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 《东南传播》2012,(10):131-132
画道,即绘画的精神与思想。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慰藉,更为精神解放的载体。不要一任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让繁华遮掩了人的心眼,要纯笃虚静才可见真悟,正是老子追寻的"致虚极,守静笃"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哲学。中国山水画是山水画家思想和精神的缩影;是人品人格的体现;是主观意识的发挥。中国画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绘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道无为"、"物我两忘"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中国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南朝画家宗炳一生好游历,并在游历中作画无数。年老时,他只能赏墙画"卧游"。对画的执着热爱,深刻反映出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就蕴含了诸多儒释道精神与他对绘画本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唐末五代画家荆浩,以"笔墨并重、全景山水"的绘画风格,将中国传统画中山水画推向成熟,并以此确立了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地位。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独树一帜,将自身对山水绘画详细解读,成为绘画界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4.
邹一桂作为清朝翰林学士兼宫廷画家,他的画以花鸟画著称,虽然他的山水画名气不及花鸟,但他的山水画主要是任职于云、桂、黔一带,对当地山水进行的对景写生之作,因此具有异质风貌。他曾经两度出任贵州提督学政,到贵州很多府州巡视,他将自己见到的贵州风光绘成册页《楚黔十二景》和《山水观我》,遗憾的是《楚黔十二景》已经遗失,《山水观我》册页现存湘、黔山水二十二幅,给贵州绘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黄公望是元代以作"山水画"闻名的画家,传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富春山居图》最为著名。他的画墨迹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相似文献   

6.
广宇 《新闻天地》2005,(8):56-56
湖湘画坛人才辈出,山水画家史进序就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颗耀眼的新星。日前,我应邀走进了这位山水画家的石竹斋画室,刹时,满目皆山水.仿佛画中游。  相似文献   

7.
卢德璋 《新闻世界》2013,(11):188-189
研究山水面的技法,应该先了解中国山水_面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艺术智慧的宝贵结品,是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体系。因此可以说,民族性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特征之一。中国山水画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简练、恬淡、含蓄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8.
山水、花鸟和迎客松,这些图案作为经典背景频繁出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们的身后,被电视传播出去成为大会堂的一种符号。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画作如何被创作又如何被收藏十八大新常委的亮相,让人们注意到他们身后的一幅画。很快,这幅以大画幅著称的《幽燕金秋图》火了。这幅书画家侯德昌携弟子创作于1994年的画经常亮相于《新闻联播》,被网友称为"出镜率最高的国画"。人们开始关注和议论谁的画可以被人民大会堂这个中国举行政治、文化和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收藏和展示。  相似文献   

9.
张丽娟 《兰台世界》2014,(7):120-121
黄公望是元代以作"山水画"闻名的画家,传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富春山居图》最为著名。他的画墨迹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邹一桂是我国清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词臣及宫廷画画家,他坚持遵循自然万物的自然态势,坚持形神兼备的作品风格,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其所作的山水画,大多是以其任职于贵州时期所见之山水风光为素材,为后世留下了一片难得的山水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1.
季学今 《新闻与写作》2006,(5):F0003-F0003
季学今,1938年生,安徽巢县人,国家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国内重大展览数十次并多次获奖,其中《翠谷鸣笛图》入选八届全国美展,《登昆仑兮 食玉液》入选首屈全国山水画展,其他作品入选三四届全国的画展、中国山水画邀请展、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等等。作品曾在合肥举办个展和在德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出版有《季学今中国画集》、《季学今画集》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艺术素以浪漫主义手法为其特征,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精辟地阐明了中国画意象神韵的美学观点。把传统艺术中的优秀部分与现代知识和现代思维结合起来,给中国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集》中许多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是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其中,王蒙结合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开创了密体山水新格,从而为中国山水画再添独具特色的形式美、结构美。  相似文献   

14.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是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其中,王蒙结合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开创了密体山水新格,从而为中国山水画再添独具特色的形式美、结构美。  相似文献   

15.
秦涑洁 《今传媒》2016,(3):135-136
在山水画的发展中,王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运用多种皴法展现个人风貌,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但又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人们无法领悟到其山水画中的某些审美价值.基于中西艺术的发展规律具有相通性,本文将尝试运用风格学说对王蒙山水画进行分析,挖掘出其山水画中绘画元素所呈现出的特殊审美价值,探究点面相融所创造出的独特山水韵律.  相似文献   

16.
侯靓 《大观周刊》2011,(19):42-42
中西方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使得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方向和为历程。而要了解中西方绘画透视观的异同.首先要先了解两种画种的起源及发展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则在魏晋南北朝之间。我们可以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曾提到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7.
张平的画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画。1961年生于安徽省颍州的张平,1978年毕业于安师大美术系,后潜心研究山水画艺术。1982年进入南艺美术山水国画专修班,苦修三年有余,在艺术大师付二石的指导下,深入生活,把中  相似文献   

18.
郭熙(约1000—约1090),字淳夫,河阳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早年的艺术生涯,记载甚少。《林泉高致集·序》云:"(熙)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道家之学"易于培养隐逸、放达之山林性格;"本游方外",又是一个山水画家从事山水创作所必需的生活源泉。因此,尽管郭熙"家世无画学",年轻时的这段求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这些画家不仅继承了先人的优秀传统,还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山水画绘画风格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范宽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画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山水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范宽所作之画,气势逼人,笔墨雄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山水画出现于隋,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北宋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提出,使题画诗迅速发展,潇湘山水画已出现于题画诗中.北宋山水画深受五代影响,潇湘山水已成为山水画创作的一支.米氏父子没有采用前人陈陈相因的山水画程式,而以书入画,创造"米点皴",米氏云山正是其文人心境的表达.本文从米友仁传世作品《潇湘奇观图》出发,以米氏云山为出发点,在充分肯定米友仁绘画成就的基础上,探究其笔墨意趣与文人情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