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代西方欧美文化输入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文化传承成为时人思考的深切主题。中国的典章文物,尽在图书。古籍在近代的收藏保存、刊布流传,以及雕版版片保存,成为关系中国文化传承的重大命题。本文论述了浙江省立图书馆在古籍收藏、古籍出版、版片保存等方面的功绩,阐明了其对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传承做出的杰...  相似文献   

2.
甘鹏云是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其藏书理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对于今天图书馆古籍访求、利用与保护、促进古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调查与回顾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中国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主要指对于印刷钞写于二十世纪以前的历代线装(含少量卷轴装、册页装)古书的修复工作.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包括诸多方面,如防火、防水、防霉、防虫等,自有图书传世,我们的祖先即为其收藏与保护苦心经营,传承了许多与历代藏书条件及图书特性相适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各类文化机构收藏的文献古籍共有5000万本以上。但是与庞大的古籍数量相比,在高校中从事古籍修复保护的人员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如何对高校图书馆的古籍进行保护和抢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熊远明指出,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立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立足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活化利用;立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陈超指出,图书馆要一如既往、与时俱进,把典籍收藏保护好;要雅俗共赏、激浊扬清,把典籍传播弘扬好;要汲古慧今、鉴往知来,把典籍研究服务好。为全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陈建龙对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四点新感受:第一,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古籍保护要科学、完整;第三,古籍利用要精准、高善;第四,科学又完整的古籍保护和精准又高善的古籍利用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王惠君指出,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责,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充分发挥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传承岭南文化,共建“人文湾区”。未来,图书馆要通过发展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军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在历史文化典籍收藏与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图书馆要努力做到切实尊重依靠人才、寻求各方合力支持、服务与研究平衡兼顾,从而把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办好。郭欣萍指出,图书馆要从三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典籍:一是空间赋能,整合各方资源,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式;二是守正创新,利用新媒介、新平台,科技助力有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与时俱进,聚焦地域特色文化,深挖当地文献价值赓续山西历史文脉。吴雪勇指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华版本传世工程“一总三分”保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从强化收藏主业、优化分类保护、深化保藏研究三个方面做好版本收藏保护和保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7.
谈谈古籍的保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素清 《河北科技图苑》2002,15(4):74-75,73
古籍作为保存、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献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妥善地保藏古籍,越来越成为图书馆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讨论了古籍日常保护中的防火、防水、防尘、防强光、防潮、防高温、防虫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古籍的主要收藏单位之一,虽然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面临着宏观管理缺乏、技术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和资金支持缺乏等问题,但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在集体合作、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展望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还需要做得更多.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欧美文化输入中国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文化传承成为时人思考的深切主题。本文重点探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民国时期古籍收藏及出版、木刻版片保存等方面的业绩,以阐扬其传承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11.
再谈图书馆古籍的藏与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古籍的涵义、收藏历史及文化传承,对图书馆古籍的“藏”与“用”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以省图书馆为依托,成立了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该中心建立了黑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对黑龙江省内各图书馆古籍收藏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黑龙江省古籍存藏独具特色,但古籍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重视古籍保护工程;加强古籍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古籍收藏单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做好古籍的开发和利用;营造宣传古籍保护的良好氛围;推进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对西文古籍的收藏、整理及保护等情况进行调查,是保护西文古籍的第一步。在分析国内外1985至2014年间31个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调查的范围、内容及各级指标的基础上,拟定调查指标并依之设计调查问卷,从可能藏有西文古籍的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四种类型71家图书馆中选择40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根据15份有效问卷,论文分析了古籍及善本的界定、收藏与整理、管理、保护与修复及需求等西文古籍保护现状,指出目前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西文馆藏家底不清,更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基本未曾展开;根据当前情况以及需求,建议为推动西文古籍保护事业,首先应从古籍普查和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这两项工作开始。  相似文献   

14.
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善本古籍因年代久,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善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善本古籍修复的材料要求和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略论述。指出古籍修复是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古籍保护工作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作为重要古籍收藏单位的高校图书馆似乎"动静很小".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谈了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科技创新也推动着我国图书馆古籍修复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古籍特藏保护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体现在古籍修复事业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传承方式创新等方面。我国古籍修复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于传统修复技艺的提高、人文内涵的丰富与延续以及用不断开放不断学习的思想在科技创新中与时俱进。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7.
1古籍交换的可行性分析我国大学图书馆历来比较重视对古籍的收藏与保护,但对它的交换工作却重视不够。在古籍历遭厄运,民间与社会收藏甚少,古籍书店日渐稀见的情况下,大学图书馆之间古籍交换却有一定的可行性。1.1古籍数量大,使各馆之间存在可交换的条件一些大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古籍约20万种,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总目录,全面反映了中国主要图书馆及部分海外图书馆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品种、版本及收藏现状,但在古籍普查、版本调查、版本信息及编排方面存在遗漏和失误,亟待总结纠正,以利读者使用。  相似文献   

19.
拓宽古籍参考咨询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古籍收藏丰富的大型图书馆有着特殊地位。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传统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以及古籍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演变,古籍参考咨询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在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拓宽的任务。1工作观念 古籍参考咨询服务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的问题。古籍工作以往重视收藏,轻视开发利用,工作人员对参考咨询工作中出现的“藏为所需、藏为所用”的新观念持谨慎的态度,甚至认为古籍特殊,将其排除在外。诚然,古籍的收藏价值同普通图书有区别,尤其是一些善…  相似文献   

20.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10,18(2):103-105,60
总结民国时期古籍出版在整理保存文献、传承文化方面的成绩,对现代学术的建立和图书馆建设所作的贡献,为理解中国文化演进的内在轨迹,考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