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学生对《中图法》认知的现状,及美国、日本、德国中小学学生对图书分类法的认知和利用的现状的表述,提出了中小学学生学习《中图法》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中小学学生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一梅  王赛 《现代情报》2014,34(1):32-36,42
《中图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分类法。该文比较分析了《中图法》第一至第五版之“G63 中等教育”类目的演变,研究了用于进一步复分的“专类复分表”变化。文章中对“总论复分表”中与教育有关的“-4 教育与普及”的演变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不断修订的《中图法》之中等教育类目设置日趋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及时增加反映新科技和新主题的类目。  相似文献   

3.
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西文图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在图书馆分类法中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西文图书分类时,应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进行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虽然已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但对网络图书的分类明显没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分类号,故此笔者针对这一分类缺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参照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使用分面组配分类法建设性地对中国图书中的涉及网络的图书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与第5版中G250类目的比较,梳理该类的修订情况,从《中图法》第4版G250类目设置上有缺陷、社会发展和图书情报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修订原因,并对G250类目的继续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上看杜威——DDC网站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DDC(杜威十进分类法)网站的内容,特点和使用价值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并阐述了对《中图法》发展的意义所在。通过对DDC网站的介绍,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国的情报检索语言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源,促进我国情事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华 《情报杂志》2012,31(2):124-129
中文分类法实现本体化的关键是实现本体建构和本体描述,以《中图法》为例,以OWL语言为工具,探讨了如何建构分类本体并描述分类本体中的复杂关系,针对《中图法》的设类情况,提出了一个本体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描述中的各种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第4版)的修订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现代情报》2003,23(10):117-118,120
《中图法》第4版与《中图法》第3版相比较,在修订指数上有较大的突破,它将类分资料和类分图书相融合。《中图法》第4版比前几版更为突出的是为用户着想,方便用户使用,尽量降低和减少图书改编的负担。《中图法》第4版在质量和水平上、在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分类现状,提出应面向博客等用户,发展和完善自由分类法;面向普通用户,优化网络分类法;面向学术用户,积极研制《中图法》搜索引擎版,最终依据《中图法》搜索引擎版形成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公共交换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通用复分表在《中图法》类分文献中所起的组配复分作用以及《中图法》(四版 )通用复分表的一些特殊的使用方法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子政 《情报杂志》1996,15(3):57-57,67
正确掌握图书分类知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类目复分方法又是正确使用图书分类法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图书分类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本文就《中图法》(第三版)类目复分方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结合多年业务实践谈点粗浅体会。1 正确理解《中图法》中的“0” 《中图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是类目复分方法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对层累制、小数制的正确理解,关系到很多类目的准确复分,因此受到了分类  相似文献   

12.
张瑾 《情报杂志》1997,16(4):44-45
《中图法》三版较之二版增设了许多新学科类目,也修正和删除了一些列类不当、有悖分类法体系原则的类目,不论是从科学性、实用性,还是从体系结构和类目设置上来说更趋科学、合理、实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图法》三版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感觉到现有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中图法》与《杜威法》类目的相似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波 《现代情报》2010,30(8):149-151
不同分类法之间的可互操作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提高分类法之间的相似程度是该操作系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杜威法》与《中图法》两部分类法的社会科学类目名称及其所涵盖的范围的分析比较,求同存异,并在今后的修订工作中有意识地通过调整类目、扩充类名、增加注释,互见及组配等方式提高两分类法之间相似值。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图法》四版所采用的编制技术、方法及计算机标引手段的应用,分析《中图法》四版的用户观,针对传统分类法读者利用中不易掌握的现状,提出加强“读者用户观”,提高公众利用《中图法》检索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崔明爱 《情报科学》1992,13(2):38-41
1 分类语言实现与主题一体化的方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都是体系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等,体系分类语言由于其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限制,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分类语言大体有两种类型,即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分类语言,组配分类语言又可分为3种类型,即体系——组配分类语言、组配——体系分类语言和分而组配分类语言。国外的实践证明组配  相似文献   

16.
贺梅萍 《现代情报》2013,33(3):147-149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第五版)的修订情况进行了概括,通过与中图法(第四版)的对比,结合英语类文献分类实践,对现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英语类目设置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维维 《情报探索》2014,(11):127-131
根据图书分类工作实践,从历史沿革、列类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对《四库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部分类法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对《四库分类法》提出跳出《四库全书》,在现有古籍的基础上设置类目,添加详细易懂的类目注释,提出电子版、网络版分类法等建议;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分古籍的类目设置提出类目加细,影响较大的专著设置专类,并针对中华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多设置交替类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控制《中图法》类目体系深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雁 《现代情报》2006,26(3):14-15,18
类目划分层次过于深入,无益于读者的检索,不利于分类法类目体系的稳定发展.也培文献分类标引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图法》类目划分的现状,探讨了其弊端,并对控制《中图法》类目体系深度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的正式出版,各图书馆都面临着《中图法》(第4版)向《中图法》(第5版)过渡的问题。怎样完成新旧版本使用的顺利过渡而又尽可能不影响到读者查找图书,成为各图书馆编目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制定了工作细则,从而实现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0.
从分类的视角,系统地梳理和探索了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共建和共享的方式方法,并勾勒和提出了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学科分类共享网络系统的模式,即分别由《中图法》、《军分法》为主干,以《专业军事分类法》为分支,以《自定义分类表》为外围,以聚类词汇为末梢的4层网络系统,它们将共同构成军队网络信息资源的学科分类共享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