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论法治价值目标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价值目标就是法治主体进行法治价值活动的目的。在法治的价值活动中,法治主体不仅追求法治的外在价值,而且追求法治的内在价值,而法治主体对法治的内在价值的追求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法治的内在价值目标。其次,法治主体对法治的外在价值的追求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法治的外在价值目标。法治价值目标是法治的内在价值目标与法治的外在价值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突厥语大词典》是喀喇汗王朝(即中世纪)问世的一步有关突厥语言的名著,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献,而且是属于人类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维吾尔族的先辈为人类文化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本文探讨《突厥语大词典》对于各学科和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神学对西方法治传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的神学大一统压制了所有学科的发展,法学也不例外.但在这个黑暗的年代结束之后,法治的时代随之而来.法治不可能是凭空诞生的,事实上,它正是在中世纪神学的基础上自我异化而产生的.中世纪神学在间接和直接的两个层面上,对于西方法治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深刻、特征鲜明,突出表现为三个有机统一:在内容上,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在性质上,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功能上,是法治建设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法的自由价值与我国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自由是人类本性,法的自由价值是人类追求自由在法上的表现。法以公民权利形式表现自由,法治的发展是人类追求自由的结果。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公民自由,尊重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6.
季节的变换是西方中世纪辩论诗的重要主题。本文以勃真(NicholasBozen)的《冬天与春天》(Del’Yveretdel’Este)一诗为研究中心,分析了西方中世纪辩论诗的特点,特别是其中所蕴涵的宗教象征寓意。在此基础上,还简要讨论了中国古代辩论诗与西方中世纪辩论诗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毛新满 《天津教育》2024,(10):108-110
<正>教学评价是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始终的环节,具有为教学提供导向、指明方向的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学科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构建指向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以评促学、促教、育人等多重价值。因此,面对当前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的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重新梳理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原则,构建具有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以完善的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学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8.
阶级性自我国法学研究开始时,就对我国法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致今日,很多学者在论著中仍然大谈法的阶级性,本文从我国法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阶级性对我国法学的影响,主要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三个方面分析了阶级性对我国法学的不良影响及表现,以期通过分析促进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7,(5):I0001
一、关于国家性质(国体)1.①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不能认为“国家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不能认为“强家就是运用强制力为社会谋福利的”,超阶级的全民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国家由领土、政权、主权、人口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大学生法治观、提升法治素养贯穿法治教育始终。法律内在的阶级性、规范性、抽象性决定了法治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实践性。将"模拟法庭"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是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和法治素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文学作品里,尤其是在“革命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非言语交际”所表现的“涵义”(connotation),无疑是反映着“阶级性”的。从这个观点来看。本文拟在“革命”的语境里以“大手”这个非言语交际表现的“涵义”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讨论它是应该由“什么阶级”所特有的身体特征以及和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的视角观照韩非的“法治”思想。认为:韩非的法就其实质而言,只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是君主权力的派生物,超越了法的阶级性;就其内容而论,没有反映战国时期经济关系的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本身就是全球性文化问题的重要表现。全球化从多个向度不断影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地区,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貌。文化向度是其中之一,但不同于其他向度的是,全球化的文化向度愈来愈呈现出反全球化特征,这是全球化本质的真实再现。以普世价值取代价值其识的论调,实质上是以全球化的文化向度中的人类性取代阶级性。坚持全球化的文化向度中的阶级性和人类性的统一,是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走出中世纪不断占有现代性本质的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法以其制度,,原则,理念和精神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法治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达及人的现代化,民法是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走出中世纪不断占有现代性本质的整体转型的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法以其制度、原则、理念和精神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法治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达及人的现代化。民法是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主要表现为民主型法治。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自由竞争阶段,一是19世纪以来的政府干预阶段。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法治也经历了由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实质法治弥补与矫正了形式法治  相似文献   

1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宣示欧洲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已经结束,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曙光已经显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及其结果,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都是基于英国国情的发展结果,是英国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是英国历史与世界巨变的必然产物。一英国是地处西欧的岛国。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而且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也有“大宪章”(NagnaCarta)为先例。都蜂王朝(1485-1603年)统治时期,英国处于急剧的变革中,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法律思想的主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性,尤其表现在其阶级性与平等性、人民性和民主性与慎重性和宽容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阶级性、人性化、团体本位与个体本位协调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显著特征。为适应时代潮流和文化发展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多元文化为立足点,结合政治课程的主流导向和多元文化传播与发展中人文精神、人文本质的表现,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吉海荣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68-71,77
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解析现代刑事法治的内涵:刑事法治应以人权保护为价值目标;体现罪刑法定的基本立场;程序正义是实现刑事法治的法治模式。这是我国刑法未竞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刑法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