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宋承汉唐之制,在地方县级行政单位中普遍设置县佐。宋代是县佐制度的完善时期,不仅沿袭唐代任用品官担任县佐的办法,而且选差初仕的进士任县佐,既提高了县佐群体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又发挥了县佐辅治县事的作用,对维护地方稳定起了很大作用。宋代县佐的设置、职掌及其迁转反映了两宋地方行政单位管理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2.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9,(5):F0003-F0004
①铜仁古城墙在贵州铜仁市区。黔东重镇铜仁,位于沅江支流辰水上游锦江北岸,东与湖南凤凰境相接。唐置万安县,宋人沅州麻阳县,元至元20年(1283)设“土司”。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是在模块化教学的背景下探索高校特殊教育课程的设置。本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学院为例,分别对该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的与要求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与能力达成矩阵图以及特殊教育专业周学时分布表做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对铜仁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的探索和实践的介绍,希望能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其他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史前(新石器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几个时期,但分属邻近政区管辖,有时处于失管状态,由当地土著大姓管理,元明清时期,先有土司制,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省后,在今铜仁境设思南、铜仁、石阡、鸟罗四府,后清政府设松桃直隶厅专管苗务。1912—1914年各府、厅、州一律改设县,至1943年(民国二十二年),今铜仁行政区划基本固定。  相似文献   

5.
陈玺 《华章》2011,(15)
唐人稗史传奇中数次描写冥司法庭之概况,并言其与人间法司大致相似.唐人笔记中关于阴司法庭的设置概况大致可知:阴司设判官六人,分判诸曹事.法司断事庭设官案,用于判官据案推问.判官厅前对置房屋两行,用于收禁人犯.另有收储案卷机构,兼作书吏办公场所.由于唐代地方州、县实行行政长官兼理司法的制度,因此上述关于阴司法庭设置格局的描述当本于唐代州、县衙门结构设计演绎.  相似文献   

6.
西汉置东武阳县。北魏改为武阳县。北周曾于乐平县置武阳郡,武阳县属之。唐代改武阳县为武圣县、朝城县。北宋将其治所东迁四十里至社婆村。明代迁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两千年间,该县数更其名、四移其治,致使学界将故东武阳县城与武阳郡城混为一谈,引发故东武阳县城址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和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之争。本文试就故东武阳县设置年代及城址进行考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7.
西汉置东武阳县。北魏改为武阳县。北周曾于乐平县置武阳郡,武阳县属之。唐代改武阳县为武圣县、朝城县。北宋将其治所东迁四十里至社婆村。明代迁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两千年间,该县数更其名、四移其治,致使学界将故东武阳县城与武阳郡城混为一谈,引发故东武阳县城址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和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之争。本文试就故东武阳县设置年代及城址进行考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8.
周逸群,幼名立凤,1896年6月25日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一个中等产业的家庭。祖籍是湖北省蒲圻县乾龙坡周家园。周逸群自幼聪慧好学,1906年入当地城南小学学习,各门功课成绩俱佳。1914年考入贵阳南明中学,在中学时曾在校刊《南明杂志》上发表过《诸葛亮辅汉于蜀论》、《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论》等文章,受到师生们的好评。1918年春中学毕业后回到铜仁,被聘为教育会会计。不久,与本镇金果店老板伍文彪之女伍老丫结婚。  相似文献   

9.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华夏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铜仁学院是铜仁的高等院校之一,但是却从未参加过铜仁端午节龙舟运动的比赛,龙舟运动没有更好的在铜仁学院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就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节龙舟运动的意义、铜仁学院男子龙舟队的现状以及铜仁学院组建龙舟队的有利条件进行研究,得出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龙舟可行的结论,希望可以为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龙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唐代林业职官的设置、唐代的森林保护以及唐人的植树造林活动三方面叙述了唐代的林业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明清嬗代改善了河西走廊周边的民族关系,清代的有效控制区域向西推进,河西走廊所承担的军事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清政权控驭西域的大后方,河西走廊的卫所向府县制转变,河西走廊的军事防卫体系被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为中国品诗之祖、诗话之源,而清诗话则代表了古典诗学的鼎盛与繁荣。本文结合量化分析和学理分析,拟把作为源流关系的钟嵘《诗品》与清诗话略作比较观照。通过《诗品》对清诗话影响概观、《诗品》对清诗话诗学理论的影响、清诗话对《诗品》诗学理论的反拨三个层面的研究,探讨了《诗品》影响清诗话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初唐诗歌研究的主流观点中,一直贯穿着狭隘的实用功利主义文学思想。这使初唐诗歌研究片面着眼于政治内涵,忽略了诗歌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严重影响了对初唐诗歌的客观认识和公正评价。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开创初唐诗歌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唐代“冥报小说”所反映出的佛教世俗信仰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信仰,而是与宗法制的社会形态相结合的产物。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作为世俗生活样态表现出来。佛教信仰的生活样态又是主体在心理及精神上需求的表现。在唐代俗众的生存哲学中,由于认识水平的低劣和教化要达到的目的,促使信仰威哧成为一种规范制约力量,亦成为一种社会的根本需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唐代“冥报小说”是唐代社会风俗史和心灵史一个侧面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代在灾荒救济、养老抚幼、救助鳏寡孤独等社会弱者诸多方面都颁布了制度法令,同时,其社会保障事业也得到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清代的社会保障措施较为系统全面,收到了一定实际效果,可以说,清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清代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开始出现某些近代转型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醇深演迤古雅雄丽——宋濂寓言创作特色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濂由元入明,被誉为明开国文臣之首,道德文章冠绝天下,其寓言创作也独树一帜。他的寓言继承了先秦、两汉、唐宋寓言的优良传统,揭露黑暗现实,讽刺丑恶现象,宣扬孔孟之道,寄托人生理想。其创作手法多变,风格各异,意旨醇深,古茂雅健,堪称警世之言。  相似文献   

17.
唐宋历史文献、异志小说、唐诗宋词和考古资料表明,唐宋社会对胡服和妇女服饰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唐代服饰反映了唐社会开放的鲜明特点,也显露出其历史局限性。与唐服的华丽相比,宋代的服饰风格走向了简约,这种看似简约的服饰风格实是宋开放政策较之唐朝更加理性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以寒士为主体的唐代文人生活方式,对唐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漫游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动力,科举则促进了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三方面的结合,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创造了合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子龙的词学观是其以严肃态度理性思考的结果。他的词学观主要表现于词史观与词体观两个方面。简而言之,陈子龙主张以流利自然的语言和铿锵和协的音律,构成婉媚的意境,以柔婉俊逸的风格与高浑典丽的格调,借香草美人之法含蓄委婉地抒发真情,寄托深刻的风骚之旨。陈子龙的这些理论维护了坠绪已久的唐宋词统,尤其是在明词不振的历史背景下来具体而微地严格维护词体,其理论探讨和建树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存亡继绝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贺是中唐后期的一位天才诗人,其诗歌创作不但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诗风的开山,而且在题材、风格、语言、情调等方面影响了温庭筠词的风貌。从诗词嬗变的角度来说,长吉诗和飞卿词可谓其两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