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一点充分阐明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活动化取向。在实践中,从《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的编写体例、教学方案的编制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也都充分重视了“品德课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有效的品德课活动,品德课活动到底以什么样的限度为最佳效果,大家在实际教学中给予的关注似乎并不多。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许多教师大谈特谈“在活动中引导和教育儿童”的优点;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提出“品德课是否都要用活动来支撑”的质疑。本文正是由此出发,就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关于品德课活动的种种误区,加以归类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陈正飞 《成才之路》2009,(29):14-14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活动教学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但是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探讨。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课闷,品德课干,品德课不实用",这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品德课的评价。《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是以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指导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为目标。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比较突出,正是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独有功能和课程性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必须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探索新课程需要的有效教学方式。而活动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就是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对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有效策划。那如何做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往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和学生。显然,在这样僵化、封闭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是发挥不出来的,这与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差距很大。为此,必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思品教学活动,保证活动主体能够自主活动。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呢?一、通过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体现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根据《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每一课都有相应…  相似文献   

7.
品德课对儿童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却是多流于表面的知识性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仅仅为测试而教学。这样不但背离了品德课程的最初设计理念,而且最终会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让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将知识寓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骆殿兵 《中国德育》2014,(14):67-69
正但凡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得"有滋有味",学生听起来"有劲"呢?笔者认为,有育人价值引领、有活动生成、有主体发展的思想品德课才是好听、有味的课。一、把握课程标准有"思品味"每一门课程教学都应当体现学科的特性,有学科的味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引领  相似文献   

9.
胡海云 《广西教育》2007,(7A):46-47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主体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感悟能力,提高主动性。”新课程将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使课堂回归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合理利用学生校外课程资源已成为品德课的一大特色。我们的品德课也越来越成为一曲曲学生活动的“交响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理论研究者和讲授品德课的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作为教授品德课的教师将自己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整理出来,与其他品德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探讨,以促进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立足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目标,课程的人文属性十分显著。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注重课程的政治属性,对于人文属性的追求比较欠缺。这也导致教学中出现教条主义、脱离实际的现象,课程呈现只重视智育的趋势。长此以往,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审美趣味的培养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了重新界定,现代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极大渴求,都让初中思想品德课"人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社会育德的责任。但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品德课脱离社会生活,学生收获甚微。本文提出以品德课课程性质为基础,利用品德课的活动性质,进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课的学习生动活泼,富有意义,成为具有实效性的一门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课程性质,注重三堆目标的相互交融性;以教材为中心,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关注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把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这样才能不断使小学品德课教学达到有效.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为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还需加强教学的开放性。人教版教材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强调对教学内容的综合,教材的架构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具有活动即学习、注重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思维的过程、强调综合性等特点,为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开放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林育洪 《江西教育》2002,(22):21-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培养心理品质,锻炼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门重要的修身课程。依据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修身课这一性质,教师讲完一堂思想品德课,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算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要看学生的理解与回应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得如何。我们可以将一堂思想品德课比喻成一首由上下两节组成的教育诗,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诗的上节,而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解与回应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才是诗的下节。完美的思想品德课教育诗,要求上节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16.
潘权威 《中国教师》2009,(20):35-37
<正>小学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活动教学应成为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活动教学是充满突发性和不可预定性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丰满个性的生命体,课堂上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思想品德课必须实施活动教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主体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这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活动形式,并将各种活动有机结合,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5月25、26日,省第二届小学活动课程观摩研讨会在宁德师范附小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活动课程研究的方向:为什么要开设活动课程?如何认识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活动课程有什么特征?以及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组织形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被很多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一门课程。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至于思想品德教学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呢?本人结合多年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