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散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他贬谪其间所创作的山水游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描绘他独特视角所发现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追求,在阅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过程中,能够读到其中所蕴藏的几重对比。从这些对比入手,从中寻找柳宗元在磨难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美以及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散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善于“漱涤万物,牢笼百 态”,突玻了六朝以来对自然景物作客观摹写的旧习,融情于景,使笔下的自然景物“自然的人 化”,具有独特的特征。总起来说,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我国游记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居功至伟。无论是山水游记、传记散文,还是寓言故事,都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特别是把寓言从附属的地位提升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从而开拓了中国散文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题材与内涵。  相似文献   

4.
试说谢灵运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诗歌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我们很容易忽略谢灵运在其他文学创作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叙事散文和山水游记写得比较华美,富于辞采。受时代风气的熏染和自己一生经历的影响,谢灵运比较擅长写哀诔之文。就风格而言,谢灵运的散文似乎比诗歌更接近他的外向性格,重情而不内敛。  相似文献   

5.
袁圆 《学语文》2005,(5):35-35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素有游记鼻祖之称。他的山水游记,特别是他在谪居永州十年中写下的山水游记,尤为后人所称道。这些作品。既是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写照。它们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7.
永州之贬是柳宗元生命中的重要转折。十年贬谪生活中,柳宗元的心境极为孤寂痛苦,因此他投迹山水自然,以求安慰。但是由于内心对于理想的执着,他又不能忘怀和超脱现实。这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影响了他在永州创作的山水游记散文,使之表现出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8.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鉴赏、解读此类散文时,大多只关注"言"而忽视"文",为此需要文言并重,在关注"文"的过程中,可以另辟蹊径从章法的视角去解析此类散文的布局谋篇技巧,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文章以三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为例,比较分析了此类散文记事、绘景、抒情和说理的写法技巧,明确了此类散文的鉴赏重点,为鉴赏此类散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山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学包括山水诗和山水散文两大系统,而山水游记则是山水散文的一大主干。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体,有它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而成熟后的山水游记,在不同的时代又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游记散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特别是他的游记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此,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成熟文体。追根溯源,中国游记文学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自然景物只是某些作家抒情诗文和铺叙苑林的辞赋作品的附庸,并没有成为文学作品中独立的审美对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告退,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创作中最富独创性和艺术技巧的代表作。他在山水游记中生动地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美,但作为一个年青时即有“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思想的文人,他在对尽善尽美的自然描绘中始终没有迷失自己的目标,而是将大自然作为复苏心灵的疗养地,以便更有力量来承受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样他笔下的山水自然不再是纯客观自然的再现,而是自然与人格的高度溶合,是崇高人格的象征。本文试图通过他山水游记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美、悲剧美来探讨一下他游记所存在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戴名世的游记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很能代表他在古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其游记散文从体例上大致分为日记体游记和山水游记,其中山水游记或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或托物寓志以抒发胸中郁郁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石至奇、水至清、鱼至乐、境至凄。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在继承前人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柳宗元不全用诗歌而是要用散文这种体裁来写山水游记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为了引导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以毕生的精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方面为北宋初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散文就是他把“文”和“道”运用在创作中的代表。欧阳修所说的“道”,并非韩愈提倡酌“孔孟之道统”,而是与柳宗元的“以辅时及物为道”的观点一致,即适合于社会现实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这种进步的主张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山水游记之中。欧阳修的山水游记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在继承前人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柳宗元不全用诗歌而是要用散文这种体裁来写山水游记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旭东 《学语文》2005,(6):16-1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文学瑰宝。它继承了《水经注》对山水描摹的传统.在此基础上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而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闻,文笔或峭拔或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永州八记”之中,而尤以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衬笔艺术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8.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创作出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即为典范之作.其中《小石潭记》文笔精练优美,写景生动,情韵绵长,可谓游记中的经典,是被后世广为传诵的散文佳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传统名篇.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见长,对后世影响很深。就散文而言,他的政论文、寓言小品、短篇传记、山水游记,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记”体散文,在刘禹锡替他编的《柳河东集》里,分作记官署、记亭池、记祠庙、记山水四类。本文拟就他的山水游记(比“记山水”范围稍大一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学者和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