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这个农业技术的新生儿可谓命途多舛。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那么对于农业转基因技术究竞应该怎样看待呢?当今人类面临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具有传统农作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时人类未来生活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风险。本文主要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和天敌、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影响等方面,来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伦理道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潜在危害。加强转基因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安全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就各国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态度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蒋明 《百科知识》2000,(2):17-1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生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应运而生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有望成为21世纪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手段获得的植物材料开始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取得累累硕果,在解决长期困惑人类发展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效益衰退三大难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转基因植物的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社会稳定。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社会控制,从而使转基因食品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7.
试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技术是目前争议颇多的话题,自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以来,更加备受观注。那么它究竟存在着哪些隐患?对人类健康是否零风险?我们做好了接受转基因作物的准备了吗?应该怎样看待转基因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二者的关系?基于上述问题.本期本栏目将从生态安全、医学等角度来谈一些不同观点,以期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伦理道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转基因食品(CMF)作为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成果,其利弊兼而有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CMF是否安全,目前还没有定论。其次是利益分配问题,各国对转基因技术与CMF采取不同的政策,因为CMF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政治贸易问题,还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问题。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作物利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科知识》2001,(11):4-6
现阶段的转基因技术对解决人类饥饿问题还属南辕北辙,生物技术的核心是“诱导调控表达”技术,转基因只是外围技术。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功,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业、医药业等领域,然而由于存在的潜在风险,其安全问题已不是纯科技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民健康、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成为社会的争论焦点。支持者认为它能满足人类诸如作物改良、基因治疗、医疗健康等各种要求;反对者则提出它可能会带来基因污染、伦理问题、生物武器等诸多危险。双方各执一词,然而争论的双方多集中于技术本身的风险,而在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对转基因技术作深刻反思,其实更有必要。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功能,设计了基于我国国情的转基因技术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基础,而通过诱发突变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创制农业生产需要的优良基因则是现代种业的重中之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舒庆尧教授长期从事作物种质创新、生物技术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创制了一批水稻优良材料,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一书围绕转基因粮食安全这一主题,从科学角度分析了转基因食品显现的和潜在的不安全性,从经济角度揭示了转基因技术、产品持有者通过转基因技术与专利谋求全球粮食市场垄断地位、永久控制人类口粮的企图,从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由于具备抗病毒、抗害虫、高产量、高品质等特性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传统杀虫剂用量的减少而具有更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在当前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是可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国际和国家法律的日趋完善,转基因作物必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掌握历史机遇,结合实际国情,使得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紧跟世界前沿水平,造福于全国和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8-19
正最近,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国际专家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到底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知名国际农业及食物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非洲、亚洲拥有约500名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50名研究人员。樊胜根博士对国际农业及粮食政策等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专业研究,同时自2012年以来还兼任世界经济论坛(WEF)食物与营养安全全球议题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从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非洲和欧洲正在设法在境内彻底消除转基因作物,但美国却有超过5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究竟是解决饥荒的良药还是危害人类的毒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3,(4):13-16
转基因技术自面世起,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歌颂其注定为人类增添益处,是人类的福祉;有人质疑它是健康的大敌,是威胁人类的洪水猛兽。两派互不认同,争吵不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谈及这个话题,同行分野、兄弟反目、同志互掐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转基因问题是一个超级问题,包含了复杂性的所有要素,很难在社会上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熙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11-112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之一,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转基因技术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其他生物、植物朝着对人类有利方向发展的技术。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介绍,阐述了该技术的利弊关系,指出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管理,才能很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8.
出于对转基因食(产)品的慎重与担忧,目前人们即使消费转基因产品也只是植物性的,动物性转基因产品尚未进人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开发和经济产品进人市场的最大推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看得见的迹象表明,动物转基因产品进人市场也是早晚的事。但是,最先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应当是两类产品。一是对人和环境可能不会造成危害的产品,如宠物;另一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功能性产品,例如医药保健产品,但是前提条件也是不应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对公众环境权产生的伤害主要体现出一种可能性和潜在性,但是此种伤害一旦现实化了,那么将是严重的而不是轻微的。此外,从公众环境权受到伤害的主体上看更具广泛性、代际性;从对公众环境权伤害的内容上看更具不确定性;从对公众环境权伤害的时间上看更具长期性。鉴于此,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推广中,需要采取措施以维护好公众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转基因生物体加强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影响生命最基本物质--基因为特征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代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转基因生物体(GMOs)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同时,转基因生物体也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潜存着巨大的危害性.转基因生物体所引发的生物安全(Biosafety)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管理,是当前亟待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