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围绕实施“校校通”工程展开的城域教育网建设,己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热潮之后掀起的又一次高潮,且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因为大家在对“校校通”工程还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往往是积极性越高,造成的浪费可能也就越大。本以此为出发点,就通过城域网教育网建设推动“校校通”工程的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2年是“校校通”工程继续推进的一年,也是城域教育网飞速发展的一年。从2001年的发展态势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校园网热潮的背后,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此起彼伏,有的正处于建设阶段,有的已经付诸应用,而更多的则是处于紧锣密鼓的规划中。城域教育网,从理论到建设、从施工到应用、从培训到创新,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现代教育整体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校校通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出台,以及校校通工程不断地深入人心,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近一段时间,城域教育网建设已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建设热潮之后的又一次建网高潮,并将在全国有轰轰烈烈的展开之势。城域教育网是介于主干网和校园网/教育局内部网之间,覆盖整个城市或地区教育单位,它以城域教育网网络中心为核心,以光缆、电缆,或无线接入方式连接各下属单位内部网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等方面,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资源和环境。随着校校通工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针.1998年以来,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在广东省开始大范围、大规模的兴建,市、区一级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开通,将逐步实现与所有中小学校园网连接,最终为建立全省教育网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基于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各种应用软件及教育资源成几何级数增长,教育信息化已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的各个领域,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在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展开,各地有条件的学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已经由校园网发展到了城域教育网,其他地区也正在进行城域教育网的筹备和规划。理清城域教育网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对各地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在城域教育网建设方面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各地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化教育》2012,(9):139-140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其重要内容和重要步骤,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有教育现代化。纵观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的单机时代,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为代表;二是90年代中期兴起且影响至今的网络时代,以雨后春笋般校园网的建设,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的建设为代表。期间,校校通、农村远程教育等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如火如荼的开展,都极大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国家有关“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加快,我国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从1999年底的123人一台提高到2004年底的35人一台;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能够开展信息化教育活动,占全国  相似文献   

9.
城域教育网: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浪潮的兴起和宽带网的迅猛发展,城域教育网已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域教育网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其次提出了城域教育网的建设理念,最后介绍了山东寿光城域教育网和浙江海宁城域教育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具体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势如破竹。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如火如茶,但广大农村学校受经济和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却难如人意,令人担忧。本文就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如何利用流媒体技术、卫星接收技术及现有电脑网络软硬件资源,实现卫星视频教学资源在城域网内的有效传输、分享和集中管理,解决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和设备管理难、专业信息人员缺乏等问题,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园网作为"校校通"工程实施的重要技术平台,其建设与应用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研究者以陕西省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校园网的建设、师生使用网络情况以及校园网的教学应用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师生的网络应用已成为常态化,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应用还较少,校园网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在信息化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学生网络应用的引导和规范,并就校园网教学应用及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多媒体硬件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凭借其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扩展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高职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和重要手段。文章依据多媒体资源系统的建设和实际应用,结合学校本身教学特点,对高职学校如何开展多媒体资源系统建设和教学应用进行设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其价值在于实现学校高层次的建设。北京十一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通过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纲要,总结继承学校优良的传统文化,设计未来学校文化建设的蓝图,实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北京十一学校的文化建设包括理念文化建设与具体文化建设,其中,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价值观、办学精神、学校成员的发展现和高素质标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等;具体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Peer Mentoring: A Citizenship Entitlement at Tanfield Scho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and benefits of peer led education at Tanfield School and how thi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eer mentoring scheme in the school, which was linked to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e project aimed to strengthen existing links and ease the transition of pupils from feeder primary schools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The second aim was to improve the key skills of the mentors and have an impact on their learning. The project involved year 10 older students mentoring pupils in year 7. The findings of the evaluation are report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the aims were met.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对学校所有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的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作用于学习过程,就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因此,形成一种贴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文化,并营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环境,将有助于学习者达成高效能的学习。文章将从远程开放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着眼,探讨远程开放教育的学校文化的内涵及主旨,并对营造此种文化下的高效能学校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wo questions. First, how does a state, in casu the Danish welfare state, based on universalism and social rights as regards its citizens, deal with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 through education? Second, how does such a state manage to make its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human beings work legitimately, that is, what arguments, what interventions and moralisations, are used through the workings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f policies since the 1980s and depi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nger’ parallel to an analysis of the state crafting processes that go on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in Højmarken School, a school placed in an urban poor area.  相似文献   

18.
校风是一所高校灵魂之所在、精神的体现,它对高等学校总体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对甘肃泾川县"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引发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校长管理风格的改变,促进了学生发展及校本课程开发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尚不充分,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教学实际相脱离,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项目目标尚未达成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简单追求文化标识、直接移植文化等现象,在研究方面则较少关注地域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格,地域文化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物质承载方式。本文以北京地域为例,分析北京地域文化的三个特征以及对学校文化地域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