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学院派完全不同的是,画家皮埃·阿密尔每天都在阅读生活。他的双手和眼睛都充满热情。 色彩是皮埃·阿密尔的工具,他是名画家马蒂斯(Matisse)忠实的观察者。在皮埃·阿密尔的画中,蓝色欢乐流畅,红色动感迷人……同时,他还着迷于黄色。他从著名画家波拉克(Braque)借鉴的茶色颜料,在画布上绘出的射流,以及乌黑发亮的锋利尖端所表达的与绘画禅宗完全相反的色彩组合,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 面对浩瀚的大千世界,皮埃·阿密尔充满激情地用色彩捕捉时间和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他从不刻意地迎合观众,像个猎手那样,毫不妥协。画面上没有…  相似文献   

2.
<正>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享有崇高声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白噪音》(1985)被研究者马克·奥斯蒂恩定义为一部“美国死亡之书”,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探讨死亡之于美国人的意义。德里罗凭借该书获得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美国中部的小城镇——铁匠镇以及坐落在该镇上的“山上学院”为背景,展现了以教授杰克·格拉迪尼的家庭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13日,漫画大家华君武溘然长逝。为缅怀和纪念一生坚持漫画艺术创作的华君武先生,中国美术馆将其生前捐赠的2000余幅漫画手稿经整理后,以《疑难杂症》《漫画猪八戒》和《生活趣拾》组成的3个系列,举办了《漫画一生——华君武纪念特展》,使观众得以管窥华君武讽刺、幽默的漫画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有所谓"七出"之说。关于"七出"的记载,最早见于《孔子家语·本命解》:"七出者:不顺父母出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大戴礼记·本命》中有类似的说法,只是将"七出"改称为"七去"。也就是说,如果妻子存在以上七种情形,丈夫是可以将其休弃的。到唐代,正式把"七出"列入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卡伦·布利克森-芬纳克(Karen Blixen-Finecke)的第一部作品是用英语写成的《七部神奇的故事》,以笔名伊萨克·迪内森于1934年在美国出版。该书的出版使她在古典名著和现代名著的读者中一举成名。这可以说是一部不朽的名著。在卡伦身后,一年之内《七部神奇的故事》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七种新版本。可是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读者对她那浪漫主义的叙述手法与讽刺意味的描写的离奇结合并不理解。很多读者所忽视的是其哲理性的深度和华丽的外表下所内含的心理真实。例如,《梦幻者》中的女主角佩莱格里娜·莱奥尼是一名伟大的歌剧演员,一次剧院起火使她失去了美妙动听的歌喉。她不想再活下去了。在人们的劝  相似文献   

6.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10,(2):232-233
<正>"集"是中国古籍分类四分法中的一大部类,源起于汉刘向父子《七略》之《诗赋略》。《诗赋略》中包括歌诗、屈原等赋、陆贾等赋、孙(荀)卿等赋以及杂赋等五部分。班固《汉书·艺文志》承向、歆父子余绪,仍设《诗赋略》。魏晋以还,有晋荀勖《中经新簿·丁部》、梁阮孝绪《七录·文集录》以及多数以四部命名的目录,下迄《隋书·经籍志·集部》、《四库全书·集  相似文献   

7.
“人日”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 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 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太平御览》卷30引《谈薮》注:“按一说云: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也。”叶舒宪先生《人日之谜:中国上古创世神话发掘》一文认为:上述所记载的新年礼俗,隐藏著中国上古“以七天为结构顺序的创世神话”,与《旧约·创世纪》的上帝七日创世神话类似。其实,相似的说法已有不少人提出过。如叶文列举了袁珂先生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肖伯纳是古往今来最幽默的人物之一。多少年来,他以讽刺和揶揄使人们发笑,同时也使人们进行深切的思考。当肖开始对你进行讽刺或者讽刺你所喜欢的事物时,你先会感到可笑,然后自然而然地加以思考,而这正是他所期望于你的。肖总爱对我们大多数人和我们所喜欢的事物进行讽刺取笑。肖伯纳曾经说过,“我的办法是费尽心机想出应该说的话,然后以最漫不经心的态度说出来。让人感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一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讽刺。”这就是肖伯纳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格瑞兹(1725—1805)以其带有感伤色彩的,以农民生活为背景的风俗画著称。让·巴蒂斯特·格瑞兹于1725年8月21日出生在图尔农。有关他的早期生活已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他曾在里昂学习绘画,约于1750年来到巴黎,入皇家美术院进修,师从著名的装饰画家夏尔·约瑟夫·纳特瓦尔。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他以描绘农民及下层市民而赢得声誉;他画中的人物均处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2005年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迎来了1530名外国留学生,他们来自28个国家,带着异国的文化,抱着浓厚的兴趣,来了解中国、学习汉语、体味生活。我们确定了“以满足留学生的根本需求为第一工作宗旨”的工作目标,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  相似文献   

11.
<正>韩国仁荷大学师范学院和仁荷大学生活科学学院的两名研究人员联合发表了有关"韩国人的职业观"的调查报告。他们对1240名自2014年起一直在首尔及周边居住的高中和大学在校生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的职业共涉及44个。该项调查对44个职业分为5个项目(可信赖性、受尊敬程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度、清正廉洁度和遵纪守法性),由受访者予以评价打分,满分为10分。评分结果显示,最受尊敬的职业为"消防员",平均8.41分;而评分垫底的为"国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易传》中的治国理论和治国方略主要包括 :国君治国 ,贤臣辅佐 ;神道设教 ,以德育民 ;明察刑罚 ,修正法律 ;容民畜众 ,保民无疆 ;裒多益寡 ,称物平施 ;革故鼎新 ,与时偕行 ;万国咸宁 ,保合太和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揭示了《易传》德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法国画坛异常活跃。由于受到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一大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跳出了学院派的束缚,大胆地探索,勇敢地追求新的艺术语言,用新的表现方法描绘“巴黎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和贫民生活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年轻人后来成了创新运动的骨干。他们向人们揭示了新的美,加深了人们对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是英国著名诗人兼画家,他一生饥寒交迫,贫病交加,不断受到以雷诺兹为首的学院派画家的打压。但他巧妙地将诗歌、版画和水彩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诗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圣经》元素融入其中,歌唱光明,驱逐黑暗,追求纯美的意境,以其天才的想象、不屈的灵魂和人神合一的精神开启了浪漫主义的大门,成为伟大的诗画两  相似文献   

15.
无言的幽默     
捷克人喜欢和朋友开玩笑,认为幽默是表达友谊的方式之一。只有与一个人十分亲近时,那人才有可能成为被打趣的对象。捷克人认为,幽默是没有国界的,它能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而不分语言和国籍。而不久前在北京金台艺术馆展出的《米洛斯拉夫·巴尔塔克无字幽默》漫画展,便是一个极具捷克式幽默的漫画艺术展。 米洛斯拉夫·巴尔塔克——该漫画展的作者,1938年生于斯洛伐克的科西策。他自幼喜欢绘画,期望长大成为画家。因受父母影响而毕业于海运学院的巴尔塔克,1960年成为自由幽默作家、自由漫画家和插图画家。他的创作柔和与讽刺并重,以清晰、…  相似文献   

16.
艾伯特·摩尔是英国画家。他于1841年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自幼习画,后来又赴法国、意大利旅行学艺,接触到许多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自16岁起至去世那年(1893年),摩尔一直都在参加画展,但终生未能入选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个中原因有二:其一,他不属于主流画派;其二,他的作品缺乏特定的主题。在19世纪,英国美术禁锢在学院派的清规戒律之中;到了19世纪后半叶,拉斐尔前派打破了这种沉寂。当时一些青年画家认为,学院派艺术远离现实弊病甚多,而文艺复兴早期作品注重描写自然。因此,他们视拉斐尔以前的画家为榜样。在艺术史上,…  相似文献   

17.
正《追日》(Solar,2010)的作者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 Ewan,1948—)。该小说不仅在学术界闻名,而且跻身于大众青睐的畅销书之列。作者选取别尔德的三个人生阶段(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展开叙事,将气候变暖、环境破坏、能源短缺、城市扩张等诸多生态问题与别尔德颇具讽刺意味的人生故事拧成了一股"麻花辫儿",充分让读者领略了麦克尤  相似文献   

18.
彭斯之夜     
彭斯之夜圣诞节刚刚过去四个星期,英国人又迎来了1月25日的彭斯节。彭斯节起源于苏格兰,是为了纪念18世纪的诗人罗伯特·彭斯。彭斯生前写过许多优美的,有时也带点讽刺味的诗歌和歌曲,描写那些他所熟悉的农民、矿工和渔夫的生活。彭斯节有时也叫做“彭斯晚餐”,...  相似文献   

19.
康弘 《世界文化》2005,(1):22-24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坛上一批有才华并且志趣相投的画家聚集在一起,他们蔑视官方所推崇的矫饰、虚伪的学院绘画法则,一反欧洲数百年来只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了从18世纪以来画面变化甚微的酱褐色调,走出画室、奔向森林、乡村、草地、海滩……。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20,(5)
正七夕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被喻为"中国情人节"。《天仙配》中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勇敢追求是七夕节的主题。还有就是"乞巧"了,它反映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特别在旧社会处于无权和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