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越 《科技风》2012,(6):83
本文主要对探讨了中国民用航空区域导航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区域导航技术的概述及原理;第二,区域导航技术与传统导航技术的比较;第三,区域导航技术在我国的基本应用;第四,对我国未来民航导航方式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海洋和陆地环境的不同,系统论述了应用于海洋调查的各类导航定位技术,包括水面导航定位技术和水下导航定位技术。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文本分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导航特点,探讨了将文本分类技术应用于学科导航的必要条件,分析了应用文本分类技术后给学科导航带来的影响,通过实证显示了文本分类技术应用于学科导航分类所产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区域导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导航方式,能有效解决诸如空中拥挤,航班延误等民航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导航技术的优点及效益着手,对区域导航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区域导航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区域导航技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我国导航事业的里程碑,也带来了国内导航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呼之欲出的自动驾驶,还有物联网、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无一例外需要高性能导航技术作为支撑,而相关技术也成为无数导航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执着的追求。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牛小骥教授的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导航库资源的采集原则、采集途径、导航库的检索功能及导航库建设的主要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一个有特色的高校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鲍永庆  李秉严 《情报杂志》2005,24(2):36-37,40
结合TRS系统与学科导航库建设的实践 ,论述了应用TRS采编发技术建设导航库、网站维护及技术实现方法 ,包括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便捷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网页的设计管理、导航库的维护更新等几个方面。提出导航库未来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学科资源导航库中的超链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艳丽 《情报科学》2004,22(8):964-966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学科资源导航库和超链接结构,然后讨论了网络学科资源导航库中超链接自动生成技术、超链接的导航优化和超链接信息的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文献资料和目前搜索引擎与信息导航的特点功能及其发展状况,介绍了搜索引擎和信息导航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其应用与实现技术,展望了搜索引擎和信息导航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导航与控制是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的关键,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逐渐引入到无人机的导航与控制中,基于视觉信息的导航与控制方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能。本文对基于视觉信息的无人机导航与控制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解,并对该领域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绘制了该领域技术演进路线图,归纳出了热点技术、重要申请人和核心专利,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多路超声波环境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导航中,实时探测周围环境信息的传感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路环境探测器,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软硬件设计,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地处理方法。基于此开发了SMAJ自主移动小车,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一直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前沿领域,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给出了一种室外智能移动机器人(又称自主陆地车辆)临场感遥控驾驶系统的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这个系统的实际情况较为深入地在相关的领域对控制理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多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是群体机器人协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单机器人的上下位机通信以及多机器人的互通信。本文概述了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目前在机器人通信中广泛采用的通信方式.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及通信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a look is taken at the relatively new area of culturing neural tissue and embodying it in a mobile robot platform—essentially giving a robot a biological brain. Present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is discussed. New trends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and in this area are also indicated. This has a potential major impact with regard to society and ethical issues and hence some initial observations are made. Some initial issues are also considered with regard to the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of such a brain.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centralized navigation method with a leader robot guiding a robotic swarm and considers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a failure. Multi-robot system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in part because they can maintain their performance as a swarm even when some robots fail. Such systems are also expected to work well in environments where a disaster has occurred, given that the chance of robot crashes is high in such situation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a navigation method that considers the possibility of failures so that the surviving robots in a swarm will not be impaired because of failed robots.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connectivity maintenance and a repair method for swarm robots in which each robot utilizes only local information. We then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ensures the swarm follows the movement of a leader robot and reconstructs connectivity in the case one of the robots fails. Finally,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confirm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6.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bile robot is capable of sensing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terpreting the sensed information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of its lo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real-time trajectory to reach the object. In this process, the issue of obstacle avoidance is a fundamental topic to be challenged. Thus, a switching path-planning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without detaile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large memory size, and heavy computation burden in this study for the obstacle avoidance of a mobile robot. In this scheme, the robot can gradually approach its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motion tracking mode, obstacle avoidance mode, self-rotation mode, and robot state selection designed by learning and expert rules for enhancing the tracking speed and adapting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daptive path-planning control scheme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differential-driving mobile robot under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obstacle shapes.  相似文献   

17.
面向移动终端的网站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梦玄  赵英  范娇颖 《现代情报》2016,36(5):110-116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终端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当前大多数网站均针对桌面端设计,在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时会遇到许多可访问性问题。W3C针对移动网站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最佳实践规范,但这些规范都不是针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且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标准。本文结合WCAG、MWBP和MWABP,从导航与链接、页面布局、页面定义和用户交互4个方面,总结归纳出了可适应于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准则规范,并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为例,进行了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实践。本文主要从设计和技术角度,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访问进行了分析,所得设计准则和实践对网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局环境未知且存在动态障碍物情况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和滚动优化策略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在一系列移动空间窗口中进行在线规划来充分利用机器人实时测得的局部环境信息,并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每一个移动窗口内的最优路径。为及时躲避动态障碍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未知环境下的适应度函数。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的高复杂性的缺点,算法操作简单、具有全局寻优能力、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可以满足机器人在复杂的未知动态环境下路径规划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器人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各高校机器人技术创新实验团队的现状,从目标、师资、交流与协作、规章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团队建设的要素,阐述了全国机器人大赛特点,并从阶段任务、师资指导、实验教学、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创新性实验团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