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泰国优勉族群是泰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与中国的瑶族优勉支系有着共同的来源。通过对优勉族群聚居区——泰北清莱府都龙县促猜乡坤美蚌村的文化及多语生活进行分析发现,泰文化与汉文化在不同时期对坤美蚌村优勉族起着不同的作用。文化成为泰国优勉族群语言使用的天平,对其语言生活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新形势下,优勉族群的传统文化及语言生活面临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秒数民族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湘南东安榴星村汉族和瑶族长期接触,语言相互影响,运用描写比较的方法,可以将榴星土话和榴星瑶话进行语音,词汇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说明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及关系。  相似文献   

3.
比较江华梧州话、平地瑶话和过山瑶话中的词缀后发现,词汇接触是缓慢、渐进的,过山瑶话既受梧州话、平地瑶话的影响,又有来自江华官话的影响,但是它们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同中有异,坚守个性。词汇渗透的主流是汉语土话流向瑶族勉语,但汉语土话仍保留着与瑶族勉语相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榴星瑶话和榴星土话的词汇类别大致相同;两者形态都不发达;语序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且都比较固定;瑶话中的类名前置现象,土话甚至现代汉语都少见,但在古代汉语中却能找到类似现象。这些都说明了瑶语和汉语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虽然瑶语借用了汉语的某些词类的词,但在语法上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并且拥有特殊的后定语和后状语用法,所以瑶语仍然是与汉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5.
榴星村有汉瑶两个民族。榴星土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9个,韵母32个,声调5个。榴星土话的音韵有的具有存古性质,有的则属于晚近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以来的瑶语(勉语)研究,经历了拓荒、普查、沉寂、繁盛、延展五个阶段,在瑶语(勉语)的分布概况、历时演变、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接触与比较等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今后应在田野普查、单点深入、方法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健 《小学语文》2023,(4):64-67
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初始阶段。其中,二年级下学期的写话训练是向习作训练过渡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写话前期、写话中期、写话后期几个阶段,搭建构思支架、表达支架、修改支架,为学生提供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等多方面的帮助,激活学生的写话思维,保护写话兴趣,增强写话信心,提升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会话中话轮转换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轮是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单位,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文章分析探讨了英语会话中话轮转换的几个问题:话轮、反馈项目、话轮转换规则、话轮转换信号、保持话轮、放弃话轮以及索求话轮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语话段的结构特征,进而通过多种实例分别从话头,话身和话尾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话段的语用结构特征,以期对我们认识和分析英语口语的结构有所裨益,并且对我们分析汉语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比较了长铺话和梅坪话的语音差异。得出了长铺话属于湘语,梅坪话属于赣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汨罗长乐方言的声韵调结构及其拼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乐方言声母24个.韵母44个.声调6个。从长乐方言产韵调的拼合关系中可归纳其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古四声在闽北方言的今读与古今声母的类型存在着制约关系,同属内陆闽语的闽中方言也有所体现。考察中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首先统计各方言今读声调的字音数的分布比例,把握古上声在方言中的演变大势;然后以声母今读保留浊音的石陂方言为纲,依古声母清、全浊和次浊三类顺序,从文读和白读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以明晰古上声在内陆闽语今读调类的文白层次与对应情况,并勾画文白层次的分布特征,追索其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化州官桥白话在声韵调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官桥白话可以反映化州中北部的粤语"上江话"的情况。官桥白话古全浊声母的演变与广州话有较大差别,今逢塞音塞擦音时读送气声母的占大多数,只有並定母去入声字读内爆音声母。因此,官桥白话等化州"上江话"不应归入粤语高阳片,而应归入粤语吴化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陕西方言对知照两系及日母逢入声薛药觉韵有关字的读音问题,其中牵扯“说(~话)”字以及“卓戳硕若”等北京翘舌音声拼[uo]韵母字的读音问题。“说”字在米脂等处读作入声,关中以及陕南山阳等处读作阴平调,陕南的西南官话读作阳平调,白河方言读作去声调,商南读作阴去调。“说”字的声韵组合很复杂,例如关中方言区西安等。“设摄涉赊奢”等字同音。陕北晋语以及宜川等处亦如读本文所讨论的“卓戳硕若”等字,关中多数方言点读这些字为平舌音声母拼以[Ц]为介音的音节。蓝田等处“卓戳硕”等字读作平舌音声母。  相似文献   

15.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16.
合江音系中存在的鼻辅音有"m、n、捱、耷"四种,其中可以作为声母的有"m、n、捱、耷",可作为韵尾的有"n、耷"。文章通过与中古音的对比,对合江音系中的鼻音声母和鼻音韵尾进行分析,探求鼻辅音在合江方言中的分布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贺州市秉塘寨本地话简称为秉塘话,属粤语勾漏片。秉塘话有一部分字音与粤语读法不同而跟客家话一致,主要是匣母读[f],溪母读[kh],假开三的主要元音跟假开二相同,浊入读高调,清入读低调。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局部强势方言的包围当中,双方都在多语人身上零距离接触交融。多语人是语言接触的中介和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甘肃会宁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与普通话语音有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声母混读现象严重 ,如双唇音混读、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混读、鼻音与边音混读。韵母中缺少un、櫣n、ing、eng、o韵母 ;声调较复杂 ,缺乏一一对应规律 ,总体表现为低平、缓升、少曲、不降的调型 ,俗称腔口不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