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要素。在歌唱的呼吸训练中,采用自然状态的呼吸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叹气”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呼吸状态。科学应用“叹气”是掌握歌唱呼吸的一个捷径,灵活应用“叹气”的技巧进行演唱,既能使气息饱满、歌声通畅,又能防止捏喉憋气、歌声僵硬。避免了声乐学习的抽象化,使模糊概念变得可知可感,更易于接受与把握。  相似文献   

2.
矛盾的对立统一存在于歌唱的全过程。在歌唱机能调节中 ,声源 (声带 )调节与声道空间调节对立统一着 ,表现在声门的关闭与喉咙的打开、发声器官的上下前后的开关上 ;气息双向调节对立统一着 ,表现在提气与压气的对抗、呼气与吸气的对抗、气息支持与声音关闭的统一上。在歌唱艺术表现中 ,语言与音乐在词与曲、说与唱、字与腔、松与紧等方面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 一、呼吸(气息)对歌唱的重要性无论是中外声乐前辈,还是当今的声乐名家,对呼吸的重要性都有精辟的见解;有人说它是歌唱的"基础",也有人说它是歌唱的"动力"。我国的古人也曾说过"善唱一口气",这就足见呼吸对歌唱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呼吸包括两个动作。一是把气吸入体内,二是把气呼出体外,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便有了奔流不息的"气息"。没有呼吸便无从谈及"气息"。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此呼吸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而是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一定技巧性的特殊呼吸,不同的声音变化都与呼吸密为可分的。虽然歌唱与讲话都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日常生活中的讲话可以任意伸展、缩短、停顿或休止;而歌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的核心是围绕着发声方法与气息运用而展开的,在发声训练中,声乐教师如果强调头腔共鸣中气息呼入的作用,会导致气息上浮与喉头上提,影响了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本文将打破传统声乐教学中抽象的教学方式,通过声乐教学中气息"吸"与"叹"这种直观的训练方法,为广大声乐爱好者提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歌唱水平。  相似文献   

5.
曼努埃尔·加西亚(ManuelGarcia)的“声门冲击”理论把声乐训练中的气息训练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气息力是人在歌唱时的发声动力,气息力的训练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环节。气息力来源于呼吸,而歌唱呼吸的训练,归根到底也就是对气息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声乐技术训练,是将人体本身作为一件特殊乐器,从发声、发音的动力源泉“呼吸”入手,分析了人体内部肌能、腔体与呼吸运动的自然规律。着重分析了呼吸运动中固有的自然属性,呼吸运动自然属性得以保持的条件,歌唱中气息与呼吸的联系,以及歌唱中气息运动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呼吸与气息"理论是指导声乐实践活动的基础理论,由于历史、文化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声乐基础理论仍然以历年来引进的欧洲声乐理论为主,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演唱实践和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歌唱审美群体的审美要求在很多方面不和谐。中、西声乐理论中的呼吸与气息部分本质上不矛盾,都是为了获得有艺术价值的歌唱,差别在于前者以审美的、艺术的、感性的、精神领域的探索为基础,后者以理性的、生理方面的研究为核心。立足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呼吸与气息理论更符合我国老百姓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歌唱的艺术是气息力度控制的艺术,气息力度的控制对歌唱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较高的艺术,不但注重歌唱发声原理的科学性,更强调歌唱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即:以情代声,声情相融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从歌唱艺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即:气息与运用、行腔与咬字、声与情结合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论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歌唱的艺术是气息力度控制的艺术,气息力度的控制对歌唱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歌唱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歌唱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我国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的调整与控制在歌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调整、运用气息,他们才有可能唱出圆润动听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一、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1.音量方面。(1)控制强音时气息的运用。唱强音时,气息既要雄浑有力,使声音能产生充分的共鸣,又要使气息在歌唱的腔体内具有回旋的余地,以达到丰富、适度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支点。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_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话听起来有意思,问题的关键在于_这个支点怎么给,给在什么位置最_省力、最方便。我们歌唱中的支点_通常是指气息的依托、支持。同样也存在一个位置问题,支点给对-了,事半功倍,声音既饱满又轻松;-支点给错了位置,则会弄得费力不-讨好。正确的支点位置应该立在横,隔膜处,它是由歌唱时横隔膜及两肋向外的扩张与小腹的往里“兜”-之间的对抗所形成的。这种气息的。支托是整个歌唱系统中的动力所,在。为此,要把握声带闭合点与共鸣…  相似文献   

13.
沈承芳 《文教资料》2007,(36):69-70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歌唱的气息一直是教师们极为强调却又令学生们困惑不解的难题。而就这一问题的表述和理解上,也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和领会。本文就歌唱中有关气息的要求,特别是在有关措辞的表达上,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歌唱中应正确、科学地把握好气息。歌唱者要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控制音量、拓宽音域、改变音色、矫正读字、表现作品的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运用气息,较好地把握声乐技巧并提高歌唱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青歌赛“跨界唱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13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组的演唱比赛为出发点,通过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如语言的吐字咬字、气息支持等的对比与结合运用,阐述了声乐跨界唱法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歌唱的呼吸器官,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中气息的控制,歌唱呼吸的训练几个方面来论述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歌唱中应正确、科学地把握好气息.歌唱者要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控制音量、拓宽音域、改变音色、矫正读字、表现作品的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运用气息,较好地把握声乐技巧并提高歌唱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歌唱的艺术就是气息(呼吸)的艺术,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气息运动对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都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的好坏,歌唱时的感情的表达,声音的把握都与气息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正确地运用气息,就可以使声音洪亮、持久且富有穿透力,能够表达歌曲的内涵,增加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legato(连贯地)歌唱是美声唱法声音美的品质和棱心,也是歌唱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本文论述了legato歌唱的特点、要求及重要性,并通过气息、声气结合、声区统一、歌曲演唱四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legato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是艺术表现及歌曲处理的重要表现手段.掌握科学的呼吸及气息的正确运用对每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及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与气息密切相连,因此,怎样呼吸、运气、控制气息就成为歌唱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