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说起"册封"一词,不由使我想起古代皇帝封立贵妃、亲王以及大臣等的威严场面,不管册封的名头怎样,即使所册封的名头不合被册封者的意愿,但无不觉得是一种柴耀.今天,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有名头者皆人民之公仆.不论名头大小,都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种称呼.在纷繁复杂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除民主推选组建的班级组织外,另辟蹊径适时、合理、恰当地对学生"册封"些"名头",也会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在家里,我是"皇帝",可我谁都怕.我面对着那一帮"大臣":"财政大臣"兼"内务大臣"的妈妈,"挣钱大臣"的爸爸,还有"知识大臣"的姐姐,做什么都没有一点儿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一天,蜜蜂王国的宫殿里,气氛非常热烈,蜂王(母蜂)正在和大臣们商讨王国的发展大计。雄蜂专门从事与蜂王交配传种,而不做其他事情。雄蜂大臣首先提议:"启奏陛下,我们的蜂巢一直以来是六边形平面结构,古往今来不变,个个部落相同,没有一点新意。看看人类的房子,由茅草房到瓦房,由瓦房到钢筋水泥的楼房,设计越来越别致,  相似文献   

4.
体会丽江     
丽江对海内外的许多旅游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但绝大多数来者都是蜻蜓点水的匆匆过客,而与丽江唇齿相依者亦有人在。如:美籍约瑟夫·洛克在丽江生活了20多年,写下了举世轰动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甚至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更愿意死在开满鲜花的玉龙雪山怀抱中";俄罗斯贵族顾彼得在古城一住9年,落笔成了一部充满真情实感的《被遗忘的王国》;台北  相似文献   

5.
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时期,反用中原王朝"以夷制夷"之策,对中原王朝推行"以汉制汉"之策,先后在隋唐交替之际和武则天废唐立周期间先后多次册封中原"可汗",如隋唐之交刘武周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册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武周时期阎知微被后突厥可汗默啜册封为"南面可汗"。"以汉制汉"策略的推行,表明突厥统治者已精通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之术,通过适合自己的策略操控中原王朝,从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鼻子出走记     
夜静悄悄的,躺在床上的我,进入梦乡……约翰王国是—个山青水秀的王国,在国王约翰的领导下,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但10年后,王国却变了个模样。10年后,继位国王迈克不听大臣们的忠告,大建工厂。工厂不断排放烟尘废气,约翰王国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污染国。”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王国的国王最近发布命令,让等腰直角三角形出任面积大臣。"哼!等腰直角三角形算个啥,他有什么资格当面积大臣?"钝角三角形首先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8.
从好处着眼     
《高中生之友》2008,(Z4):36-36
古时候.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国王。他的王国不但幅员辽阔,而且人丁兴旺,人民安居乐业。人们都说这不仅是因为国王本人治国有方,还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臣。国王十分信任他这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大臣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很好,这件事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9.
0的命运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我是一个无人看得上的数字。我很寂寞,我很烦恼,我是……"这是远处凄凉的歌声,还夹杂着一丝的无奈与悲伤。原来是0在唱,今天是他的生日,却没有人来给他祝贺。数字王国有规定,0表示没有,不能做除数,不能做分母,也不能做比的后项。所以数字王国的人都嘲笑和欺负0,很多活动都不  相似文献   

10.
兄弟之争     
“我是老大!” “我比你高!” “你是老弟!”……体积王国皇宫大殿的门前传来一阵阵争吵声。“谁在殿外大声喧闹呀?”体积国王“立方”问身边的大臣长方体。  相似文献   

11.
晚上,妈妈让我复习语文,我别提有多不耐烦了,勉强复习完就睡觉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股香味吸引,来到了一个国家的边界。我的前方有一扇门,门上有一副对联,左边是"魅力无穷神奇汉字",右边是"快乐好玩语文王国",横批是"欢迎光临"。原来,我来到了语文王国!我走进语文王国的大门,就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我们的国王要召见你。"我说:"好吧,我去!"  相似文献   

12.
女巫大战     
水坑王国是一个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小国家,那里有一个国王、一个大臣、一队骑士和一个喜欢看书的小公主。但与其他王国不一样的是,水坑王国还有两个女巫。  相似文献   

13.
我有很多的名字,但人们通常把我叫做"风"。在春天,我是"和风";在夏天,我是"熏风";在秋天,我是"金风";在冬天,我是"朔风"。  相似文献   

14.
椅子王国     
椅子王国成员多。今天我们应邀去椅子王国访问,和王国中的各位大臣见见面吧!  相似文献   

15.
教育微语     
<正>@卢志文:听课是校长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校长听课不是检查,而是融入;不是指点,而是学习;不是挑错,而是扬正——对迫切希望校长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校长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徐小平: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儿子想做厨师",至今还有人问我:"你的小儿子还想做厨师吗?"我的儿子现在已经不想做厨师了,但他想跳街舞。想到他在街头卖艺的样子,我都要哭;但一想到他跳舞时是如此的快乐,爸爸我心里就也跟着他的脚丫子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6.
爱心存折     
小宁是班里典型的问题儿童。我不否认他很聪明,可是他的表现却总让老师们大跌眼镜。他不屑于做计算题:"人类发明了计算器为什么不用";不屑于和女生同桌:"我不要和她坐,她笨死了";不屑于中国的教育:"我长大后是要出国去学习的";不屑于中国的环境:"美国的绿化面积是百分之多少了,中国才及它的多少啊?"……  相似文献   

17.
郭应昶从教已经30多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他的自律信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恪守教师职责,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勤奋工作。2001年他被评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2009年荣获"山西省优秀体育教师"称号;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师德标兵"。加强理论学习,努力做科研型教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摸爬滚打在学校的操场上。教学中,他刻苦钻研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课堂应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橱窗"。语文教学应充满灵性,处处闪烁学生的智慧。教学中,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对教学方式进行整合,更好地发展学生,以使学生得以更好的发展。我们不妨尝试: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前,法国有个聪明的孩子,人人都称赞他,称他为神童.一次,国王在花园里散步,忽然指着水池问身边的大臣:"池中有几桶水?"大臣们都被这个古怪的问题问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上来.国王很扫兴,说:"给你们三天的时间,谁能回答出来有重赏!"  相似文献   

20.
在家里,我是“皇帝”,可我这个“皇帝”,就像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我那一大帮“大臣”———“财政大臣”妈妈、“文部大臣”爸爸、“素质大臣”外婆,还有“劳动大臣”外公,他们对我所做的任何事都实行“三管”政策,使我做什么事都没有一点儿自主权。就说昨天下午,阿姨打来电话叫我去溜冰。我跟四位“大臣”一商量,立刻引起了轰动,他们各抒己见,谁也不肯让步。“财政大臣”妈妈首先抢到发言权。她坐在床上,一边悠哉悠哉地看电视,一边冲我发布命令:“依我看,溜冰不要去,你可以把时间用在练书法上。对了,你这么久没练大字……”我越看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