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具制作动机中学地理中许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的偏向、大气环流、气旋与反气旋、台风、洋流的形成以及河岸冲刷现象,等等,都需应用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知识,中学阶段老师强调偏转方向的记忆,即: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但是为什么偏向,是什么力使物体偏向,教材中却没有说明原理,也没有相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疑难解答     
为什么水流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或不旋转呢?我的粗浅见解是:地球由于自西向东绕地轴高速自转,因此,赤道附近的物体线速度最大,从赤道向两极物体的线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北半球上的任何物体都是南端部分钱速度大而北端部分线速度小,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由于惯性物体就会发生转动,但是由于摩擦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存在,物体根本转不起来。而“平静”的水在下漏过程中只受重力,又由于液体的附壁效应,所以,水对漏孔的附壁作用和地球的自转作用共同引起了水的旋转。由于孔南侧的水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因此水漩涡总是逆时针旋转,而…  相似文献   

3.
地球自转使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人们便把导致物体发生水平偏向的力叫地转偏向力,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和它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重力场     
物体的重量也叫重力,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场就是有重力作用的空间。地球内、外,物体都有重力,表明地球内、外都存在重力场。但是,地球外部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外部重力场就是地球的引力场;而地球上的物体都随其自转做圆周运动,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引力,重力的方向也少偏引力的方向,因此,地球上的重力场不同于引力场。但二者差别甚小,若忽略地球的自转影响,即把地球看作静止,则其内、外重力场,都等同于引力场。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偏转规律是: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如果我们牢固、熟练地掌握地理方向的一般判别方法,即"南左北右"4个字,几乎所有与水平运动有关的地理问题都能解决。  相似文献   

6.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及原因(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规律(1)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规律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只有在赤道上不会发生偏转。(2)地转偏向力人们把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是一个假设力,只有受力者,没有施力者,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不改变物体运动速...  相似文献   

7.
万有引力是重力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都会向学生强调,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万有引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两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和物体的所受重力G.  相似文献   

8.
一、方法与规律总结地球自转使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人们把导致物体发生偏向的力叫地转偏向力,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都和它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万有引力是重力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都会向学生强调,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如图1所示,万有引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两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和物体的所受重力G。  相似文献   

10.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而教材由于篇幅有限所安排的知识密度很大,对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是点到为止,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把理性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借助手势可使许多问题化繁为简,易于理解和记忆。现将教学中借助手势的地方总结如下。地球自转:适用于南北极上空俯视图。右手大拇指指向北极方向,四指的自然环绕方向即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左手代表南半球,右手代表北半球,手心朝上,四指指向运动物体的初始方向(V0),大拇指的自然伸展方向即为偏向后的实际运行方向(V1)。此…  相似文献   

11.
赵立贵 《地理教育》2013,(Z1):116-116
<正>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气压带与风带──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立体图形在大脑中不断呈现,同时要理解地球自转如何引起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笔者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带领学生学习。首先,给出一组水平运动示意图,根据地转偏向力,让学生画出水平运动气流的偏转方向(图1)。再让学生在立体图上画水平运动气流的偏转方向(图2)。图形均以北半球为例,图中长箭头是水平运动气  相似文献   

12.
一、落体偏东现象 落体偏东是指在地球表面由高处下落的物体总是偏落在垂线的东侧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面同一地点的自转线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其角速度ω_0=15°/小时,绕地轴旋转一周360°所需用的时间间隔,即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或一个太阳日)。相对地球表面或近地表,沿东西方向上发生了运动的物体即地表运动载体(以下简称运动载体),其所经历的昼夜交替现象却与上述情况不同。先来观察下列两道题目:例1: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6月22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第三册十至十三课,是用运动状态和力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其教学目的是,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几种运动方式移动、摆动、转动的特点;物体自由落地,具有重量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引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教学“物体的运动”一课,应着重让学生懂得,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跟地球之间,总有一种神秘的力相互吸引着,这种神秘的相互吸引力叫做地球引力。”这一规律极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它是《地球引力》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针埘这一重点、难点,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处理。一、由感性知识入手,过渡到理性认识。在《物体的运动》、《什么力使苹果落地》、《物体重量》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文插图,通过比较、分析,想象地球是个球体。在地球各方各面居住的人以及其它物体与地球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相互吸引着。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二、通过模拟实验,加深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形象的模拟实验。将一块磁铁用橡皮泥裹住,形似“地球”,再用线吊起。实验时,用小铁钉从各个方向去接近“地球”,结果小铁钉都被吸住了,如图所示。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吸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可以解释居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所说的“上”和“下”。凭借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  相似文献   

16.
经典力学对于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凡是谈到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这似乎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相一致.如有一个小球静止于小车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将逆着小车的运动方向运动,最后从桌子上掉下来.可见,在不同参考系上观察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同时我们发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符合牛顿运动定律,而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考生学好地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我们剖析几个例子供考生们参考。1.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碰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考虑地球有几种运动形式。(1)地球的自转运动,应马上反映出有关自转运动的基础知识:自转围绕地轴,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24小时。然后考虑自转运动产生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击】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材“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首先用二力平衡条件以及运动和力等知识,从物体受力方面分析出物体的沉浮条件。然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和已得出的物体的沉浮条件等知识,用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大小的比较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学生感到抽象,缺乏感知,不易接受,以致往往死记硬背条件和结论。为此,我将这节讲授课改为学生实验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方启梅 《贵州教育》2009,(15):42-43
在地理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采用表演式导入法。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从而引导学生从中掌握自转的方向、中心、周期及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