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页“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方法的应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缘起】“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广角——烙饼》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七单元第112页的内容。本课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巧妙做事等意识。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思考】"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一节的内容,通过"烙饼"这个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基于此,  相似文献   

5.
[缘起]"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烙饼的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概括出烙多张饼的规律,计算烙多张饼的时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列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韩凤 《学周刊C版》2014,(4):173-173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P112-114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乐乐 《考试周刊》2014,(10):75-76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学生遇到生活中所熟知的问题时,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烙饼问题"的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P112-114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3.通过各种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带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是就是用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3页的数学广角例2。[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时做两件以上事情时,计算时间的方法。2.让学生通过设计、交流、体会,再设计、再交  相似文献   

13.
王莉 《考试周刊》2012,(75):62-62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地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8页、第62页13~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根据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并计算,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2.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目标突出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新激趣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这儿来…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例1,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烙饼,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烙饼策略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数学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运用。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3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田忌赛马》这一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编排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老师可以在学生探究田忌赛马采取的所有对策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列举、分类、筛选的数学方法,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对策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在竞技比赛中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研究和寻找制胜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手势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