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招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国家也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考招生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构建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评价测试体系和优化高考招生录取的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招生录取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是高考招生录取顺利平稳推进的关键。"08方案"下的江苏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是由江苏省自主主导研制开发的网上录取软件系统,圆满完成了历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本文结合"08方案"下江苏高考招生录取系统5年来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该系统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层次模型、系统体系架构、关键技术特色、应用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以期为兄弟省份的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招生录取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等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速度     
“没有时间表,但是有了路线图。”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明确表示,高考改革的目标明确为“实现分层次、多元录取的招收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刊启事     
2007年12月6日《南京晨报》报道,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年首次试行面试招生,被业内称为中国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并引起很大争议。东南大学在江苏省内率先宣布,将在2008年的自主招生中设“特等”级别,对通过面试入围的帅才直接录取,其高考成绩只作为分专业的依据。无独有偶,12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发布的《中山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对“偏才”、“怪才”的高考分数要求进一步放宽,经过学校综合测试确定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偏才型”学科特长学生,即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有可能被录取。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的原始记录,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其中的一些档案如录取新生名册、毕业生登记表、学生成绩单等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录取新生名册为例,每件名册包含有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民族、毕业中学、录取专业、高考成绩等个人信息。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有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职责和义务,在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和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档案保管、利用等管理  相似文献   

6.
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自主招生方式,带来诸多问题。这导致自主招生成为大学抢生源的手段(包括联考成为集团圈地抢生源),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成本却没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7.
临近高考,338名外地“高考移民”被挡在了海南考场之外。但随后不久,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在海南,“高考移民”现象存在已久。在现有高考及招生制度的大背景下,全国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统一,一些内陆省份的录取分数要比其他省市高出100分左右,而海南则是低分数线的省份之一,因此成为“高考候鸟”们理想的迁徙地。多年来,外省籍考生合法利用海南户籍管理中的“便利”,纷纷在高考前落户海  相似文献   

8.
王若松 《青年记者》2009,(18):24-25
报道内容已偏离“素质教育”的舆论导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新闻已落下帷幕,媒体纷纷将视线的焦点投向新生开学的报道上面,在分享着众多考生历经高考洗礼之后迈入高校大门的喜悦时,一则标题为《山东部分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的新闻映入笔者眼帘,大致是说在今年高考招生中,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据悉,这是山东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以来,首次出现投档高分考生被退档的情况,因此,新闻一经发表,来自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把这条中规中矩的高考改革报道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
“在淮北地区,如果一个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又不打算上这个学校,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通知书能卖多少钱!”淮北地区一高考考生如是说。在各方都在关注高考录取情况之际,这一发现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相似文献   

10.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已按规定期限出台,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北上广的方案,依然面临巨大争议。有专家建议,解决异地高考必须打破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实现高考录取机会的均等,建立专业的招生录取机制,而非完全通过行政权力来进行招生分配2012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最难攻破的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就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俗称"异地高考"方案)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招生电子档案研究概况,界定了招生电子档案的内容,分析了招生电子档案的重要性,指出招生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高考招生网上录取考生电子档案的整理、保存和利用方法,基于抓图和Excel工作环境,提出行之有效的高考招生网上录取考生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叶琪 《出版参考》2009,(6):13-13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工作期间,上海文汇报推出了“高考特刊”,连续报道本地招生录取上作中一系列情况,向高等院校、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热切关心高考的群众交了底。服了务。特别是刊登的“院校录取新生名单”,轰动了申城。群众说,古有状元金榜题名,今有“状元”上“报榜”。文汇报推出的“高考特刊”,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种具体表现。“十年寒窗苦读书”的学子,谁不盼着“金榜题名”的那一天到来。当学子们刻苦攻读、勤学苦练后,能迈进高  相似文献   

14.
恢复高考三十年来,每年的六月至八月都是媒体报道高考新闻的旺季,涉及的内容从高考前准备工作、各地考场纪律、高考政策再到录取情况等。近年来,高考新闻报道热不但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反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从报纸延伸到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一直是教育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虽然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数量无法跟高考录取相比,但是由于自主招生涉及成绩最好的金字塔尖的考生,其关注度丝毫不亚于高考.且自主招生力度如此之大的改革目前在上海仅有两所高校开展,因此上海媒体倾注了极大的报道热情.搜索从2006年以来以自主招生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文汇报有121篇,新民晚报有138篇,东方早报有113篇.在密集招生的时段,连续几周各报纸教育版面都以自主招生新闻为主打.在有关自主招生的报道中,媒体的报道立场经历了三个转向,与这场招考改革展开了对话,而从中也透视出招考新闻报道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需在此赘言。然而,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走“后门”的现象似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七月份考学生,八月份考家长”,并非空穴来风。诚然,今天的“后门”比以前的“后门”要小得多。它不会把一名大字不识的人送进高校。但是,它可以将本应上热门专业的考生录取到冷门的专业;它可以将本应上重点学校的考生录取到一般院校;它甚至可以将未达录取线的考生送进大学。所以,每年高考前夕,有关部门领导总反复强调严肃纪律的话,目的是让考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14,(34):10-10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国层面的高考改革将于2017年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加上1978年的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1160万人.冬夏两季,我国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经历当年了高考的学子,不会忘记他们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代学生,年龄的差异之大、对知识渴求的程度之深,以及自文革结束之后的录取比例达到29∶1,在中国高考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9.
中秋节放假之前,一则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有望试行“异地高考”的消息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异地高考’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属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今年只是启动相关办法调研工作,这项改革涉及诸多部门,  相似文献   

20.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4,(11):1-1
民政部、教育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优抚对象教育办法,四类人高考优先录取。《办法》指出,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时降10分录取。报考高等学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残疾军人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杂费。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