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摘     
开国元勋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中国卓越的领导人邓小平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3岁。世界震惊。20日,联合国总部全天降半旗志哀。各国领导人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声明、谈话或致电中国领导人,为世界失去了邓小平深表哀悼,盛赞他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广安县中学。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政体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古德曼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曾经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等职。曾出版多部中国研究专著,如《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国的新富阶层:未来统治者,当下的生活》等。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的高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领导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形象既强调个人魅力,又必须服从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要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应当建构什么样的公共形象,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好公共形象,是关乎国家形象建设和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问题,勾勒对国家领导人公共形象建构与传播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传播正面临政治、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本土实践中存在个性缺失、刻板印象和传播体系不均衡的问题。文章提出应当以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下,世界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探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秘诀"。被视作"中共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精华"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已经陆续译为20多个语种,发行660万册;第二卷发行突破1300万册,热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中国外文局的全体工作人员悲痛万分,情不自禁地聚在一起学习、缅怀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丰功伟绩。人民画报社的同志还追忆起邓小平同志为《人民画报》创刊40周年题词的情景。《人民画报》自1950年7月创刊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一直关心着这  相似文献   

6.
1962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雷锋的战士被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但他的名字却在中国家喻户晓。这是因为,这位普通的士兵在其20多岁的短暂生命历程中做了无数件对他人有利的好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以题词的方式向全国人民发出过他向学习的号召。中国人学习雷锋至今已30多年,但他们中的大多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1,(5):82-82
李延文在《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历代中央领导人都对文化建设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60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符合中国实际为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作者表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澄清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一些误解: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被国有企业主导,国企发展是在以牺牲私企发展为代价;还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体量过大,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有所抬头。对此,作者回应说:"一些人之所以得出这些结论有时是出于他们的感觉,但是真切的数据告诉我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该书主要观点有:一是中国国有企业掌握的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似乎只占据了相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起源于东盟。“东盟”最早只有5个国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领头羊是印度尼西亚。现在成员国扩大到10国,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东盟对中国比较排斥,老强调“中国威胁论”,现在从马哈蒂尔到李光耀等东盟国家领导人更多是谈“中国机会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50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国领导人,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不断发展和巩固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中非关系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阶段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光辉典范。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后,非洲的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I.B.Tauris公司2015年10月出版作者认为,中国是一个神秘、复杂、令西方无比神往的国度,但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他以西方人的视角和作为记者的坦诚与直率表示,中国一面坚持自己社会主义的国家身份,一面又打造市场经济体制;一面承认普世价值对包括中国民众在内的全球公民具有广泛约束力,一面又以自身国情特殊为由实行中国式的"例外主义"。因此,中国崛起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报道中国,也已成为各国特别是西方媒体博取世人眼球的杀手锏。作者  相似文献   

12.
高龄老人在中国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家认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人口的老龄化。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育率下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翟振武博士说,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孩子的生养成本越来越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中国近20年的情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是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国年均死亡率逐步下降,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印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媒体转述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习惯地认为这就是印度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其实,印度媒体市场远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正因为多语言的存在,印度媒体市场主要被两大官方语言印地语、英  相似文献   

14.
正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与美国是合作,还是对抗?这种区别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核心。该书认为,我们不能误解世界上两个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对现在动荡不定的全球经济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关系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病征,两个国家都陷入了相互依存的怪圈。中国越来越多地求助于美国,把它视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寄托。与此同时,美国也严重依赖于中国,把它视为其增长的主要来源。心理学家警告说,相互依存面临固有的不稳定,这种共同的病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化。如果不加以治疗,相互依存的病征对美国和中国的经济都构成巨大的风险,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中国经济去年增长8.7%总量逼近日本》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中国的地下赌博问题》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剖析了外媒如何通过年度经济数据发布,来深度解读中国经济,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参考;作者还剖析了在报道"硬"新闻时,以人物故事作为新闻报道主线的"软"方式所具有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6.
正现年95岁的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是一位矢志于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美国人。他做过35年中国对外广播的专家顾问,参加过许多中央文件,包括《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定稿工作,曾经"红"遍神州大地,后来却从中国百姓的视野和记忆中淡出。他与新中国许多高级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王震、李先念、朱镕基等都有私人交往;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他被怀疑成国际间谍遭受关押;在"文革"爆发后,他成为红极一时的造反派人物,随后再度被捕入狱;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外大门刚刚打开之际,他却悄然携家人返美,后促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华莱士(Mike  相似文献   

17.
正谭宝信是作者蒂莫西·比尔德森(Timothy Beardson)的中文名字,现为香港永久居民、经济学家,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银行的创办人,经常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国际著名大学发表有关政治、经济、环境和战略等问题的讲话。作者认为,虽然中国的历史成就璀璨,但"称霸世界"仍具有现实的困难。大概没人会想到中国经济在1980-2000年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中国政府官员在海外发声不再是"千篇一律",用跨文化思维和语言讲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地域性的故事已蔚然成风。本文作者以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为文本,分析阐释如何创造性地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传播思想指导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转变。中国的对外报道从以往的宣传风格转变为注重讲述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在形式上也变得更加活泼多样,一系列领导人漫画头像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严格限制。这些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开始出现于西方媒体的报道中。要做好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要了解国外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是如何报道我国的国家形象的,并针对  相似文献   

20.
正作者认为,过去十年里,世界权力中心已经悄悄从欧洲转移到亚洲。作为该地区不断崛起的大国,不管中国多么"好斗",它都绝不是日本帝国;不论美国希望与否,中国的实力都会壮大起来。作者建议,应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中国的崛起。作者的主要观点:一是,亚洲正在上演"老式军备竞赛"。作者认为,亚洲曾一直享有相对安定的局面。但如今,随着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主导地位的逐渐下降以及中国的崛起,"老式军备竞赛"正在这里上演,世界对此感到不安。冷战之初,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