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有待拓展的体育学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学的学科分类是个问题,很长时间体育学是不独立的,一直置于教育学门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体育学才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作为一级学科,归于人文社会科学.为此,旧有的体育方法论有必要拓展,本文提出,作为研究人的运动行为的体育学应确立“质“的研究方法,建立新的体育学方法论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思想史的视角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国家体育哲学的学科形成、思想的相互迁移与融合以及对体育学的学科贡献。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完成了体育哲学学科化的初步建设,并呈现逐渐融合与迁移的学科形态,这些研究为体育学奠定了研究的逻辑起点,为体育意义的阐释提供了多元视角与方法论视域。认为:为突破当前体育哲学的研究瓶颈,应基于全球思想史的演变谱系,明确体育哲学对于体育科学建设真正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探寻自身特有的知识类型与核心,从身体知、体认、身体显现论等具身认知范式出发,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元实践哲学”融合,使体育学摆脱无学科知识核心的“洋葱交叉学科”困境,从体育的知识核心——训练学、裁判学、竞赛学延伸并探讨其他支脉命题,以体育新问题、真问题为创新导向,进而为体育学科本身逻辑的锚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方法论的研究是学校体育学的基础性建设,笔者从学校体育作为教育来理解其方法的合理性,对学校体育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困境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及学科发展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最为滞后,这与人们对其性质与体系的认识不足有关。回顾和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实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学科定位与目的、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措施,旨在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获得生命力,推动学科整体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不同的研究者对体育学法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多数人未站在同一平台谈学法问题,如有些人从宏观层看体育学法,而另一些人可能是从微观层看体育学法,所以,认识就会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对体育学科特性的整体认识,而仅仅照搬教育学或其他学科对学法的分类方法,对体育学法的分类就有失学科性。由此,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以及与教法的动态分化关系对体育学法进行多层综合分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体育学法是复杂的,对体育学法进行分类就是要建立体育学法的层次系统。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体育学学科定性的依据,《体育与科学》杂志社于2016年6月4日在南京举办了题为《体认与体育学学科定性》的主题沙龙。讨论涉及了"体认"的内涵,"体认"与体育的关系,"体认"的研究范式及发生机制等话题。此次讨论催生了基于"身体运动何以可能"的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雏形。并提出了"体认"的内涵有待明确、体育学中"体认"的适用范围有待界定、"体认"研究范式下的典范事例研究有待呈现等今后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我国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科建设的进展和学术体系构建的方向。研究认为,当前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方法主导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思路,导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体育项目形式,课程与相应教材缺乏本土理论内容,学术研究存在内卷等问题;但是,学科成立以来也产生了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转向,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等方法论的引入等促进了学科研究进展,同时,武术表演专业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科交叉的可能。建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本土学术体系,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界需要深入田野,将民族、历史、概念史等领域和方法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立足学科分化与交叉视域,从学校体育学生成与发展路径、学校体育学发展的现实困顿以及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想3个维度审思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认为:学科分化是学校体育学形成的原动力,学科移植是学校体育学发展的生长力,学科交叉是学校体育学创新的生命力;学校体育学在与母学科以及其他外部学科交叉发展中凸显了学科属性迷失、嫁接移植错位、学术话语混乱、研究范式冲突、理论体系阙如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将会在理论统合、知识耦合、实践契合、资源聚合等方面释放出更大的学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是近年新兴的一对姐妹学科,但对这两门学科予以比较性研究的论文很少。本文对这两门学科的异同作了论述,并指出,必须注意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差别。社会体育学属于体育学、属于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
何智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24+57-24,5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对行动研究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行动研究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从而详细论述行动研究法对优化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课程的具体应用。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中大力推广“行动研究法”,并使之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琴芳 《体育学刊》2002,9(6):141-143
通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实地研究等方法,在了解学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科研素质的实际状况,就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进行“质的研究”作一初步探讨,以开阔学校体育科研工作方法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人文化"趋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运动思想的影响,未能很好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动态以及学校体育的功能特性。注重人文教育与重视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未来的教育评价将以人文化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实证化为方法途径、向人文化和实证化共生共融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特征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能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生长。因此,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人文化趋向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强调对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注意方法灵活与针对性、注意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关照全面与重视“两极”相结合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体育既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论与教材理论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在快乐体育正为我国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与实施的今天,我们对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快乐体育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学习与引进快乐体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地探索,对于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普及和实施快乐体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卫平 《体育科学》2007,27(1):76-84
复杂性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的新范式,已被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者所广泛重视。它具有非线性、整体性、关联性、多样性、过程性等特征。用复杂性思维去审视我国当代主流体育理论,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理论命题的困境。体育研究的复杂性,内在地要求思维方式的变革。用复杂性思维去推进体育研究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体育研究的整体化与多元并存,加强体育研究的反思意识,实现研究方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论比较体育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发展历程角度,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更新及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根据目前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向,认为与比较体育联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应根据比较体育的研究特性,分层次地认识比较体育研究方法。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比较研究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创造学和体育方法学的原理,阐明了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内涵、特征与意义。对影响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理论、器材设施、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以及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等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群体激励创新法、类比创新法、难度增减创新法、逆向创新法、迁移创新法、组合创新法等6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展开了寓德于体的研究,旨在探求寓德于体的有效对策,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寓德于体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健康教育观;以开发德育资源为基础,发挥体育教育优势;以优化教育方法为关键,确保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思想实行相应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也是贯穿教学改革始终的首要任务。本文在这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为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