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试题涉及节令诗、咏史诗、咏物诗、怀人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贬谪诗、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可谓“今年花胜去年红,无边光景一时新”。其中,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是高考百花园中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诗歌中只有哲理诗而无哲学诗的说法,事实上,哲学诗是哲理诗的精华,有必要将哲学诗从哲理诗中独立出来,将诗歌引向对最高价值的追求。表达普通的生活道理而又抽象化、带有思辨性的诗即是哲理诗;而建立在彻底的哲学基础上、具有明确形而上精神价值取向的诗歌则为哲学诗。哲学诗的精神是形而上的,哲理诗的精神则是形而下的。哲理诗的意义是局部的、有限的;哲学诗的意义是整体的、无限的。中国古代哲理诗发达,但哲学诗极为不发达。哲学诗直到近现代才得以根本改观。中国现代哲学诗的创作远未达到成熟的境界,还没有找到一种终极精神形态。必须重视哲学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隐逸诗是我国古代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一种诗体,是从诗歌主题学角度划分出来的。按照诗作具体内容的不同,隐逸诗又可以分为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游仙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类型。本文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每一类型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分别总结出其美学风格特征,如田园隐逸诗之平淡、自然,山水隐逸诗之清新、秀丽,游仙隐逸诗之奇幻、绝俗,佛理隐逸诗之悠远、高妙,吏隐诗之疏放、闲雅。  相似文献   

4.
2008年高考语文题中的诗歌鉴赏,除了送别诗(词、曲)、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今年又新增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这几类诗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的诗教思想是一种艺术,是陶行知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诗是真之诗,善之诗,美之诗,爱之诗。陶行知诗教思想就是寓教于诗,用诗阐发教育之美,用诗来教育、引导人们过真善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读诗论札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字的艺术。本文从"诗"字构成之义谈及:诗者,言也;诗者,寺也;诗者,持也;诗者,思也;诗者,私也。以及与"诗"音的"狮、师、蓍、施、尸"等字相关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原本之意。  相似文献   

7.
周流溪译诗语言精练、流畅、音乐性强。他对译诗有许多经验总结。周流溪认为,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译诗须态度严肃认真,译诗须与研究相结合,译诗须善于把握标准。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对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对译诗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诗教学中,应注 意对学生知诗、说诗、想诗、悟诗 和品诗的训练,使他们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詹梅珍 《考试周刊》2011,(60):19-21
儿童诗必须符合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诗要分行,有诗味,不在于长短。它具有饱满的儿童情感、丰富的儿童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凝练形象的语言、童稚优美的意境等特点。儿童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诗和图画——好看的诗;诗和数字——好玩的诗;诗与拟人——有趣的诗;诗与联想——创造性的诗;诗与节奏——音乐性的诗;诗与灵感——巧妙的诗。通过儿童诗走进文学,学会文学地表达,学会讲述自己的话,孩子们会发现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也许从此他就会爱上写作。从儿童诗中学会写作,能让童心永驻,让诗心永存。  相似文献   

10.
诗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效。中国古代诗论和诗作非常注重诗的道德教育功能,并进行了一定的教育实践。诗不但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还具有发挥道德教育功效的独特因素,表现在诗人情怀、诗的境界、诗的艺术形式等方面。通过对中国古诗的分析可知,诗的鉴赏过程、诗的文化意蕴、诗的艺术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李煜词景、情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景真、情真是李煜词深为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意象派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在意象创造上有共同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不同之处,如意象创造中主客体统一的方式,意象的审美追求及表现力度.  相似文献   

13.
诗歌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有效解读。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把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之外,还要抓住某些表现细节的其它词如数量词、名词等赏析精当的画面,把握细腻的情感。诗歌有效解读除了抓住主体画面,赏析画面本身之外,还要抓住细节领会画面的某些细微之处,从而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阅读的同时,让诗歌充分发挥其审美功效,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4.
朱增泉的军旅诗歌有一种脱颖而出的品质,植根于中国当代军旅诗学情景,却又超拔于这一时段的总体诗学氛围。中国当代军旅诗歌的关键性命题都与朱增泉诗歌构成了一种紧密联系,但是独特的将军气质使朱增泉诗歌在葆有这些特性的同时,又在根本之处与其他军旅诗歌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熔事”与叙事:论绝句艺术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诗歌鉴赏,习惯于从"情景"概念出发,但这一概念只是一味地强调情景之间的"交融",从而或多或少在无形中遮蔽了诗歌中"叙事"艺术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诗歌中的"事",对于"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把"熔事"艺术作为一种鉴赏角度来关照唐人绝句,将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发现.所谓"绝句熔事"之论,则是意在通过"绝句"之体,来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在叙事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方式和不容忽视的艺术成就,这也为绝句的艺术鉴赏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诗论与诗词》一书站在现代诗学的高度,结合毛泽东诗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态和显著特征,将对毛泽东诗学理论的阐述与其诗词作品的审美结合起来,以启发读者对中国新诗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为寻找中国新诗出路指明一道突破口。全书形成了内在严密逻辑结构,以问题阈的设置导向理论思考,以现实情境的切入返回毛泽东的诗学现场,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结中逻辑地彰显课题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其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学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评论界对第三代诗人作品中的“世俗生活”场景有很多论述,但少有评论家对此有一个细致的分析与描述。本文以于坚诗中的“世俗生活”场景为分析对象,从80年代到90年代于坚诗歌写作方式的变化,指出正是诗人原有美学经验的失效导致了90年代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与海外其他地区的华文诗歌发展过程相似。澳华诗歌从纵向观察,基本上说是既继承了中国新诗部分合理的因素而在海外生长的传统。又继往开来地在海外派生并形成了横向的边缘拓殖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澳华诗歌的状况反映了当代华文诗歌的变迁,即由东方向西方、从本土向海外输出所构成的横向关联的一个缩影。对澳华诗歌的当代场景作一番现在进行时态的梳理和探究,并就澳华诗歌对传统的承纽和当代性特征进行描述,进而围绕着诗歌和诗歌版图的边缘化及其生存策略加以探讨,指出在人类走向地球村和网络化的新时代,为了华文诗歌迈进理想境界的新视野。从边缘地带穿越是一种诗意存在。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词,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其问有不少传世之作,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在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