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破坏性的批评 当孩子事情没做好,家长对其进行破坏性的批评,甚至否定孩子的人格,会给孩子带来很大伤害,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家庭教育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手段。可以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它。然而,批评像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以成为一剂“良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和错误;使用不当,就会像一柄“利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造成孩子与父母对立,结果是事与愿违。因此,家长批评孩子的效果不仅一般性地取决于批评的方法,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制约。如果家长能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效应,巧借积极的心理效应,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与措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巧用“椰壳效应”,让批评变得甘甜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就把一个椰壳…  相似文献   

3.
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意外伤害是引起家园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许多事例说明,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互相体谅的话,很多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下面这位妈妈的记录真实地展示了家长在孩子受到伤害后的心路历程。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最佳方案     
孩子一般是不会故意惹家长生气的。家长生气时,孩子往往会很难过,或因不理解他们的生气原因而奇怪,或因可能受到的责罚而害怕。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和气愤时,应特别注意态度和方式,要让孩子了解你为何生气,不可用过激的言词伤害他,更不能用责骂来发泄。  相似文献   

5.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的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6.
戴双翔 《教育导刊》2003,(10):29-31
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幼儿园的孩子均是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或者是伤害了他人,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是幼儿园、幼儿家长,抑或是其他人?这是长期困扰着幼儿园及幼儿家长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实际发生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看看家长们的烦恼,再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批评的烦恼绝世好爸: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批评是善意的,是对他有帮助的?灵嘉妈:在孩子生活中,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是否要多于批评?这个比例和度要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8.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9.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家长辅导也是儿童学画的重要一环。所以,家长也要懂一点儿童画的规律,懂得儿童的心理特点,配合老师引导孩子。为此,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评。以良性的语言引导孩子增加他们的兴趣和爱好。2.给孩子以自由,还孩子以童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  相似文献   

11.
赵晖 《宁夏教育》2005,(6):66-67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希望值越来越高。学校把学生的学习好坏与自己的招生、声誉以及经济利益相联系;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当作自己聘评职务和职称的资本;家长则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希望,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很多学生身心受到伤害,轻者头痛失眠、食欲不振,重者出现暴力与自杀。针对这种现象,除了学校减压外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减压。  相似文献   

12.
“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许多家长的“座右铭”。所以,有不少家长以为,斥责和批评孩子就是“教育”。但是,许多事实说明,斥责、批评常常只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并无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严重冲突。初一年级的小田由父母陪  相似文献   

13.
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犯错误。批评,是家长们教育孩子时经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因家长们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一手段,当孩子有过失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非打即骂,这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损伤,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因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起不到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我们带孩子到户外游玩时有责任保护和照顾好他们,以确保他们不受到伤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不能过度干预孩子,要保证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虽然户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但研究表明,相对于室外,幼儿在室内所遭受的伤害往往更多.因为在户外环境中,幼儿知道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刺激感与冒险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在如何处理孩子犯错这个问题上,很多父母和教师都十分头疼。失败的批评教育,使孩子饱受痛苦和伤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和教师也徒增了很多烦恼和忧虑。运用正确的批评方式既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能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显然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要讲究批评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单亲与双亲对于子女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单亲家长倒是有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家长刚刚成为单亲时,往往沉溺于哀伤或愤恨的情绪中,因而忽略了孩子的反应。事实上,孩子的心灵脆弱,受到的伤害最深,他们更需要大人的帮助。所以单亲家长在伤痛之余,别忘了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若自己无能为力,最好寻求专业人士协助。另外,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诉苦,尤其是被遗弃的单亲,最容易在  相似文献   

17.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此,家长们普遍感觉很头痛。前不久,我在电视台作访谈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发来短信:“我对我的女儿真是束手无策,鼓励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害她自尊。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家长教育子女要讲原则,讲方法,切忌急燥和浮燥,更不能以一时的情绪,使用过激语言与行为,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从而打击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以下列举八种不良家教方式和十种家教禁语:一、八种不良家教形式(一)唠叨式。家长语言贫乏,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评、指责、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二)数落式。用抱怨、不满、气愤、责怪以及使用讽刺的语言,批评谴责孩子。(三)训斥式。用严厉、粗暴的语言指责批评孩子。(四)打骂式。用污辱、贬低、威胁的语言,谩骂孩子,或者用拳脚和棍棒体罚孩子。(五)达标式。…  相似文献   

19.
孩子犯了错误,做家长的当然要批评教育。但是,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也是一无是处,总能挑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户外活动或是在家里玩耍时,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意外伤害,家长如果能在医生到来之前进行正确急救,将会给孩子的伤害程度减到最小,所以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