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农民工角度来看,阻碍市民化的因素是以户籍为核心的二元制度体系。而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在于财政成本、政绩体系、既得利益、外部性等因素。本文以江苏南通市为例,分析了我国非均衡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从地方政府角度探讨了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障碍,最后本文提出了城镇地方政府平稳有序推进农民工落户城市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研究:基于国别经验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应该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培育城市房屋租赁市场、改变农民工安置区的建设理念、妥善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集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等。  相似文献   

3.
市民化是农民工一系列基本权力保障和公共服务享受的实现过程,需要政府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这对转轨中发展的中国是个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主要是政府担心无力承受其社会成本而延缓了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土地制度等的改革.因而需要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模型,度量分地区、分类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与相应制度改革的关联性基础上,基于社会成本的考虑给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思路与政策组合,试图通过相应的制度改革筹措农民工市民化的所需资金,在消除政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担忧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制度改革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转型与变迁.当前,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进程进展的并不顺利,面临诸多障碍.深入分析、论证、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则成为一项关系建设全局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民工的基本特征是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城乡分离,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在于使其获得城市户籍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与其它国家的城镇化相比,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任务艰巨和复杂。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化和地方化格局使得跨省流动农民工在就业地定居和安居比较困难。为此,需要加强在财政、土地、城市管理等相关制度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桥梁。用文化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就必须切实把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推动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就业情况、劳动技能培训、住房问题、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交往、心理状态、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愿景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现状。农民工愿景是提高社会地位,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实现市民化。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机会;城乡统筹,差异化购房;加快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均等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开设农民工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带头树立农民工正面形象;城市城镇协调发展,就近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 ,实证分析了嘉兴农村土地和住房禀赋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乡土地面积对市民化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住房面积与市民化意愿存在U型关系,即起初家乡住房面积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负向影响,但是面积的进一步增加,却能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能够有效降低土地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进一步加快和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进一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制度,是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制度手段。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过程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地位、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在城市融入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户籍制度的转型、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变革以及城市安居工程的构建。在城市融合环节,重点是进一步推动制度融合、文化融合以及心理融合,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政府和企业在其中应当承担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11):75-77
21世纪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迅速成为当前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体育参与为视角,选取杭州市部分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问题,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1.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11,33(11):2131-2137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资源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受到政府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在论述构建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城市融入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基础上,以陕西籍农民工为例,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对城市融入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工作年限对城市融入的社会融入维度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以便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安居乐业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力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青年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在中国日益现代化的大城市里,这种"根在农村、漂在城市"的年轻打工者,被冠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标签。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的一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缺乏基本职业技能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障碍。虽然国家逐渐重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效果。分析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焦点,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融入的迫切愿望和诉求更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更凸显了政府对该议题的重视,然而我国却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对此,笔者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困境。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并从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等层面展开,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是我国城乡隔离制度安排背景下,政府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城市快速扩张的产物,是政府以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化为原则,回避与主要利益群体冲突的产物.如何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市民化进行研究,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间的不均衡,农民对制度需求的强度减弱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制度变迁的难度,无疑为政府加快对城中村改造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既有条件下如何在路径依赖中实现制度的均衡,首要问题就是真正保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基础差异,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海量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的优势,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积极探索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教育提供移动阅读服务,文章对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计算速度的不断提升,大数据也被逐渐开采,新的技术使数据产生了新的价值,颠覆了人们过去的传统思维,也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有效依据、商业活动的核心价值和信息社会的生产要素,这也给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融入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智慧城市建设仍然面临挑战:一是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现在很多信息孤岛联不起来,数据单独储存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对于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探讨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影响,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农民市民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5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总建设用地增加及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人口转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城市总建设用地增加;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工商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绿地广场用地增加的影响分别通过了10%、1%和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其受影响的弹性系数依次为0.167、0.155和0.135;但伴随农业人口的转移,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并没有显著增加;农业人口转移对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政府应根据农业人口转移的进程适度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合理布局不同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型,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的推动下,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公共资源逐渐出现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政府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因此加大对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本文就针对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公共决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指出我国在城市规划决策方面的研究内容和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