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闻     
<正>"格洛纳斯"信号今年覆盖全球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日前称,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信号今年将覆盖全球。据俄航天署网站2009年12月16日介绍,佩尔米诺夫向总理普京汇报了"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的部署情况。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19日,载有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发射点火瞬间。 【工程名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13-I0013
俄联邦航天署副署长萨维利耶夫22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俄准备与中国和印度就俄"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的部署展开磋商,并希望在2014年就俄中境内对等互建"格洛纳斯"、"北斗"卫星地面站与中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中国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定位原理;其次,对当前世界主流的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系统、伽利略系统和北斗系统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最后将我国的北斗系统与已经投入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北斗导航卫星网络本月下旬构建完成[工程名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1-I0001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4日发布消息称,一枚隶属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于20日意外中止工作,脱离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7.
3月31日凌晨,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的接力护送下,准确进入距地面3.6万公里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区域运行到全球覆盖的第一步. 这次卫星发射与以往有何不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将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于莫斯科时间25日16时10分(北京时间20时10分)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质子一M”运载火箭将一颗美国Intelsat--22军民两用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卫星意外脱轨暴露"格洛纳斯"的隐忧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4日发布消息称,一枚隶属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于20日意外中止工作,脱离正常轨道。根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信息分析中心发布的信息,意外脱离轨道的是一枚名为"格洛纳斯M-N718"的卫星,该卫星脱轨前工作在"格洛纳斯"卫星星座第17点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2,(23):24-27
今年是李长汀加入航天队伍的第30个年头。1 0月25日,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在位于川两高原川滇交接处的西吕卫星发射中心,李长江身着湛蓝的北斗导航试验队服,和队员们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对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俄国的格洛纳斯系统,在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上有较大差距。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卫星定位系统专利纠纷发现,一些国家已经就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核心技术在全球布局了专利,抢占市场竞争的知识产权制高点,针对其在我国布局的相关专利进行风险预警,并结合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领域相关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斗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欧洲“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4.
打开智能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像使用共享单车一样驾驭飞行在太空里的卫星——这样的场景即将成为现实。据中新社消息,我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研制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升空。这枚主要载荷为小型云计算平台、超分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开放型卫星,能提供集成各类卫星应用的方案解决平台。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仅可为卫星开发软件,“航天应用商店”更将促使卫星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卫星的人比造卫星的人少自从1957年发射第一颗卫星开始,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过。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的一次次发射成功,还是登月计划、国际空间站和太空行走的一次次创举,太空活动至今依旧是“少数人”的“高端游戏”,大众只是航天领域的“围观者”。  相似文献   

15.
正"您拨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可能是所有手机用户都遇到过的事情,但这一现象或将成为历史。据央视报道,我国将开始着手建设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并在今年发射系统的首颗星。整个星座主体预计在2023年建成,到时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由卫星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了。即将建设的全球低轨卫星星座被命名为"鸿雁",随着我国航天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于互联网服务需求的提高,未来将通过卫星提供更快、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1,(6):56-56
随着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2011年航天高密度发射也拉开帷幕。按照计划,今年将实施以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以及北斗导航工程为代表的2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时代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北斗三号卫星于2017年11月发射,到2018年底,已发射19颗卫星,基本建成全球系统;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到2018年  相似文献   

18.
正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导航系统,相对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系统开放得比较晚。我国在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称之为BD-3。BD-3一共拥有30颗卫星,通过这些卫星星座编织出的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信号天幕,将为全世界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及导航系统,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GPS。其实,我国也有一套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过不断努力,如今,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已跻身世界第二。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  相似文献   

20.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利用全球的所有导航卫星所建立的覆盖全球的全天侯无线电导航系统。目前,可供利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未来欧洲的Galileo。GNSS的双星系统(GPS+GLONASS)接收机是目前条件下GNSS的一个具体实现.完全有机的将GFS和GLONASS融为一体。GNSS使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性和优势,提高了可见卫星数量,提高了观测精度和速度,最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