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苗苗 《科教文汇》2011,(26):98-9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范读,引发激情;自读,明理悟情;导读,体味真情;引读,情感潜移;续读,深化抒情;演读,自然表情。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3.
吴胜 《科教文汇》2008,(15):70-70
朗读已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朗读”的课堂教学观念,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朗读,这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朗读指导是随意的,无序的。课堂朗读,往往读前没有要求,读后没有及时评价反馈,想让学生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朗读教学常常是事倍功半,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书声琅琅”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金利英 《科教文汇》2009,(26):117-117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朗读被忽视,朗读教学成为附属品,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面对学生不敢读,不愿读,不会读等现状,笔者围绕师和生两方面就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张军花 《科学中国人》2014,(2S):245-245
《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可见,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语文课堂上,诸多原因使朗读教学不能真正完成任务:有的是教师的讲和问代替了学生的读;有的是读前没有明确要求、读中没有适时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反馈;还有的是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只重形式。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朗读,也叫诵读,就是将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根据朗读的方式和水平不同,它可以分为宣读、美读和吟读。其实通俗一点说,朗读就是用声音的语言读懂课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同时,在朗读中,也要认识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因为朗读是学会品评文章、积累材料,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过程。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能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接受美的熏陶,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培英 《科教文汇》2011,(11):104-104,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孟子》中就有"诵其诗,读其书"之说。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说明了诵读诗书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通过导语、情境、范读、言语、分角色读、自由表演读等方法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肖淑静 《科教文汇》2009,(11):106-106
朗读教学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朗读教学引起了诸多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只读不品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试图从朗读指导中寻找一些突破点,以求对朗读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朗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讲,朗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讲的时间多读的时间少、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师朗读教学缺乏相应的指导造成教学效果欠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武俊兰 《科教文汇》2012,(11):90-90,16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以情动人的示范朗读,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容易引起学情和文情的共振,有助于理解课文。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教师领读。教师的领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训练形式要多样。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不重视朗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重点阐述如何加强朗读。  相似文献   

16.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和学法,也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配乐朗读在此基础上即以适当的优美乐曲和文章有机组合,在和谐动人的情境中继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它是语文教学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改进教学手段的有益尝试。特别是在信息发展时代,各类艺术互  相似文献   

17.
王晓玲 《科学中国人》2014,(2S):236-23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8.
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只要抓住重点、难点“粗知文章大意”即可,运用紧抓提示、凸显重点,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读写结合、学用结合,自由朗读、体会情感等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自由的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中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朗读是实现“交际”目标的重要形式和基本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朗读又兼有读和说两个因素,是连接阅读和口语的纽带。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教学,朗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