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与鲁迅、郭沫若等同属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茅盾的早期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的,他起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致力于向中国民众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翻译观.茅盾与郑振铎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等文学和翻译专业团体,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中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茅盾一生钟爱和垂青于文学发展事业,并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一、茅盾的文学翻译启蒙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为成就茅盾日后精致细腻的笔锋和开阔宽广的胸怀提供  相似文献   

3.
茅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他通过自己的翻译向中国读者传达了新文艺的宗旨与价值,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为从外国文学中汲取思想营养来促进国民性的改造,他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师非常重视儿童文学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冰心、巴金等人就先后开始了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评论和编辑工作,开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新纪元。经过他们的辛勤耕作,中国儿童文学才自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  相似文献   

6.
<正>茅盾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及翻译家,其翻译的题材涉及20多个国家近60位作家的作品,有着卓越的翻译成就。茅盾的文学事业就是从其翻译活动中开始的,在20世纪初,茅盾在紧张的革命斗争中翻译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体裁也相当广泛,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内容,特别是在国  相似文献   

7.
<正>吕叔湘先生既是中国名声赫赫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叔湘通过许多的译介活动,为国人展现西方的异域风情与文化。吕叔湘的翻译成就突出,不但在翻译理论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在翻译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茅盾说过":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8.
郝昕 《兰台世界》2012,(28):45-46
林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的倡导者,均对林纾的翻译文学有过论断,充分肯定林纾的"口译转述"的翻译小说,为中国接近外来文学和思想打开了一扇窗,起到了搭建中西文艺交流平台的作用.有过文学翻译经验的周作人就曾经说过:"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有外国小说,引起一点对外国文学的兴味.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翻译思想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提倡忠实于原文内容和风格的直译,主张译文应体现原作的神韵,重视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茅盾的翻译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美国科幻小说的翻译,中期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以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后期苏联卫国战争小说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五四"文学著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在一编室内由几位同志承担,这期间主要是编"文集"和"选集",也出过少量单行本.如最早出版的是《瞿秋白文集》(4卷本),接着又开始编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郑振铎的文集;选集编有闻一多、朱自清、  相似文献   

11.
郭勤 《兰台世界》2012,(25):10-11
一、傅雷与中国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三位必须被载入史册的重量级人物:严复、傅雷、钱钟书。在时间顺序上,严复是早期中国翻译文学的代表人物,严复对翻译文学作出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就是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翻译工作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对于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人们评价一个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个世纪的行将逝去.在读者的心中,越来越明晰地矗立起一座座文学巨匠的丰碑: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冰心…… 今年喜逢茅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于是中国青年出版社首先以茅盾先生的《子夜》手迹稿本为发端.计划出版一套《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巨匠手迹本》系列珍  相似文献   

13.
在悼念茅盾辞世的时候,巴金深情地写道:“他又是文艺园中一位辛勤的老园丁,几十年如一日;浇水拔草,小心照料每一朵将开或初放的花朵,……”确实,茅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文艺园地里辛勤劳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园丁,一位伟大的编辑家。在茅盾,他的编辑工作与文学评论、翻译、创作是融成一体的。就编辑工作来说,他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编辑家茅盾的光辉业绩,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4.
茅盾的《蚀》由三个相互关联不大的中篇构成,但是相似之处在于写出了大革命中实际生活的图景,以及一些年轻人的迷惘彷徨,由空虚寂寞却又不甘于自我沉沦,希望能够追求事业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对一些女性人物的描画尤为出色,显示出茅盾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小说所传达出的时代面影对于考察民国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茅盾将文学想象结合在实存生活之中,也表达出了个人理想和对时代变化的惶惑心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出版史上的典型成功个案,翻译文学杂志《中国文学》与《译丛》在出版定位、译介内容、翻译主体与出版发行等方面,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运营模式。毋庸置疑,对于当前正在孜孜探寻翻译出版模式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宏伟战略而言,这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本刊2006年第7期发表了倪墨炎先生的《破解鲁迅茅盾"电贺"红军之谜》一文.在文中,倪先生提出了《鲁迅全集》中收录的"联名电贺"一信并非鲁迅和茅盾所写,而有可能是红军内部人士撰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有着"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文学家老舍一生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他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获得了诸多感悟,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老舍的文学创作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他的文学翻译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桐乡市档案馆珍藏的1054件茅盾档案"中,有茅盾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书信、小说、诗词、文艺评论、读书笔记、译文等手稿原件610件14287页。茅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茅盾档案弥足珍贵。2010年,茅盾档案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春节后到桐乡蹲点调研期间,我有幸看到了部分茅盾档案。当我小心翻阅着一页页  相似文献   

19.
叶君健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位将《安徒生童话》译成中文的文学大师、翻译巨匠,也因此获得了丹麦女王颁发的"丹麦国旗勋章"。本文对叶君健先生的翻译成就和翻译理论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我们今后的对外翻译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卓越的翻译家,梅绍武先生翻译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梅绍武的翻译才认识美国文坛"怪才"纳博科夫,为我国译坛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