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论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社会、媒体监管三个层面入手,对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草根"阶层早已存在于互联网之中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人数最多,又最能代表着广大基层网民的"草根"阶层舆论在网络舆论平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草根"阶层舆论又有着新的变化。如何认识和对待微时代下的网络"草根"阶层舆论是本文讲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对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影响,指出了高校应借力“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的正面影响力,及时消除负面影响,构建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使之成为促进和提升大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新媒体的普及及其自身的特性导致网络舆论危机成为当代高校形象危机中遭遇的一种主要危机。高校如何在这种危机下塑造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形象,如何把握这个充满挑战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力度,以在新的高度通过网络舆论的力量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塑造高校自身良好的形象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对高校形象塑造因素和价值进行阐述,探讨强化高校的舆论危机管理能力及塑造高校形象的积极有效的策略措施,以期实现高校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良莠不齐的网络新闻报道和后真相时代中过分追求新闻时效的诉求,导致司法案件报道的真实性、严肃性和独立性受到干扰。文章通过研究后真相时代下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并且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干扰,最后从民众、司法机构、网络媒体三方面对如何减弱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干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论结构;网络舆论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舆论特征,相对而言,它表现得更为强大;对网络舆论力量的规范、引导也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传播手段,网络舆论更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载体多样、开放自由的网络舆论环境,良莠不齐的网络舆论信息,以网络舆论生态为视角进一步探讨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提升教育内容吸引力,实现教育方法多样化和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从而完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增强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发表言论,对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高校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甚至会主导事件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涵义和特征入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为处理好高校突发事件提出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舆论具有主体少数性、内容复杂性、形成迅速性、传播群体极化等特点,使它的形成模式有沉默的螺旋模式、倾泻模式、爆发模式和突变模式四种。为了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健康发展,高校必须做好议程设置,主动把握舆论话题;培养意见领袖,积极引领网络舆论;信息公开透明,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提高媒介素养,规范网络舆论行为。  相似文献   

10.
对网络反腐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网络反腐的利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如权力至上意识的残余存在,公众的反腐意识弱化,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详细,"情绪性反腐"的影响,地区、城乡、职业网络用户数量存在差别等。为此提出了一些措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反腐主体的舆论力量,实行政府信息及时、详细公开机制,培养网民成熟的网络反腐的心理机制,逐渐解决网络"数字鸿沟"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既改变了人们经济、文化生活,也改变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观念和方式。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时空限制,衍生出网络政治参与的新事物。作为网络政治参与新形式之一的"转发",它不同于围观,其存在的本身即为讯息。"转发"是以区别于话语互动的不确定性主张。既是个体政治参与的新方式,也是公共舆论引导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微博凭借其强大影响力成为公众在网络舆论场中抒发己见的重要平台,微博中媒体报道对公众情绪产生着影响。以微博中某主流媒体关于“成都49中事件”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微博报道内容,利用Python获取微博评论,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计算机研究领域对情绪分类的方法进行情绪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报道主题对公众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事件评析和坠亡过程主题对公众情绪具有正面影响,案情发布和善后工作主题对公众情绪具有负面影响。根据结论探析事件背后的社会危境,并从议程构建理论出发提出公众应勿让情绪代替理智,相关部门在通报时应做到详细、公开、透明,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应不失实、不失语和不失真。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媒介素养已成为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成为辅导员从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的必要素养。本文从"网络舆论"的角度分析高校辅导媒介素养的内涵,依据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舆论介入能力减弱,话语权削弱等现状,提出要从搭建四级网络监管体系、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等途径进行探索,建立媒介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闻网络是校园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新闻网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提出高校新闻网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应采取的措施,以积极健康的主流信息和在线活动引导舆论,推动、促进正向校园舆论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前,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相关措施,切实提升各级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舆论。诸多重大网络舆论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已经使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空前高涨,改变了公共政策的方向和方式,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但客观地讲,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带来某些方面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正确利用网络舆论,以便更好地实现公民参与,促进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7.
伴随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网络疫情舆论也在全球肆意传播,对舆论实施引导能净化疫情信息,有助于传递真实的疫情状况。本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揭示了中国高校在网络疫情舆论引导上取得的成效和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能为中国高校的未来网络疫情舆论的引导工作指明方向,为切实推进高校的舆论管控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负面舆论事件频繁发生,此类事件经过网络的发酵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厘清网络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和发生机制关乎大学生对于高等院校的声誉评价、对于自身的行为和情绪建构、对国家的情感投射。从外部说服教育的层面来讲,要通过弄清网络舆论的诱发和传播机制来探索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和策略。从内部能力培养的层面来讲,由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正确认知是基于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其理性思维能力来增强内生动力,从而使得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时能有理性客观的判断和正确合理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不良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网络立法缺陷、监管体制缺失的状态下,网络负面舆论已成肆虐之势。面对"负能量"信息的窥视,如何摒除其对社会的侵害,是全球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则是逐步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其特殊之处在于网络载体所导致的差异性。网络舆论是一个以网民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某一引入注意的社会事件为客体、以网民的共同意见为本体、以社会上的相关个人或群体为受体、以自下而上模式发生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具有表达、评价、引导、监督四大功能,其对社会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研究,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网络舆论的本质、特点、功能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