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不断深化,基层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统战对象和领域都大量增加。基层统一战线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体现,但当前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转型期要利用基层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在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主体、提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保障、营造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取得民主监督成效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转型,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表达诉求也越来越强,网络问政、媒体曝光、群众督查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和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和创新体制外社会监督模式,有助于弥补体制内监督的不足,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实效,有利于引导公民进行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监督权,增强人们政治认同感,从而加快我国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对社区中介组织发挥政治参与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区中介组织发挥政治参与功能的方式与途径,认为有效地发挥社区中介组织的政治参与功能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学把握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总的来说,政经互动规律、分层渐进规律以及发展创新规律构成了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是链接到开放的互联网空间。后真相时代,基于后真相政治传播产生第三种事实、技术赋权下的政治传播秩序演进以及圈层化交流导致政治权威话语场压缩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变局因素,出现了媒介环境中的信息辨识困境、算法推送扩大群体间信息隔阂、后真相时代的政治极化传播、情感催化下的理性价值坍塌以及非理性参与导致网络舆论错位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困境,由此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促进了数字民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政治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无限性、情绪化、非理性参与也导致了社会信任异化、群体极化以及网络民粹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参与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征和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的公民参与已经有了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公民参与正在形成。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公民参与的物质条件受到限制、公民文化的缺失及公民主体意识的薄弱、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不足、公众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形成了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制约。对此,我们应努力做到: 1.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2.构建公民文化,培养公民主体意识。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4.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诸多相关的公共事件.以所从事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例,分析了公民参与对统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是网络信息技术给政治制度、政府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所带来的新型政治现象、政治载体、政治格局和政治特点的总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社会公民可以快捷的通过网络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社会政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政治参与具有政治参与身份匿名、参与方式多样、参与成本低廉、参与空间开放等特点。公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投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政治参与提高了公民的政治自由程度、发展了政治参与方式和增强了公民对公权力的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学界热点,但缺少关注女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来自H市的实证调查发现,在政府的鼓励下,女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意愿较为强烈。从网络监督视角看,女性公民政治参与意愿的强度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女性公民遇有政治梗阻时,其参与意向骤减。因此,为增量女性公民参与意愿,还需做出制度性努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理性政治参与意识,端正大学生政治参与动机,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破解大学生政治参与难题,实现大学生的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归属感,加快我国政治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根据网络技术发展与社会政治参与的关系理论,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与社会政治化水平存在着辩证关系,而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就体现为网络技术在政治应用过程中所起到的社会政治化的促进和阻碍作用。社会信息化水平、传统管理体制和网络管理程度是目前影响我国公民应用网络技术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农业国,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群体,农民工是拥有农业户口,却离开土地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雇佣劳动者。政治参与公民通过一定的制度方式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去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行的政治参与体制下,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农民工政治参与表达机制不畅,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很弱,农民工政治资源匮乏,是当前我们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原因。只有通过加强农民工的组织化建设。提高农民工的政治文化素质,构建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合理配置农民工的政治资源。才有真正发挥农民工政治参与效能和作用,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化,网络政治参与正成为公民涉足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所谓网络政治参与是指以网络为途径、手段,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将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网络政治参与双重影响,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型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的发展与政务公开的制度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当前政务公开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本身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务公开只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前提,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目前的政务公开制度已不能完全满足公民参与的要求,要实现公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才可能实现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因此,应当在进一步健全、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健全官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不断发展激发了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极大热情。通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形式的学理分析,以及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特点的阐述,提出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多面效应:对贪污腐败的监督效应、对社会公平的促进效应、对公民参政的激励效应等正面效应。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着网络反腐缺陷、网络政治精英和网络暴民带来的负面效应等。因此,论文提出需要政府健全网络立法、转变执政思维、发展公民教育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强调以服务公民为导向,治理模式由政府单一治理模式转变为政府、社会、公民合作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政治情感,进行社会监督和政治参与的新渠道。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积极推进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的主要途径。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新渠道。  相似文献   

18.
微博的迅速发展成为大学生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问卷调查,从新疆大学生微博公民参与的特点出发,采取提升新疆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培养微博意见领袖,提高公民意识和能力等方法,引导新疆大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实现合理、有序的公民参与,推进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提供参考。认为,新时代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公民合法体育权利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同时指出,其依然面临公民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公民意识及能力不足、治理组织化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要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尤其要重视农民体育利益表达渠道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新媒体的作用,完善与规范听证会制度;多途径、多方式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升公民参与能力;积极推进政企分开,实行体育社会组织备案制,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治理组织化程度;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要增强操作性,提高刚性约束力,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善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对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多重回应,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与良性互动。我国警务运行机制的优化正是公安机关追求善治的一种选择,其注重公民自治和对社会管理的有序参与,通过建立警务治理制度化合作机制、完善社会面先发警务机制及健全公众有效参与机制实现公安机关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