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最能体现广播特点的录音报道,近年来虽然被广播媒体普遍采用,但绝大多数是“记者口述加人物谈话”的模式,这种静止的录音报道在反映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把录音报道的静止状态改变成动感状态,已经成这广播记者开发录音报道功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7,(4):79-80
中国社科院2007年重点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重大理论问题;中科院重锤打击学术造假,整肃科学不端行为;中央电台有线收费数字广播在天津落地播出;中国广播网银河台入选2006年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国际台与“国家汉办”联手在土、埃、肯等国建立“广播孔子课堂”;“上海广播节目展播周”活动在加拿大举办.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录音报道在广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不仅使我们增强了搞好录音报道的信心,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录音报道出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录音报道的“音响”运用不得当,不是靠“音响”说话,而是靠文字“说”音响。把文字和音响牵强地连在一起,“音响”成了文字的“图解”。 我认为,录音报道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越准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广播中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口述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策划是“广播新闻编采人员对新闻事业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运用新闻资源,办出广播特色取得最佳效益”。简单说,就是对一档新闻、一组新闻或一条新闻提前设计报道思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包装,让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可听性。那么,广播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呢?第一、广播编辑要善于对突发事件进行策划,进行滚动报道广播在策划报道突发事件中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在当今传媒业激烈的竞争中,广播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具有最快速度传递新闻信息的特点。没有实效,广播新闻就会黯然失色,甚至没有立足之地,基于此…  相似文献   

6.
录音报道是具有广播特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广播记主要运用新闻事实的现场实况进行的报道。在录音报道中,除“答记问”、“谈话录音”等少数几种形式不需要记描述外,其他均由音响和记描述两个部分组成。记描述在录音报道中占有着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篇录音报道的成败。因此,研究录音报道中的记描述,对于发挥广播特点,提高录音报道质量,无疑是有一定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是指依靠自我的力量或以自我力量为主,根据自身特点的一种创新活动。广播宣传工作的自主创新是指广播人凭借广播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的一种创新实践。自主创新强调的是原创本源的,模仿、复制、消化都不能被称为自主创新。如中央台整合“中国之声”全频率资源在多档新闻节目中统一开设“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中国2005——再量第一峰》,全方位报道珠峰复测进程;浙江台的与11个市台连线直播的大型主题报道《创新实践话和谐》,全面系统报道浙江各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之举,这都是自主创新原创本源的力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家广播媒体在新闻竞争中日益强化记者连线报道。笔者认为广播要实现抢先传播优势,吸引听众并提高受众到达率的竞争目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最大利器;而要做好广播的连线报道必须做到选取最有特点的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画面”思维,并在注重语言表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场音响,增加听众的现场感,从而调动听众的联想力,让听众在收听新闻时有“看”到新闻现场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06,(10):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 8月18日,山西首家服务“三农”的专业广播——山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山西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针对这一特点,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和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成立一套以宣传“三农”、服务“三农”为专业特色的广播,让农民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组织重大新闻报道活动,是媒体加强主题报道,扩大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城市广播媒体如何突破其固有的模式去组织好重大新闻报道活动,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广播媒体一定要发挥自身“快”和播出形式多样化的优势,紧扣中心,精心策划,深入解读,媒体联动,以此做好重大新闻报道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05,(11):79-80
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下发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社科学术期刊界制定自律公约,“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中国体育广播杰出贡献奖评选揭晓,青岛音乐体育广播开播……  相似文献   

12.
在重大的突发自然灾难中,远离灾难地的媒体同样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突破地域限制与灾区电台合作,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积极介入报道。吉林市经济广播都市110与广西人民广播财富970一起策划组织的大型新闻活动“爱如潮水向西南”的实践为广播行业的灾难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推进,“经营广播”成为广播人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有专家明确指出:广播界正在努力“实现从广播经营向经营广播的方向转变”。在这个“经营时代”,广播人一方面依据行业的特点,努力挖掘着自身尚未开发的潜力,以图开发出更多更新的效益增长点;另一方面则向其他媒体学习借鉴,力图开发出广播衍生、嫁接产品,把广播产业、事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4.
5月7日至5月14日,由中国广播联盟组织发起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我们在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顺利开展。120位来自全国各地电台的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代表,组成三个报道团,分赴山西、四川和贵州进行深入采访,以行进的方式,同时在三地发回报道,并通过“中国广播联盟节目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次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务实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也是全国广播联动、资源共享、同一时间进行大规模宣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贴近与创新     
赖晶晶 《声屏世界》2008,(11):65-65
在广播通联工作中。常有听众在来信中说:新闻怎么那么多的大话套话?会议报道怎么都是领导加强调呢?典型报道怎么总是干巴巴的,让我们听不明白呢?等等。确实,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领导的活动多,干部的政绩多;不切卖际的多,流于形式的多;老百姓在广播里见不到自己的“影子”;广播新闻没有广播的语言特点;记者编辑没有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典型事例“翻译”成听众想要知道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夏巍  董婷 《中国广播》2013,(8):74-76
广播连线报道虽被各级广播电台广泛使用,但提升空间很大。广播连线报道要让听众感知“第一时间”,现场至关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如何让连线报道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感染力,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季海勤 《视听纵横》2010,(2):106-107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而录音报道则是广播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高质量的录音报道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提高广播收听效果、吸引更多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手段。在广播新闻中,录音报道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播音响的形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是广播的特点,也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本质属性。那么,什么能体现广播这一特点呢?是音响。音响体现了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精品常常产生于带有典型的录音报道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声音”。丰富的音响,特别是现场音响,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真实性强、时效性快、可听性广、感染力深,新闻节目只有抓住音响的特点,才能使广播的特色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报道在本已优势凸显的态势和进程中,还要以“现场模拟”“情景再现”等手法,进一步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而广播媒体中,一种比起电视画面调动“现在过去时”更经济、更快捷的表现手法——“配乐广播”,却在一度高热的态势下日渐降温。这种曾经广为运用,令老广播人认可,让受众欢迎的广播报道制作方式,在不经意中被广播人疏远和冷落,不少新的广播从业人员甚至对它非常陌生。  相似文献   

20.
刘伟  刘进 《中国广播》2007,(6):74-75
特别频率,这里是指一个广播频率某一阶段专为一项重要活动占用全部频率节目资源进行专门报道的一个大型特别节目。2004、2005、2006连续三年,每年9月,唐山电台经济生活广播都成功推出“一会一节”特别频率,为地市电台经济广播参与重大报道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