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出现“民工荒”与“民工慌”并存的现象,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是农民工就业在“发展价值取向”、“发展目的”、“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措施”等方面存在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农民工就业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实现农民工就业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荒”、“质量荒”.从“民工荒”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必须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增大以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目标的教育投入,加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工培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是我国特定地区、特定阶段出现的暂时性的劳工短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给农民工培训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按照经济学中难以伪造的原理,农民工的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坚持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凌晓燕 《教育导刊》2005,(12):19-20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劳动人口素质不高而又缺乏培训的现状。“民工荒”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转机。解决“民工荒”问题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社会再继续教育机制和提高劳动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农民工教育的缺失与错位,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困难重重。基于背景研究和问题探讨,农民工教育政策基点应从弱势关怀转向强国关注;实现短线培训与长线教育的结合,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通过制度安排营造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条件和氛围。以有效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1.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新闻回放:今春以来.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和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都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代替“民工潮”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现象。“民工荒”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表象因素,又存在着深层次体制因素。消除“民工荒”现象,一要积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二要促进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人性化管理;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四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解决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一词本身的矛盾性折射出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隐含的社会问题,从就业理论和就业年龄结构的视角分析,“民工荒”的出现乃正常现象。在现实中,“民工荒”伴随着“民工慌”,但是,解决这2个问题却面临着一定障碍,必须国家、企业和农民工3方共同努力,农民工需要提升素质、企业需要逐步产业升级、国家需要对相关企业扶持政策和人口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其中,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方面国家责任大于个人和企业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升级必须稳健,同时明白,产业升级过程中周期性的“民工荒”还将出现,这会促进产业升级和民工素质提升,是一种良性循环,不必担忧。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养,是解决目前我国“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应将其纳入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做好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调动各相关机构的积极性,贴近农民工实际,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角度看“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在我国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一些用工单位相继出现了招不到工人的“民工荒”现象,这种现象的由来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究其根本来自于农民自身素质低下、技能缺乏,适应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本文就是从教育这重深层次的因素出发来探究“民工荒”产生的成因,以期找到“民工荒”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期出现的大范围的“民工荒”是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提高农民工工资,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经济结构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工荒”。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从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因而造成了农民工阶层流动的障碍,使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很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清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障碍;调节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并完善保护城市农民工的法规;提倡农民"离土不离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工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由“民工潮”到“民工荒”,从老生代农民工逐步退去经济舞台.到新生代农民工取而代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活力军,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文中以时间为线索,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综述,总结各阶段农民工就业产生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以更好的解决未来农民工就业发展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群体记忆。从生产关系、治理方式、地理-生活空间、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审视,当前的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呈现出从守望田园到离土离农、从礼治秩序到法理秩序、从“共同体”到“原子化”、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时代特征。“后乡土性”导致传统乡土文化陷入共同体瓦解与规制失范、价值式微与整合失衡的时代困境。乡土文化的教育重构须确立走向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构建文化主体回归的组织机制;协同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与活动拓展一体推进的实施进路。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处于底层地位,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不够亲密和融洽,城市居民身份意识非常淡薄,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歧视、各种正式组织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的匮乏及自身的局限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将农民工纳入其居住的社区和所在地区的工会组织中,实现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由内聚式团体网络向开放式团体网络的转变,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甚至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继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民工荒”现象,其实透露出一种“结构荒”、“教育荒”、“技工荒”。通过对发生“民工荒”地区的调查表明,缺少的主要是初、中、高级技工,并非是普通农民工。此“民工荒”,显现了我国技能型高素质岗位人才的缺乏,凸现了我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用下面的标准来检测一下你的熟人,回答“就是这样”记1分,“完全不是”不加分。 涟漪式的人际关系让社会不得不贴上“熟人”“关系”的标签,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不过是“装熟”社会,大多数人生活在友谊的虚假繁荣里,实质上,你们只是“陌生人”。检测一下你身边的熟人们,谁只是在跟你“装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进入非农领域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导致未来职业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单纯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越来越少,知识与技能越来越成为人们谋求职业和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尤其是近段时间“民工荒”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工资待遇低、权益缺乏保障是主要原因,而农民工自身技能达不到用工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解决技能性“民工荒”以及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大量的农民工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进而就更加急需对农民工讲行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二元制社会治理模式下城乡差距加大,必然导致农民工流向城市,而二元体制的社会治理结构又无法避免"民工荒"危机.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民工遭遇身份歧视,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和城乡工业化差异成为农民工有序流动的障碍.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工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输出地和输入地的通力合作等路径以促进农民工有序高效流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尽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政府将承担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且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子女可就地入学的相应政策并出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仍是凤毛麟角。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被留在家里,由农村家中的单亲、祖父母或亲朋代为抚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