程岗位化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整套“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文秘专业应用写作教学目标;分析行业需求岗位能力,调整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定位;根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内容,编写纸质、网络“双版”教材;构建立体课堂、实行“四期”岗位实训;成立文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行“双导师”制教学;建立多重课程考核标准。这对高职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岗位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分专业、分层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其目标是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之一,旨在推动并落实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学习空间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一种,其设计及应用需要以具体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为参考依据,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学习空间设计框架并未结合具体的教学模式,无法达成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作用。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模式视角下,基于对翻转课堂模式影响策略及网络学习空间建构维度分析的基础,探讨了网络学习空间建构模型并进行案例设计。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运行规律是指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学和一"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基本规律;"整体优化"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质量规律;"有效转化"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师生相长"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运行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适用于其他课程,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出现了重实践、轻基础理论的问题,理论基础教学薄弱,导致学生无法举一反三,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提高基础理论教学效果,采用“对立”到“统一”的互动教学模式,从“被动”到“主动”的启发教学模式,化“枯燥”为“有趣”的实例教学模式,从“基础”到“高层”的项目实践的驱动教学模式,校外软件公司的培训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几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消除厌学情绪,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改进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颠倒课堂成为众多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以电子双板和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为依托,以学案为导向,课前组织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视频和文本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课内借助电子双板以问题答疑、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及汇报等方式促进知识内化,课后通过学习评测进行知识巩固与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实施中,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研究能力,改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将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需要完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加强电子双板的使用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0.
"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主旨是以学生为本,遵循"依兴趣定学,因兴趣施教"原则,其运行机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实践主体之间、思政课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