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健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7):50-51,79
《金瓶梅词话》作者至今难以确定.梅节先生重校本为“金系”重要文本,该书在回目对仗、叙述方式及标音系书籍特征三个方面均呈现民间文本特征.重校本《金瓶梅词话》明显有别于文人趣味的民间俚俗特点,可为民间创作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江淮次方言臆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瓶梅》中出现的“江淮次方言”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针对以往《金瓶梅》研究者漏注的部分,以及今人白维国《金瓶梅词典》、王利器《金瓶梅词典》、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魏子云《金瓶梅词话词语注释》诸书中误注的部分进行了补释。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了"猪八戒",经考证这些都来自于小说《西游记》而不是杂剧《西游记》或其他,《金瓶梅词话》中还出现了一副对联及一句俗语,也极可能来源于小说《西游记》。小说《西游记》现存最早的刊本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则受小说《西游记》影响的《金瓶梅词话》不太可能早于此年,由此可得出《金瓶梅词话》当成书于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4.
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词话》之后的又一部世情书。书中运用大量的方言词语,自称“造句涉俚,用字多鄙,惟用东方土音从事”,口语色彩浓厚,特别是那些让人费解的方言俗语,非本土化的读者很难理解和体味它们的真实含义,而揣测往往与事实相谬。因此,利用前人著述并结合方言佐证解释“攮颡”、“走草”、“作业”等有代表性的方言俗语,对准确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金瓶梅词话》有关方言研究的材料入手,联系当今《词话》作者的有关学说,浅析《词话》语言相当驳杂的原因,力图说明其与说唱文学有关系,支持《词话》乃集体创作学说。  相似文献   

6.
刘辛 《文教资料》2014,(24):9-11
本文在选取因果关系角度的国→家→人的情节结构动力整体框架层面和人物动力角度的具体情节结构动力层面对《金瓶梅词话》作品背后蕴藏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金瓶梅词话》的叙事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张泰 《文教资料》2014,(22):20-22
《汉语大词典》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成为汉语教学和研究者重要的参考工具书。但是,由于编写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地域跨度大等各种原因,该词典在书证、释义、异形词处理、义例关系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失误。《金瓶梅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用苏北鲁南方言写成,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借助于本书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编写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李申先生的《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是一部专门系统、全面考释《金瓶梅》方言俗语的著作。它多方求证,义项全面,内容丰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词语(尤其是疑难词语)存有误释或解释不妥之处。本文择出其中的30余条予以辨析,以求得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笔者查阅过大陆出的三种“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以下简称“王著”),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以下简称“白著”),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以下简称“李著”),写了《读“金瓶梅词典”札记》一文(载《语言研究》1994年2期),意犹未尽,再作续记.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创作时代的考订是研究《金瓶梅》的初阶,也是评价这部古典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历来文人的野史杂录,确认《金瓶梅》“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而不疑,历代的刻本梓行也都沿用此说。除了敷拟附会大名士为王世贞而外,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时代概无异议。1938年在北京发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是现存最早的《金瓶梅》刻本。一些《金瓶梅》的研究者根据版本的校勘与考究,开始怀疑“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之说,写成系统的考据论文有吴晗同志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见《读史箚记》)。吴文旁征博引,考证详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和名物制度上找出例证,得出“《金瓶梅》是万历中期的作品”的结论。笔者曾接触到一些有关的史料,发现其中颇有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就《金瓶梅》的创作时代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供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位于道教圣地武当山北麓一个极其偏僻的山村——伍家沟,虽然只是一个二百余户,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却珍藏着我国民间文学的深厚矿层。“经对十二位老、中、青故事传承者的初步调查,共有故事979个,已录音659个,整理了245篇,计30多万字”。由韩致中主编,李征康录音整理的《伍家沟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版)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伍家沟方言口语的特征,为便于人们阅读和研究这块瑰宝,特将其方言词语作以简释,以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效。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的作是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说法中,“大名士说”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仍会发现此论多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在《金瓶梅》研究中,有一块不被人们注意的死角。那就是它的诗词部分。《金瓶梅》及《金瓶梅词话》有着大量的诗词,以洁本《词话》而言,共有诗词362首,一是创作出现的错误,如混韵、重韵、失律、重字、串调等。从《金瓶梅》的诗词中存在着大量谬误来看,可以证明:《金瓶梅》的作绝对不是什么“大名士”或“名士”,甚至绝对不是中地举的“士”,《金瓶梅》的真正作,应该是无名的民间艺人,是说书艺人的“脚本”。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世界文学名著。现存于世的最具有权威性的本子,是付刻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本”);大约过了一二十年后的崇祯年间,有一种对词话本删改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以下简称“崇  相似文献   

14.
概略言之,《金瓶梅》版本有四种:一、抄本,书名题作《金瓶梅》,明万历二十年以后开始流传。抄本《金瓶梅》有多种,具有研究价值。二、词话本,书名均有“词话”二字。最初出现的词话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大约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故又称“万历本”。词话本是根据抄本改编的。国内外能见到的词话本有多种。根据刻本作了某些删改的新排本,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中的许多词语与现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方言相同,个别词语的读音也与内蒙古西部方音相同,一些特殊习俗至今还保留在内蒙古西部民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明末以来有大量移民迁徒至内蒙古西部地区,因而,这一地区保存有明末山东方言。《金瓶梅》中的方言基本是山东方言,其作者是山东人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中的“以唱代言”现象存在着一个在后二十一回中遽增的情况 ,这说明《金瓶梅词话》后二十一回与前七十九回 (除去五十三至五十七回 ,实为七十四回 )在创作时并非出于一时或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依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解》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18.
小引《金瓶梅词话》虽然是一部自话长篇小说,但是读懂读通并不容易。香港学者马力先生在《评梅节点校本<金瓶梅词话>》中说到:“大陆研究《金瓶梅》的学者王汝梅也承认,《金瓶梅词话》‘有很多句子、词语尚读不懂、读不通’。”(《明报月刊》1988年3月号)他引述的这句话是我本着实事求是精神说的。我深感读《金瓶梅》之难。概言之,读《金瓶梅》之难有三: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根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角》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在漫骂和赞扬声中渡过了三百多年。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立场观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金瓶梅》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时还难作出相近的评价。 《金瓶梅》是我国封建文人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独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据考证,这部小说成书于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卅年(公元一五六八年至一六○二年)最早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公元一六一七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话》,尔后又有明代天启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