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城市战略已由“摊大饼”模式扩展到大都市圈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催生城市与高等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的模式与机制.近年来,新时代高等教育异地办学进入到快速发展期,由此推动了城市发展规模和形态上的分化.针对城市发展和高等教育耦合特质,应采用全域治理模式推动不同城市间差异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从合理布局、增加层次性、优化城市功能等方面加以构建高等教育与城市共生结构,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双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办学要素结构,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从渐进式发展向素质化发展转变的重要工具和基础。从管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视角,综合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价值和潜在的风险,在调研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管控课堂教学、深入细化数据分析、完善信息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探索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创新的对策。高校应紧密围绕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促进智慧校园创新应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价值,进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阚丽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107-112
具有公共利益服务职能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面临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应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自身与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还存在的办学理念滞后、治理体系不完善、融合机制不畅、办学定位偏失等问题,应在创新融合理念、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结构、拓展服务模式等方面推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组织治理能力直接决定着党的战斗力,高校党组织肩负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以网格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价值耦合、结构转型、工具融合、功能整合四维度剖析"互联网"推进高校党组织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互联网"推进高校党组织治理现代化,必须重塑互联网思维,推动网格化党建,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协同性机制,以提高高校党组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社会治理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在大数据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芜湖市创新和推广"全民社管"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促进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政府的回应力,促进政府和公众的有效互动,推动政治体系有效运转,从而促进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智能化社会的学科基础要素,大数据正在驱动着高等教育系统的范式变革。美国普渡大学一体化数据科学首倡计划发起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变革,强调以跨学科学位项目与学科交叉课程、学科会聚研究计划与研究团队、服务性学习数据社区与主题工作坊、产教融合的数据科学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高校数据科学教育生态系统。值此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战略契机,以"数据+"引导多学科会聚和教育模式创新,打造面向真实世界的数据科学实践社区,建设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培育大学生数据思维和校园数据文化,将有助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数据生产要素何以赋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它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产出成效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善了农业经营效益;通过加快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治理和农业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强化了农业治理效能.但数据要素利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认识、分析和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理论难题与市场体系不成熟、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实践挑战.为此,不仅需要围绕农业农村的数字人才、经营主体、数据平台、数字基建和数字技术等核心要素夯实生产力基础,还要针对农业数据要素的政策制度体系、共享流转机制和农业治理模式优化生产关系运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加快“双一流”建设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基于信息技术融合高等教育视角生成创新变革场域至关重要。美国《2020 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通过方法优化、结构转型、内容重塑,从基于时间线结构的预测框架,转变为聚焦教与学相关证据、数据和场景是如何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核心内容包括: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5个层面、15个观测点)、新兴技术与实践(6种类别)、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场景预判(4类场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借鉴与启示包括:增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力,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擘画新技术革命性影响实践,打造智慧教育引领发展引擎;从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路线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推动实现人类教育共同体愿景。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治理重心向院系下移的趋势下,院系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大数据能够推动校院关系的重构和职能转换,助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催生学术生态形成和共同体构建。推动院系治理现代化,要实施大数据常态监测评估机制,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提升运用数据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着重要意义。要从高等学校结构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与规模、质量要素的协调配置出发,优化体制机制设计,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激发高等教育结构活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